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00 KB
- 2021-05-12 发布
[基础对点]
知识点一 DNA 粗提与鉴定的基础知识
1.在混合物中提取 DNA 分子的基本思路是( )
A.根据各种大分子的理化性质的差异
B.根据各种大分子的理化性质的共性
C.根据各种大分子在细胞内的功能
D.根据各种大分子的结构和在细胞内的位置
答案 A
解析 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具有
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DNA 分子的粗提取是利用 DNA 与蛋白质等
其他成分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的。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 DNA 溶解度与 NaCl 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 )
答案 C
解析 DNA 在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 NaCl 溶液浓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
大,在 NaCl 溶液浓度为 0.14 mol/L 时 DNA 溶解度最小,故选 C。
3.下列有关 DNA 的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蛋白酶不能水解 DNA,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B.大多数 DNA 不能忍受 60~80 ℃的高温
C.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 DNA 没有影响
D.DNA 不溶于酒精溶液
答案 B
解析 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对 DNA 没有影响,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A
正确;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 60~80 ℃的高温,而 DNA 在 80 ℃以上才会变性,
B 错误;洗涤剂不会影响 DNA,但能够瓦解细胞膜,C 正确;DNA 不溶于酒精溶
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 DNA 与蛋
白质进一步分离,D 正确。
4.DNA 遇二苯胺(沸水浴)会呈现( )
A.砖红色 B.橘黄色
C.紫色 D.蓝色
答案 D
解析 DNA 遇二苯胺(沸水浴)会呈现蓝色,D 正确。
知识点二 DNA 粗提与鉴定的实验设计
5.下列不宜选作 DNA 粗提取材料的是( )
A.洋葱表皮细胞 B.鲜豌豆种子
C.人成熟的红细胞 D.猪肝
答案 C
解析 用于 DNA 粗提取的材料应具备的条件是细胞中要含有 DNA,且 DNA
的含量要丰富,A、B、D 三项都符合要求。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不含 DNA,
所以不宜选作实验材料。
6.下列有关“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 既溶于 2 mol/L 的 NaCl 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B.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是为了释放出 DNA
C.向溶解 DNA 的浓盐溶液中加蒸馏水是为了析出 DNA
D.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不变
答案 D
解析 菜花是植物,用菜花细胞提取 DNA 时首先对植物组织进行预处理,然
后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因此实验操作步骤与以鸡血为材料时不同,D 错误。
7.为了纯化提取的 DNA,可直接在滤液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反应 10~15
min,以达到实验目的( )
A.嫩肉粉 B.蒸馏水
C.2 mol·L-1 NaCl 溶液 D.酒精
答案 A
解析 嫩肉粉中含有木瓜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从而去除滤液中的部
分杂质。
8.下表是关于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操作及其作用的
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试剂 操作 作用
A 柠檬酸钠溶液 与鸡血混合 有利于血液凝固
B 蒸馏水 与鸡血细胞混合 保持细胞形状
C 蒸馏水
加入溶解有 DNA
的 NaCl 溶液中
析出 DNA 丝状物
D 冷却的酒精
加入过滤后的
NaCl 溶液中
产生特定的
颜色反应
答案 C
解析 在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柠檬酸钠可以防止血液凝固;鸡血中
加入蒸馏水可以使细胞膜和核膜破裂;DNA 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中溶解度不
同,在物质的量浓度为 0.14 mol/L 的 NaCl 溶液中溶解度最低,有利于 DNA 析出;
DNA 不溶于酒精,而蛋白质溶于冷却的酒精可以获得较纯的 DNA,DNA 遇二苯
胺(沸水浴加热)呈蓝色。
9.与析出 DNA 黏稠物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操作时缓缓滴加蒸馏水,降低 DNA 的溶解度
B.在操作时,用玻璃棒轻缓搅拌,以保证 DNA 分子完整
C.加蒸馏水可同时降低 DNA 和蛋白质的溶解度,两者均可析出
