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50 KB
- 2021-05-12 发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O 16;H 1;P 31;C 12;Ba 137;Cl 35.5;N 14;Cu 64;S 32
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如下表所示,对陈述1和陈述2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1
陈述2
判断
A
碳酸钠溶液可用于治疗胃病
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
1对,2对,有
B
向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加入过氧化钠变红色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1对,2错,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钠可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单质
1对,2对,有
D
碳酸氢钠可作为发酵粉用于烘培糕点
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溶解度大
1对,2对,无
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胶体是不稳定的,静置后易产生沉淀
B.胶体与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是均一透明的,而浊液是浑浊的
C.明矾净水是利用了胶体粒子的吸附性
D.静电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了胶体的带电性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组合为( )
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生石灰做干燥剂包含化学变化
③NO2是酸性氧化物,硝酸是它与水反应形成的水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电解质溶液导电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⑧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A.①③⑥⑧ B.①②③④⑥ C.②④⑤⑧ D.②④⑥⑧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01molNH4+含有质子数为0.1NA
B.4.48 L N2与CO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0.2NA
C.6.2 g白磷与红磷的混合物中所含磷原子数为0.2NA
D.10.0mL 12 mol·L-1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06NA
5.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40 m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同学欲称量一定量的NaOH固体,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则烧杯的实际质量为27.4 g
B.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10.0g NaOH
C.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后必须恢复至室温再进行转移
D.容量瓶使用前需洗涤、并保持干燥
6.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OH-、SO42-、CO32- B.Cu2+、Fe3+、H+、I-
C.Ag+、Na+、SO42-、Cl- D.K+、H+、CO32-、MnO4-
7.某溶液中仅含有K+、Mg2+、NO3-、SO42-四种离子,其中K+与Mg2+的个数之比为4:5,则NO3-与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不是( )
A.8:3 B.3:2 C.1:3 D.2:3
8.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置100ml 1.0mol/L硫酸铜溶液
将25g CuSO4·5 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洗涤、干燥
C
证明Fe2+的氧化性
向FeCl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溶液变成棕黄色
D
证明SO2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用电流表测SO2水溶液的导电性
9.赤铜矿的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成分是Cu2
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
2Cu2O + Cu2S = 6Cu + SO2↑。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2O B.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10.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等体积的CO和N2 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O
C.原子数目相等的O3和N2 D.质量相等的N2和CO2
11.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为KIO3)时淀粉KI试纸会变蓝
B.足量Cl2能使湿润的、已变蓝的淀粉KI试纸褪色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IO3+10HCl
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3-
D.途径Ⅱ中若生成1 mol I2,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12.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有( )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稀盐酸
③向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
⑤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通入大量氨气再通入过量CO2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下列离子方程正确的是( )
A.饱和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OH- + CO2 = HCO3-
B.将Cl2溶于水制备次氯酸: Cl2 + H2O = 2H++ Cl- + ClO-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O32- + 2H+ = H2O + CO2 ↑
D.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 SO2 + H2O + 2ClO-= SO32- + 2HClO
14.把VL含有MgSO4和混合K2SO4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另一份加入含b mol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 B. C. D.
15.下列除杂试剂及方法选择正确的是( )
A.Na2O2(混有Na2O) 将固体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B.Cl2(混有H2O和HCl)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饱和食盐水洗气
C.NaCl溶液(混有Na2SO4)向溶液中依次加入BaCl2-Na2CO3-盐酸(每种试剂均过量)最后加热
D.FeCl2(混有FeCl3)向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16.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Na2O2与H2能否反应,设计装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说明Na2O2与H2反应生成水
B.装置B中盛放浓硫酸,目的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
C.装置C加热前,用试管在干燥管管口处收集气体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D.装置A也可直接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③⑤
18.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序号
实验事实
结论
A
C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CO2是电解质
B
Ca(ClO)2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H2CO3>HClO
C
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
原溶液中不含K+
19.将露置于空气中的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的 CO2(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盐酸的体积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不考虑 CO2 在水中的溶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加盐酸 0→150mL 段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OH-+H+=H2O CO32-+H+=HCO3-
B.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4 mol•L﹣1
C.CO2体积不再改变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NaCl
D.该样品中NaOH与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直到不再生成CO2气体为止,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HCO3-浓度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溶液体积变化均忽略不计)
B.向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溶液中CO32-的浓度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溶液体积变化忽略)
C.Na2O2、Na2O均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得到
D.将物质的量比为2:1的Na和Na2O样品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b%,则a、b的关系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