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 MB
- 2021-05-12 发布
专题二:
工业文明影响下的东西方世界
(一)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14C—18C
)
(二)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
(
1765—19C
末
20C
初
)
(三)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
1840--1894
)
(四)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
1894--1919
)
(五)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1919-1949
)
2018
二
轮复习
民国
时期是对
1912
~
1949
年这段历史时期的概述,因为这时的国号是中华民国,除去短暂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而根据执政集团的不同分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2
~
1928
年
)
,国民政府时期
(1928
~
1949
年
)
。其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2
~
1916
年
)
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1916
~
1928
年
)
两个阶段。
民国时期(
1912--1949
)
(五)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1919-1949
)
1912
1928
1949
北洋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
时期
︸
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民国时期(
1912--1949
)
北洋军阀的概况
北洋军阀,
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
袁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
以省割据导致分裂
,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
另一面的袁世凯
1907
年统计
,袁世凯当政的
直隶省
(
今河北省
)
共办有专门学堂
12
所,实业学堂
20
所,优级师范学堂
3
所,初级师范学堂
90
所,师范传习所
5
处,中学堂
30
所,小学堂
7391
所,女子学堂
121
所,蒙养院
2
所,总计
8723
所
。
为
解决对新式军官迫切需求,在筹建和扩编北洋新军期间,他从自己每月薪金中取三分之一
(200
两
)
作为奖学金,来资助由北洋所创办新式军事学堂中学生
不一样的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时期的民主氛围为
思想自由提供保障,
极大促进了
新文化运动
的发生和发展。在新文化运动中,
各类思潮和主义在中国大地风行,文化理念呈现多元化
。
中国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文化大师如
蔡元培
、
李大钊
、
陈独秀
、
胡适
、梁实秋、
辜鸿铭
、
傅斯年
、鲁迅都涌现于这个时期,当代中国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都是在北洋政府时期奠基的。而且其成就当代中国人至今都无法超越。
1927
年公布的
《
大学教员资格条例
》
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
600
元
-400
元,副教授
400
元
-260
元,教授最高月薪
600
元,
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
重大历史事件
北洋政府时期(
1912-1927
)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辛亥革命
1915
19
12
1919
19
21
19
24
19
2
7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
北洋政府时期(
1912-1928
)
1
、重大事件: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与护法运动;
新文化与二十一条、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
1
、政治:
北洋军阀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
新的力量孕育;国共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并北伐。
2
、经济
:
民族工业蓬勃发展
。
3
、思想
:
开始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开始
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
,
“
民主共和
”
与
“
实业救国
”
盛行,民主
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的
兴起并广泛传播
4
社会生活:
发生深刻变化,如出现中山装、改良旗袍、剪辫子等,体现民主性和革命性
4
外交:
参加一战与巴黎和会;收回德国在汉口天津的租界;
1922
收回青岛和胶州湾
强化主干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强化主干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强化主干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例
1
.(2015·
全国卷
Ⅰ)《
申报
》“
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
A
.太平天国运动
时期
B
.义和团运动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解答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皖直交斗”。材料“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
……”
反映了当时中国处在大分裂时期,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局面出现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
D
项符合题意。
2.(2014·
全国卷
Ⅱ
,
29)1926
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
(
爱国、爱民、爱敌
)
,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
(
民权、国权、人权
)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
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
.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
.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
.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
解析
】
从材料中的三民主义到三爱、三权可以看出
A
项“趋同”的表述是错误的。从材料信息来看,蒋介石、孙传芳乃至四川有些军人也要标榜“主义”,说明民主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很大,故
C
项正确
。
强化主干知识:北洋政府时的经济
强化主干知识:北洋政府的经济
1
.蒋立文认为,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开办银行,为工商业提供贷款服务;裁撤厘金、苛税;劝用国货、抵制洋货等。这些政策虽未完全实施,但在一定程度上
(
)
A
.有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独立和发展
B
.推动中国大批轻工业产品输入欧洲市场
C
.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D
.促使西方列强工业品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解析:材料中的政策虽未完全实施,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独立和发展,故
A
项正确
中国现代经济法制体系的初步建立
2
.
(2017·
泉州质检
)
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系根据清末各商会所商讨拟订的《商律总则》和《公司律》草案,由农商总长张謇邀请原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视,修正十余条,再交付国会议决公布。这表明北洋军阀政府
(
)
A
.重视经济立法程序的规范性
B
.成为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代表
C
.经济立法借鉴清政府的经验
D
.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材料中
“
北洋军阀政府颁布《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
”
,经济立法时,由农商总长
“
复加审视
”
,
“
再交付国会议决公布
”
,可见重视经济立法程序的规范性,故
A
项正确;
中国现代经济法制体系的初步建立
中国现代经济法制体系的初步
建立
1
.南京临时政府提倡发展实业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实业,开始着手经济法制的建设。
2.
