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 MB
- 2021-05-12 发布
宁德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
地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太阳
地球
甲
图1
1.图中天体系统共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图中的天体甲是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规格的封闭透明玻璃箱(如图2),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把两个玻璃箱同时放在日光下15分钟。最后测得甲里的气温比乙高了3℃。据此完成3-4题。
图2
3.甲箱气温比乙箱高的原因是
A.甲箱的保温作用好 B.甲箱土层辐射作用明显
C.乙箱太阳辐射更弱 D.乙箱大气吸热能力差
4.若其他条件不变,在甲箱底部放入干燥沙子,乙箱底部铺上草皮,15分钟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箱气温高于乙箱 B.乙箱气温高于甲箱
C.乙箱气温上升速度快于甲箱 D.甲箱与乙箱的气温上升速度一样
图3
度假村
北
水库
甲
乙
丙
丁
水库及周边地区,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风向在一天内会发生改变。图3为我国某地度假村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时刻甲处与丁处之间主要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6.图中气压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新加坡的城市道路两侧常布置植被浅沟,其上种植草皮,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图4为当地植被浅沟剖面图,据此完成7-8题。
道路
绿地
植被浅沟
停车场
土层
滤网
图4
7.该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
A.蒸发减弱 B.地表径流增强 C.下渗量增加 D.地下径流减弱
8.植被浅沟下层铺设滤网的主要作用是
A.减缓雨水下渗速度 B.减少土壤流失
C.加强地基的稳定性 D.加快地下水的净化
图5为我国某城市部分年份供水情况统计图,其中应急供水指在非常情况下,城市常规供水不足或受阻中断时,快速启用的城市安全供水方式。据此完成9-10题。
图5
9.据图可知,该城市
A.地表径流量大 B.地下水位呈上升趋势
C.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D.该城市用水量逐年下降
10.该城市水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背面还有试题)
A.湖面缩小 B.耕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图6为北太平洋局部图,图7为洋流模式图,读图完成11-12题。
图7
图6
①
③
④
②
亚
洲
北
美
洲
图2
11.图7所示洋流模式与图6对应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图6中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8为四种常见的地貌类型图,读图完成13-14题。
甲
乙
丙
丁
图8
13.图中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4.图中乙类型的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砾岩楔是地震形成的地质构造,图9为该地质构造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为砾岩楔,读图完成15-16题。
图9
震前
地震
地震
震后
砾石层
粘土层
地震引发泥石流
重力分异
固结成岩与风化侵蚀
甲
15.甲处形成的岩石主要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16.在砾岩楔形成的早期,裂隙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震引起的拉张力作用 B.粘土层的变质作用
C.泥石流堆积物的挤压作用 D.泥石流的冲蚀作用
传统攀岩运动是指在野外攀爬天然生成的岩壁的一种体育运动,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图10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17-18题。
图10
丁
甲
乙
丙
老
新
17.图中适合开展传统攀岩运动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8.甲地的构造地貌是
A.向斜山 B.背斜山 C.断块山 D.火山
图11为某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19-21题。
图11
19.该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0.天气晴朗,蒸发量大的天气适合晒盐,下列时间段最适合晒盐的是
A.12-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21.从自然条件考虑,下列月份中该区域地面水量最少的可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图12为宁德某小区阳台安装的上下可伸缩式晾衣架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图12
1米
屋顶外沿
绳 索
门
阳 台
22.为获得较好的晾晒效果,宁德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最长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北京某小区也采用此种方法,正午时夏季绳索长度与宁德相比
A.北京小于宁德 B.北京大于宁德 C.北京等于宁德 D.无法比较
垫状点地梅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能够在严重缺乏土壤和水分的地区生长,一般在生物群落中最先出现。它常形成致密的垫状结构,贴伏于地面,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图13为某地垫状点地梅覆盖度与气温、降水的关系示意图,图14为垫状点地梅景观图。据此完成24-25题。
海拔高度/米
5300
5100
4900
4700
4500
-3
-2
-1
0
1
2
3
年平均气温/℃
400
500
600
700
覆盖度大
覆盖度小
图13
图14
24.当地海拔4900米以上,影响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大小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 C.水分 D.地形
25.垫状点地梅的生长
A.减缓了岩石的风化 B.阻碍土壤发育
C.改变了当地的地形 D.有利于提高当地生物多样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6大题,共50分。
26.图15为水循环示意图,①到⑧代表不同的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问题。(5分)
图15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参与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 ▲ (填序号)。(1分)
(2)写出以下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③ ▲ ,⑦ ▲ 。(2分)
