- 85.50 KB
- 2021-05-13 发布
专题1:基本初等函数(两课时)
班级 姓名
一、前测训练
1.已知函数f(x)=,①若f(x)≥2,则x的取值范围为 .②f(x)在区间[-1,3]的值域为 .
答案:①[-,+∞);②[2,4].
2.①若f(x2+1)=x2,则f(x)= .
②已知f[f(x)]=9+4x,且f(x)是一次函数,则f(x)= .
答案:①x-1(x≥1);②2x+3或-2x-9.
3.①若二次不等式f(x)<0的解集为(1,2),且函数y=f(x)的图象过点(-1,2),则f(x)= .
②已知f(x)=-x2+2x-2,x∈[t,t+1],若f(x)的最小值为h(t),则h(t)= .
答案:①x2-x+;②.
4.①已知2≤(),则函数y=()的值域为 .
②设loga<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③已知函数y=log(x2-2x+2),则它的值域为 .
答案:①[,81];②(0,)∪(1,+∞);③(-∞,0].
5.①函数f(x)=lgx-sinx零点的个数为 .
②函数f(x)=2x+x-4零点所在区间为(k,k+1 ),k∈N,则k= .
答案:①3;②1.
二、方法联想
1.分段函数(与分段函数有关的解不等式与值域问题).
方法1:分类讨论,按分段区间进行分类讨论,最后汇总(求并集);
方法2:图象法,画出分段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探讨不等式解集及值域问题.
变式:已知f(x)=,则f[f(-1)]= .
答案:0.(考查分段函数求值问题)
2.求函数解析式问题.
方法1:换元法、拼凑法;
方法2:待定系数法;
方法3:函数方程法.
变式:已知f(x)-2f(-x)=x2+2x,求f(x).
(答案:f(x)=-x2+x,考查利用函数方程法求函数解析式)
3.与二次函数有关问题.
(1)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问题:
方法:待定系数法:
一般设为三种形式:①一般式:f(x)=ax2+bx+c(a≠0);②顶点式:f(x)=a(x-h)2+k(a≠0);
③零点式:f(x)=a(x-x1)(x-x2)(a≠0).
(2) 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内的值域与最值问题:
方法: 结合图象,分区间讨论.
步骤: ①配方求对称轴(也可以用公式),画出草图(关注:对称轴,开口方向及给定区间);
②结合图象,由函数的单调性,求出最值.若对称轴在给定区间内,则考虑顶点及端点的函数值,若对称轴不在给定区间内,则最值为端点的函数值.
4.与指(对)数、指(对)数函数有关问题:
(1)指(对)数方程与不等式问题:
方法1:转化为同底的指(对)数,利用指(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化简方程或不等式,与对数有关问题要注意定义域及转化过程中的等价性.
方法2:利用换元法,转化为代数方程或不等式.
变式:解不等式lg2x-lgx2-3≥0.
(答案:0<x≤或x≥1000,考查利用换元法解指(对)不等式).
(2)与指(对)数函数有关的值域问题,
方法1:复合函数法,转化为利用指(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方法2:换元法,转化为基本初等函数的复合函数来求.
5.函数零点的有关问题
(1)求函数的零点.
方法:解方程f(x)=0,方程的根即为对应函数的零点.
变式1: 若一次函数f(x)=ax+b有一个零点为2,那么函数g(x)=bx2-ax的零点是 .
(答案:0和-,考查求函数的零点).
(2)判断零点的个数问题
方法1:解方程f(x)=0求出函数的零点,有几个解就有几个零点.
方法2: 零点的存在定理.
方法3:数形结合,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进行转化,化为两个“恰当的函数”,根据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来判断函数零点个数.
注意 作函数图象的相对准确性和考虑特殊情况.
(3)确定函数f(x)的零点所在区间问题
方法1:零点的存在定理;
方法2:图象法.
变式2:函数f(x)=2x+x-4零点所在区间为(k,k+1 ),k∈N,则k= .
