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8 MB
- 2021-05-12 发布
第3讲 宇宙中的地球及圈层结构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纲呈现]
1.天体系统的划分。
2.太阳系概况。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6.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考纲解读]
1.识记太阳系的组成;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地外文明存在的条件和原因;结合图表资料分析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重点)
2.识记太阳活动的标志;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识记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
[思维导图]
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1.读下图,回顾并完善相关知识。
(1)主要天体:宇宙是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如上图所示的天体系统。
(3)结合上图,完善天体系统的层次(级别)结构
总星系
2.读“太阳系模式图”,完善相关知识。
(1)八颗行星分类
(2)运动特征
(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哈雷彗星的公转方向与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自身条件
自身条件
形成原因
适宜的温度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当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液态水的存在
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致使地球温度不断升高,产生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汇集到地表低洼地带,形成了原始海洋
考向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19·江苏名校联考)2014年3月26日,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
B.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为恒星
C.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
D.天体有很多类型,如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
2. “冰冻星球”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区域( )
A.距太阳比较遥远
B.天体的体积过小
C.天体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过快
D.被冰雪覆盖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形态;根据材料可知,“冰冻星球”自身不能发光发热,应该为矮行星或小行星。天体在宇宙中是不断运动的。天体有多种类型,如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第2题,由材料“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可知,该天体离太阳较远,所在区域比较寒冷。
考向二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It’s not just a planet(行星),It’s home(家园)。”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据此完成3~5题。
3.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
A.质量在八颗行星中最小
B.公转方向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不同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
4.地球表面有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层,主要原因是( )
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本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5.地球上有生命生存所必需的温度条件,是因为( )
A.地球的质量适中 B.地球的体积适中
C.日地距离适中 D.地球的卫星数目适量
答案 3.D 4.B 5.C
考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分为A紫外光、B可见光和C红外光三部分。
(2)能量分布: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
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补充点拨 在我国,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成为太阳辐射极值区的原因
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云量、尘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四川盆地成为太阳辐射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维持地表的温度。
(2)为生物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3)为人类提供太阳能。
4.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黑子,B层的耀斑,其周期约为11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产生“极光”现象。
(4)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考向一 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
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1~2题。
1.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2.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
A.53% B.62% C.70% D.78%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天气、地势、纬度等因素。但对7月的图们江来说,地形不变,昼夜长短也不是7月份出现低谷的原因,7月,华北、东北进入了雨季,云量增多,降水增多,日照时数减少。第2题,从图中可知图们江3月份日照时数为230个小时。3月份,接近春分,故每天的理论日照时数约为12小时,所以3月的日照百分率约为[230/(12×31)]×100%。
考向二 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开发
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4.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 3.A 4.C
解析 第3题,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地区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而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和东南丘陵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阴雨天较多,太阳能资源相对不丰富。第4题,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反光板聚焦太阳能发电,使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会降低地表温度,故A错;反光板的亮光会干扰过往飞机的驾驶员视线,但不会干扰飞机电子导航,故B错;分散的太阳能经过反光板聚焦后会使发电站上空的温度很高,导致过往鸟类被高温灼伤,故C对;太阳能光热电站与农作物产量无相关性,故D错。
考向三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019·昆山模拟)2013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读图回答5~6题。
5.图文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
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太阳风
C.耀斑和太阳风 D.耀斑和日珥
6.下列关于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 )
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 ②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③关闭所有通信设施 ④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5.C 6.A
解析 第5题,图中太阳表面异常增亮的部分为耀斑,太阳表面催生并向火星挺进的气体为太阳风。第6题,太阳剧烈活动时,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影响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应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此外,为了减小影响,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和所有大型发电设施显然是不现实的。
考点三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代码
名称
深度
波速
横波
纵波
C
莫霍界面
地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
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D
古登堡界面
地下2 900千米处
完全消失
传播速度
突然下降
2.C以上为地壳,C、D之间为地幔,D以内为地核(由E外核和F内核组成)。
3.岩石圈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拓展延伸 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分布规律是: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地核的特点:三大内部圈层是最厚;高温高压;铁、镍成份为主;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A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B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C生物圈:广泛分布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中。
考向一 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特点
1.读图,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答案 D
解析 根据景观图片中山体的形态和火山喷发的景象可以判断出该山体属于火山,其岩石为岩浆岩,是由来自上地幔上部软流层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因此,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地幔。
考向二 地球的圈层结构
2.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 A
解析 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首先在大气圈中迁移,然后进入水圈和生物圈,而后进入岩石圈。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42021-05-12 15:50:2346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12 11:01:53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新课2021-05-12 02:34:558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11 21:03:4743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二2021-05-11 11:16:0316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5-11 00:50:0769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10 22:29:1034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10 18:26:30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9 00:04:005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21:49:0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