(3)修建水坝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填序号),若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④环节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2分)
27.图16中,甲图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乙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9分)
甲
乙
23°26′
0°
23°26′
66°34′
A
B
C
①
②
图16
(1)甲图中B风带的风向是 ▲ ,C风带的名称是 ▲ 。
在A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 。(3分)
(2)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 ▲ 季,判断依据是 ▲ 。(2分)
(3)此时①地的气候特征是 ▲ ,形成的原因是 ▲ 。(2分)
(4)②地的气候类型是 ▲ ,影响其形成的风带名称是 ▲ 。(2分)
28.图17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完成问题。(8分)
图17
(1)此时影响A地的天气系统是 ▲ ,A地的天气特征是 ▲ ;该地天气系统形成的
主要原因是 ▲ 。(3分)
(2)图中虚线a的名称是 ▲ ,虚线c处附近形成的锋面类型是 ▲ ,
①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可能是 ▲ 。(3分)
(3)图中①②③④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 ,判断依据是 ▲ 。(2分)
(背面还有试题)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8分)
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图18为搁浅冰山照片,图19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图中甲地常见苔原景观,乙地常见森林景观。
甲
乙
图19
图18
(1)近年来北大西洋中冰山的出现有时间提前、数量增多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1分)
(2)纽芬兰岛附近形成了著名的渔场,简述其形成过程。(3分)
(3)从洋流角度分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4分)
30.图20为某地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1分)
图20
山
甲
乙
海
地
丙
B
A
河
流
(1)从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看,甲河段主要表现为流水的 ▲ 和 ▲ (填侵蚀类型),
通常形成的地貌是 ▲ 。(3分)
(2)乙河段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 (A岸/B岸),适合建码头的是 ▲ (A岸/B岸)。(2分)
(3)丙处通常形成的地貌是 ▲ ,形成的过程是 ▲ 。(4分)
(4)丙所在区域常常发育出较大的城市,其优势条件主要有 ▲ 。(2分)
31.图21为某日地球上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问题。(9分)
A
B
C
70ºN
70ºS
0º
0º
90ºE
180º
180º
90ºW
图21
(1)图中正值日出的点是 ▲ (填字母)。此时,北京时间是 ▲ 时。(2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 )。与A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的
点位于 ▲ (填纬度)。(2分)
(3)图中A、B、C三地线速度最大的是 ▲ (填字母);此时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 。(2分)
(4)B位于“五带”中的 ▲ 带,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在B、C两点所在纬线之间,则全球的热带范围将 ▲ (扩大/缩小),宁德夏至日昼长时间将 ▲ (增长/缩短)。(3分)
宁德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A
D
C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C
D
A
D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A
A
D
二、 综合题(共50分)
26. (1)①②【两个序号都对才得分】 (2)水汽输送 地下径流【有错别字不得分】 (3)⑨ 夏季【写“夏天”不得分】
27.答案:(1)东北(风)【写“东北信风”不得分】 盛行西风(带)【写“西风带”可得分】 高温多雨【答案需包含对气温和降水的描述才得分】
(2)冬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写“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不得分,写“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以南”此类答案也可得分】
(3)炎热干燥【写“高温少雨”可得分】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写“副高”不得分】
(4)热带雨林气候【没写“气候”不得分】 东南信风(带)
28.(1)高压(反气旋)【写“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可得分】 寒冷干燥【描述气温和降水两个指标正确即可得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写“深居内陆,冬季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可得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高压脊 冷锋 降温、大风、雨雪【答对2个现象才得分】
(3)② 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任答1点即可得分】
29.(1)(全球)气候变暖
(2)该地位于寒暖流交汇处;(1分)海水扰动,使深层营养物质上翻,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1分)同时形成水障,使鱼类在此集聚,形成渔场。(1分)【有关键词“寒暖流交汇”、“饵料”、“水障”,并且过程描述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3)甲地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形成苔原景观;(2分)乙地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形成森林景观。(2分)【寒暖流1分,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1分】
30.(1)下蚀(1分) 溯源侵蚀(向源头侵蚀)(1分)【只写“侵蚀”不得分】 “V”型河谷(峡谷)(1分)
(2)B岸(1分) A岸(1分)
(3)(河口)三角洲(1分) 河流携带泥沙(1分),在入海口处由于水下坡度变缓,及海水的顶托作用(1分)【水下坡度变缓、海水顶托作用答其中一点即可】,河水流速变慢(1分),泥沙堆积。
(4)地势平坦开阔(1分),交通便利(1分),水源充足(1分),土壤肥沃(1分)。【任答2点得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1.(1)A 20 (2)(20°N,0°) 40°N (3)A B>A>C【写“BAC”也可得分】 (4)北温
扩大 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