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7.71 KB
- 2021-05-12 发布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这样论诗: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
诗人论诗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
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
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
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
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
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
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
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 关睢》
《关睢》
一读,读准字音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
关关 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 流之。窈窕 淑女,寤寐 求之。
求之 不得,寤寐 思服。悠哉 悠哉,辗转 反侧。
二读,注意停顿
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配偶
第一章以起兴手法开篇,
由关雎立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
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联想。
起兴:就是触景生情,因事寄兴。
此处起兴,写鸠鸟鸣叫,既象征男
女欢爱,又给诗歌染上了一层浓浓
的欢乐气氛。
三读,欣赏体会
叁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捞取
醒时。睡时
思念
第二、三章:
以采摘荇菜的行为起兴,
引出君子对心上人的相思与追求。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亲近
使……快乐
挑选
第四、五章
描写这位君子与这位淑女相会的情景。
(虚写)
诗歌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
设想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求,于
是他弹奏琴瑟,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
描绘他对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
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
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极有层次,语约义丰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小结:
《关雎》冠于《诗经》之首
很短很完整,
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
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
前人有究属赋比兴何种手法的争论。
实际上就诗中前两句看来,并不排斥是作者
的实见之景。
但对全诗来说,确也起着媒介、比喻、联想,
以至象征的作用。
因此我们认为不必如此拘泥。
教师小结
朝吟风雅颂
暮唱赋比兴
秋看鱼虫乐
春观草木情
相关文档
- 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2021-05-12 22:11:032页
- 四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试四年级下册语2021-05-12 22:10:313页
- 2018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2021-05-12 22:10:223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统筹方法》 (12021-05-12 22:10:1220页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涟水中学高二52021-05-12 22:10:1213页
-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11-12学高二语2021-05-12 22:10:038页
- 株洲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2021-05-12 22:07:1910页
- 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议论文阅读2021-05-12 22:07:1915页
- 四年级下语文期中试题四年级下册语2021-05-12 22:06:527页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在牛肚子里2021-05-12 22:06:0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