D.当丝状黏稠物不再增加时,此时 NaCl 溶液的浓度为 0.14 mol/L
答案 C
解析 向含有 DNA 的溶液中加入蒸馏水后,NaCl 溶液的浓度会变小,当 NaCl
溶液的浓度为 0.14 mol/L 时,DNA 的溶解度最小而析出,而蛋白质此时则仍溶解
在 NaCl 溶液中。
10.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的三次过滤:
(1)过滤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鸡血细胞液;(2)过滤含黏稠物的 0.14 mol/L 的 NaCl
溶液;(3)过滤溶解有 DNA 的 2 mol/L 的 NaCl 溶液。以上三次过滤分别为了获得
( )
A.含核物质的滤液、纱布上的黏稠物、含 DNA 的滤液
B.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的 DNA 黏稠物、含 DNA 的滤液
C.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的 DNA 黏稠物、纱布上的 DNA
D.含较纯的 DNA 滤液、纱布上的黏稠物、含 DNA 的滤液
答案 A
解析 用蒸馏水稀释鸡血细胞液,使血细胞的细胞膜、核膜破裂,释放出核
物质,此时过滤可得到含核物质的滤液;第二次过滤是因 DNA 在 0.14 mol/L 的 NaCl
溶液中溶解度最小,DNA 析出成丝状黏稠物,经过滤留在纱布上;第三次过滤,
是将第二次获得的黏稠物溶解在 2 mol/L 的 NaCl 溶液中,过滤除去杂质获得含
DNA 的滤液。
[能力提升]
11.下列关于 DNA 的粗提取和鉴定的实验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操作步骤为:制备鸡血细胞→破碎细胞,获取含 DNA 的滤液→溶解核内
的 DNA 并过滤→析出并滤取含 DNA 的黏稠物→DNA 的再溶解并过滤→提取较纯
净的 DNA→鉴定 DNA
B.实验过程中第一次所用 NaCl 溶液的浓度是 2 mol/L,目的是溶解细胞核内
的 DNA
C.实验过程中,过滤含黏稠物的 0.14 mol/L 的 NaCl 溶液和过滤溶解有 DNA
的 2 mol/L 的 NaCl 溶液的目的分别是得到纱布上的黏稠物和含 DNA 的滤液
D.向溶有 DNA 的 2 mol/L 的 NaCl 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可出现蓝色变化
答案 D
解析 DNA 的粗提取和鉴定的实验步骤包括:制备鸡血细胞→破碎细胞,获
取含DNA的滤液→溶解核内的DNA并过滤→析出并滤取含DNA的黏稠物→DNA
的再溶解和过滤→提取较纯净的 DNA→鉴定 DNA,A 正确;实验过程中第一次所
用 NaCl 溶液的浓度是 2 mol/L,目的是溶解细胞核内的 DNA,B 正确;过滤含黏稠
物的 0.14 mol/L 的 NaCl 溶液的目的是去除溶于 0.14 mol/L 的 NaCl 溶液中的杂质,
得到含有 DNA 的黏稠物,过滤溶解有 DNA 的 2 mol/L 的 NaCl 溶液的目的是得到
含 DNA 的滤液,C 正确;只有在沸水浴条件下,DNA 才能与二苯胺反应呈现蓝
色,D 错误。
12.在“DNA 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A、B、C、D 四个小组分别选择不同
材料进行实验,表中①~⑥表示不同的操作,请分析回答:
组别 材料选择 提取核物质 纯化 DNA 鉴定 DNA
A 鸡血 ①
B 洋葱 ②
C 猪血 ③
D 猪肝 ④ ⑤ ⑥
(1)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鸡血是理
想的实验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①操作的基本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是⑤操作的两个方案,请分析其原理。
方案一:直接在滤液中加入嫩肉粉,反应 10~15 min。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将滤液放在 60~75 ℃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 10~15 min,注意严格控
制温度范围。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⑥过程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答案 (1)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 DNA 鸡
血细胞中 DNA 含量丰富,材料易得;鸡血细胞极易吸水涨破
(2)先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
(3)嫩肉粉中的木瓜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而对 DNA 无影响,从而除去蛋白质
杂质 DNA 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不同,60~75 ℃的高温使蛋白质变性,而 DNA
不受影响,从而将 DNA 与蛋白质分开
(4)二苯胺试剂
解析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 DNA,不适合
作为本实验的材料;鸡血细胞中 DNA 含量丰富,材料易得,鸡血细胞极易吸水涨
破,是理想的实验材料。
(2)采用鸡血提取核物质的基本操作是:先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
棒搅拌,让红细胞吸水涨破,再过滤收集滤液即可。
(3)嫩肉粉中含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不分解 DNA,从而纯化 DNA; DNA
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不同,在 60~75 ℃的条件下,蛋白质变性,而 DNA 不受
