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8.50 KB
- 2021-05-12 发布
导数结合洛必达法则巧解高考压轴题
2010年和2011年高考中的全国新课标卷中的第21题中的第步,由不等式恒成立来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分析难度大,但用洛必达法则来处理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洛必达法则简介:
法则1 若函数f(x) 和g(x)满足下列条件:(1) 及;
(2)在点a的去心邻域内,f(x) 与g(x) 可导且g'(x)≠0;
(3),
那么 =。
法则2 若函数f(x) 和g(x)满足下列条件:(1) 及;
(2),f(x) 和g(x)在与上可导,且g'(x)≠0;
(3),
那么 =。
法则3 若函数f(x) 和g(x)满足下列条件:(1) 及;
(2)在点a的去心邻域内,f(x) 与g(x) 可导且g'(x)≠0;
(3),
那么 =。
利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的极限是微分学中的重点之一,在解题中应注意:
将上面公式中的x→a,x→∞换成x→+∞,x→-∞,,洛必达法则也成立。
洛必达法则可处理,,,,,,型。
在着手求极限以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满足,,,,,,型定式,否则滥用洛必达法则会出错。当不满足三个前提条件时,就不能用洛必达法则,这时称洛必达法则不适用,应从另外途径求极限。
若条件符合,洛必达法则可连续多次使用,直到求出极限为止。
二.高考题处理
1.(2010年全国新课标理)设函数。
(1) 若,求的单调区间;
(2) 若当时,求的取值范围
原解:(1)时,,.
当时,;当时,.故在单调减少,在单调增加
(II)
由(I)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
,
从而当,即时,,而,
于是当时,.
由可得.从而当时,
,
故当时,,而,于是当时,.
综合得的取值范围为
原解在处理第(II)时较难想到,现利用洛必达法则处理如下:
另解:(II)当时,,对任意实数a,均在;
当时,等价于
令(x>0),则,令,则,,
知在上为增函数,;知在上为增函数,;,g(x)在上为增函数。
由洛必达法则知,,
故
综上,知a的取值范围为。
2.(2011年全国新课标理)已知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Ⅰ)求、的值;
(Ⅱ)如果当,且时,,求的取值范围。
原解:(Ⅰ)
由于直线的斜率为,且过点,故即
解得,。
(Ⅱ)由(Ⅰ)知,所以
。
考虑函数,则。
(i)设,由知,当时,,h(x)递减。而故当时, ,可得;
当x(1,+)时,h(x)<0,可得 h(x)>0
从而当x>0,且x1时,f(x)-(+)>0,即f(x)>+.
(ii)设00,故 (x)>0,而h(1)=0,故当x(1,)时,h(x)>0,可得h(x)<0,与题设矛盾。
(iii)设k1.此时,(x)>0,而h(1)=0,故当x(1,+)时,h(x)>0,可得 h(x)<0,与题设矛盾。
综合得,k的取值范围为(-,0]
原解在处理第(II)时非常难想到,现利用洛必达法则处理如下:
另解:(II)由题设可得,当时,k<恒成立。
令g (x)= (),则,
再令(),则,,易知在上为增函数,且;故当时,,当x(1,+)时,;
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故>=0
在上为增函数
=0
当时,,当x(1,+)时,
当时,,当x(1,+)时,
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由洛必达法则知
,即k的取值范围为(-,0]
规律总结:对恒成立问题中的求参数取值范围,参数与变量分离较易理解,但有些题中的求分离出来的函数式的最值有点麻烦,利用洛必达法则可以较好的处理它的最值,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
相关文档
- 高考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分2021-05-12 18:15:2057页
- 闵行松江区高考数学二模含答案2021-05-12 18:14:197页
- 甘肃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2021-05-12 18:14:1910页
-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行星地2021-05-12 18:13:503页
- 辅助角公式在高考三角题中的应用2021-05-12 18:13:504页
- 2012高考全能理综宝典2021-05-12 18:13:0061页
- 2020届外研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必修2021-05-12 18:12:014页
- 高考历史考点0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021-05-12 18:11:4020页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单元阶段通关训练2021-05-12 18:11:4021页
- 高考物理压轴题集含答案2021-05-12 18:10:27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