(答案:1,考查确定零点所在区间)
(4)零点是否存在问题:
方法1:直接根据题设条件构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求不等式确定参数的范围,
即解出x=x0且满足x0∈A(定义域);
方法2:分离参数转化为求值域;
方法3: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象,再数形结合求解.
可能要用到一个结论:连续函数y=f(x)在区间(a,b)上有f(a)f(b)<0,则f(x)在(a,b)上至少存在一个零点.反之不一定成立.
推广:二次函数y=f(x)在区间(a,b)上有f(a)f(b)<0,则f(x)在(a,b)上存在唯一一个零点.
变式3:已知函数f(x)=则使函数g(x)=f(x)+x-m有零点的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m≤0或m>1,考查零点存在问题)
三、例题分析
例1.已知函数f(x)=loga(8-2x)(a>0,且a≠1).
(1)当a=2时,求满足不等式f(x)≤2的实数x的取值范围;
(2)当a>1时,求函数y=f(x)+f(-x)的最大值.
答案:(1)实数x的取值范围为[2,3).
(2)函数y=f(x)+f(-x)的最大值为loga49.
〖教学建议〗
(1)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1.解指(对)数不等式问题:
方法:①利用指(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将不等式转化为代数不等式来解.
②换元法: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指(对)数必须先注意值(定义)域.
2.与指(对)数有关的函数值域:
方法:①考察对应函数(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单调性处理.
②用换元法,转化为几个基本函数的值域问题.
(2)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对于问题1,学生一般会选择方法①,因为本题既含对数,也含有指数,用换元不能一次转化
为代数不等式,所以选择方法①.
对于问题2,学生一般会选择方法②,因为用换元法转化为几个基本函数的值域,处理比较方
便,所以选择方法①.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受底数a的影响,解决与指、对数函数特别是单调性有关的问题时,首先要看底数的范围.
本题的易错点有两个,一是第一问中的“8-2x>0”的定义域部分;二是第二问中函数y=f(x)+f(-x)的定义域.
例2.已知函数f(x)=(a∈R)的定义域为R,求关于x的方程=|a-1|+1的根的取值范围.
答案:取值范围为[,18].
〖教学建议〗
(1)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1.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求参数的范围:
方法:与求函数的定义域的处理方法一致,将问题转化为已知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对应方程的根已知,求参数的范围.
2.分段函数的值域:
方法:①利用函数的图象,求值域.
②分别求每个区间的值域,再求并集.
(2)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对于问题2,学生一般会选择方法②,在解答题中,需要解题过程,所以选择方法②.
本题的易错点是最后求得的x的取值范围应该两段函数的值域的并集.
例3. 已知函数f(x)=a-.
(1)求证:函数y=f(x)在(0,+∞)上是增函数;
(2)若f(x)<2x在(1,+∞)上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y=f(x)在[m,n]上的值域是[m,n](m≠n),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1)f(x)在(0,+∞)上为增函数.
(2)a的取值范围为(-∞,3].
(3)a的取值范围为{0}∪(2,+∞).
〖教学建议〗
(1)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问题:
方法:①利用函数的图象;
②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③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④利用导函数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方法:①分离变量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
②直接求函数的最值,再解不等式;
③利用函数的图象,观察临界情况,再进行相应的计算.
3.已知函数的值域,求参数的取值:
方法:借助函数的图象了解函数单调性,再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找最值来处理.
(2)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对于问题1,学生一般会选择方法③或④,因为本题是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方法①②不能用作
证明,所以选择方法③或④.
对于问题2,学生一般会选择方法①,因为本题分离变量较容易,而且对应函数的值域比较
容易求,所以选择方法①.
例4. 已知a,b是实数,1和-1是函数f(x)=x3+ax2+bx的两个极值点.
(1)求a和b的值;
(2)设h(x)=f(f(x))-c,其中c∈[-2,2],求函数y=h(x)的零点个数.
解:(1)a=0,b=-3;
(2)有9 个零点.