影响,从而将蛋白质与 DNA 分开。
(4)在沸水浴条件下,DNA 与二苯胺反应呈现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
定 DNA 的试剂。
13.实验中对 DNA 进行鉴定时,进行如下操作:
试管
序号 A B
1 加 2 mol/L NaCl 溶液 5 mL 加 2 mol/L NaCl 溶液 5 mL
2 不加 加入提取的 DNA 丝状物并搅
拌
3 加入 4 mL 二苯胺,混匀 加 4 mL 二苯胺,混匀
4 沸水浴 5 分钟 沸水浴 5 分钟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根据右图,完成表格空白处的实验内容。
(2)对 B 试管,完成 1、2、3 的操作后溶液颜色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沸水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同时说明 DNA 对高温有较强的
________。
(4)A 试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5)B 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主要与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 (1)实验现象:A.溶液不变蓝色 B.溶液逐渐变蓝色
实验结论:DNA 在沸水浴的条件下遇二苯胺反应呈现蓝色
(2)溶液颜色基本不变(或不呈浅蓝色)
(3)加快颜色反应速度' 耐受性
(4)对照
(5)DNA(或丝状物)的多少
解析 A、B 两试管形成对照,B 试管中含 DNA 丝状物,A 试管中不含,起
对照作用,其他条件均完全相同。本实验强调反应条件是沸水浴加热 5 min,加快
颜色反应的速度,观察对比两试管的颜色时要等到冷却以后。根据实验现象 A 溶
液不变色,B 溶液逐渐变蓝,可知 DNA 在沸水浴条件下遇二苯胺变蓝。
14.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 DNA 粗提取的相关探究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材料处理:称取新鲜的花菜、辣椒和蒜黄各 2 份,每份 10 g。剪碎后分成两
组,一组置于 20 ℃、另一组置于-20 ℃条件下保存 24 h。
DNA 粗提取:
第一步:将上述材料分别放入研钵中,各加入 15 mL 研磨液,充分研磨。用
两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备用。
第二步:先向 6 只小烧杯中分别注入 10 mL 滤液,再加入 20 mL 体积分数为
95%的冷酒精溶液,然后用玻璃棒缓缓地向一个方向搅拌,使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
上。
第三步:取 6 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 2 mol/L NaCl 溶液溶解上述絮状物。
DNA 检测: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 4 mL 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置于沸水
中加热 5 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结果如表。
材料保存温度 花菜 辣椒 蒜黄
20 ℃ ++ + +++
-20 ℃ +++ ++ ++++
注:“+”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性实验课题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步中“缓缓地”搅拌,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分析。
①结论 1:与 20 ℃相比,相同实验材料在-20 ℃条件下保存,DNA 的提取量
较多。
结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针对结论 1,请提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 DNA 均不相溶,且对 DNA
影响极小。为了进一步提高 DNA 纯度,依据氯仿的特性,在 DNA 粗提取第三步
的基础上继续操作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用体积分数为 95%的冷酒精溶液使 DNA 析出。
答案 (1)探究不同材料和不同保存温度对 DNA 提取量的影响
(2)DNA 分子的断裂
(3)①等质量的不同实验材料,在相同的保存温度下,从蒜黄中提取的 DNA 量
最多
②低温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DNA 降解速度慢
(4)将第三步获得的溶液与等量的氯仿充分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吸取上清液
解析 (1)据题意,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有实验材料的种类和保存温度,因变
量为 DNA 提取量,则该探究性实验课题的名称是探究不同材料和不同保存温度对
DNA 提取量的影响。
(2)搅拌过程中常常会发生 DNA 分子的断裂,因而该步骤需要“缓缓地”进
行。
(3)①据表分析不同自变量条件下的因变量情况,可得结论 2:等质量的不同实
验材料,在相同的保存温度下,从蒜黄中提取的 DNA 量最多。
②低温能使 DNA 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降低了 DNA 的降解速率,使 DNA
提取量增多。
(4)根据氯仿的理化性质,可采用氯仿与提取液混合,静置后吸取上清液,进
一步提高 DNA 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