〖教学建议〗
(1)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1.求函数的解析式问题:
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函数方程法
2.讨论函数的零点个数问题:
方法:解方程,图象法,零点的存在定理与单调性
(2)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对于第1小题,是常规问题,方法也非常清楚——待定系数法。
第2小题函数零点的个数问题,用解方程求解或零点的存在定理的方法显然不行,因为本题应用图象法来讨论。
用图象法的关键是转化为哪两个曲线的交点个数,且这两个曲线尽量满足: ①图像尽量为直线和曲线,②两个函数的图像都是曲线则必须保证图像都能够好画.
本题可以有两种考虑:一是直接画函数的y=f(f(x))和y=c,尽管y=f(f(x))是9次函数,其图像还是能够画出来的,二是将问题分解成和t=f(x
),通过两个三次函数的图像来看解的个数问题.本题采用第二种想法,会简单些。
四、反馈练习
1.已知函数y=f(x)是奇函数,当x>0时,f(x)=lgx,则f(f())的值等于 .
答案:lg2;(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对数运算)
2. 已知f(x)=则不等式f(x2-x+1)<12的解集是________.
答案:(-1,2);(考查分段函数及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
3.已知y=f(x)+x2是奇函数,且f(1)=1.若g(x)=f(x)+2,则g(-1)= .
答案:-1;(考查函数的奇偶性)
4. 函数f(x)=lnx+2x-1零点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考查函数的图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已知实数a≠0,函数f(x)=若f(1-a)=f(1+a),则a的值为________.
答案:-;(考查分段函数的问题,解方程,分类讨论的思想).
6.已知函数f(x)=x2+ax+b(a,b∈R)的值域为[0,+∞),若关于x的不等式f(x)<c的解集为(m,m+6),则实数c的值为________.
答案:c=9;(考查二次函数的值域,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7.已知函数f(x)=(a≠1).①若a>0,则f(x)的定义域是________;②若f(x)在区间(0,1]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①;②a<0或1<a≤3.
(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单调性).
8. 已知函数f(x)=log2(a-2x)+x-2,若f(x)存在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答案:[4,+∞).(分离参数,函数有解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值域)
9.已知函数f(x)=若|f(x)|≥ax,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2,0];(考查函数的图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10. 已知函数f(x)=x3+x,对任意的m∈[-2,2],f(mx-2)+f(x)<0恒成立,
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2,).(考查函数的单调性,不等式恒成立)
11.函数f(x)对任意的m,n∈R,都有f(m+n)=f(m)+f(n)-1,并且x>0时,恒有f(x)>1.
(1)求证:f(x)在R上是增函数;
(2)若f(3)=4,解不等式f(a2+a-5)<2.
答案:(1)略;(2)a∈(-3,2).
(考查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用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
12.已知f(x)是R上的奇函数,且f(x+2)=-f(x).当-1≤x≤1,f(x)=x3.
(1)求证:x=1是函数y=f(x)的一条对称轴;
(2)当x∈[1,5]时,求f(x)的表达式.
答案:(1)略;(2)f(x)的解析式为f(x)=
(考查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对称性,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求函数的解析式).
13.设函数f(x)=其中b>0,c∈R.当且仅当x=-2时,函数f(x)取得最小值-2.
(1)求函数f(x)的表达式;
(2)若方程f(x)=x+a(a∈R)至少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求a的取值集合.
答案:(1)f(x)=(2)实数a取值的集合为.
(考查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方程解的个数问题,分类讨论及数形集合的思想方法).
14.已知函数f(x)的图象与函数h(x)=x++2的图象关于点A(0,1)对称.
(1)求f(x)的解析式;
(2)若g(x)=f(x)·x+ax,且g(x)在区间[0,2]上为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F(x)=f(x)+,F(x)在区间(0,2]上的值不小于6,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f(x)=x+; (2) (-∞,-4]; (3)a的取值范围为[7,+∞).
(考查变换求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最值,分离变量法求参数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