北洋政府颁布一系列经济法规
(1)
北洋政府成立后,经济法制体系的建设得到继续。
(2)
袁世凯当政时期,尽管在政治上倒行逆施,但是在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方面还是
推行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
,顺应工商界的要求,
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
(3)
北洋政府颁布的主要经济法规,内容涉及工商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
3
、经济法规的影响:
(1)
著名的《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矿业条例》《森林法》等。这些法规体系颁布后
成为北洋政府时期经济法制体系的基本框架,
虽然各项法规条例未必都得到完全遵照执行,但是毕竟
使工商实业的发展有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
。
(2)
民国成立后的
经济法制体系建设
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有利于在法制管理下的
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也较多地考虑和保护了资本所有者及从业者的利益诉求
。
(3)
对于当时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经济的
发展还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些法规条例
有些还为南京国民政府修订沿用。
强化主干知识:北洋政府时的思想文化
强化主干知识:北洋政府时的思想文化
强化主干知识:北洋政府时的思想文化
强化主干知识:北洋政府时的思想文化
强化主干知识:北洋政府时的思想文化
例
2.(
2014·
全国卷
Ⅱ
,
29)1926
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
(
爱国、爱民、爱敌
)
,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
(
民权、国权、人权
)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
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
.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
.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
.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
解析
】
从材料中的三民主义到三爱、三权可以看出
A
项“趋同”的表述是错误的。从材料信息来看,蒋介石、孙传芳乃至四川有些军人也要标榜“主义”,说明民主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很大,故
C
项正确
。
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潮多元化
对点训练(
1
)
.
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常常利用和强调共和这个招牌。议会、内阁这些共和国所拥有的形式,北洋政府只能利用,却不敢轻易废除。对此最合理的解释
是
(
)
A
.北洋军阀没有现代政治意识
B
.军阀统治缺少意识形态支撑
C
.共和国形式是军阀统治的基础
D
.民主共和理想因军阀统治而泯灭
解析:
“
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常常利用和强调共和这个招牌
”
可见其现代政治意识是有的,故
A
项错误;军阀统治却不得不用民主共和作招牌,可见其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作为统治的支撑,故
B
项正确;
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潮多元化
对点训练(
2
)
.
(2012·
新课标全国卷
)1920
年
12
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
“
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
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
.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信息是
“1920
年
12
月
”“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
”
。材料中毛泽东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时中共尚未成立,但俄国十月革命通过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夺取政权的做法已得到中共早期组织成员的共同认可,且从
“
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
可知暴力革命是必然的选择,故答案为
C
。
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潮多元化
苏俄:城市中心论,武装夺取政权
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走向共和
英国、日本: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模式之争
(
向谁学
)
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
(
资
)
革命派:民主共和制
(
资
)
维新派:君主立宪制
政体之争
(
学哪种
)
早期维新派:进行商战,实行君主立宪
洋务派: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内容之争
(
学什么
)
顽固派:祖宗之法不变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
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观念之争
(
是否学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27--1949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27--1949
)
重大事件:
宁汉合流、东北易帜与新军阀混战(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四大会战、百团大战与中国远征;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
政治:
国共十年对峙(
五次围剿与反围剿
)到国共第二次合作
进行抗战
再到国共对峙
进行第三次国内革命
;
经济: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币制改革
);官僚资本兴起强大与统制经济;民族工业较快发展与萧条;
思想:
毛泽东思想形成与成熟;
外交:
收回关税自主权和废除英美在中国的治外法权,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长期依赖美国(
《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
)
强化主干知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理清日本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基本史实;
强化主干知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强化主干知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强化主干知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渡江战役阶段
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战略决战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
强化主干知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
.
(2015·
全国卷
Ⅰ)1933
年到
1937
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
国民政府
(
)
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
.全力
“
围剿
”
红军的企图
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
“1933
年到
1937
年上半年
”
,这一时期是在全民族抗战开始之前。由材料中国民政府构筑的防御要塞区域来看,主要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这一时期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背景,这样的布置实质上反映了国民政府为抗战作准备及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
B
项。
2
.
(2017·
全国卷
Ⅰ)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
“
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
……
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
这一精神的贯彻
(
)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解析:由材料信息
“
共同利害
”“
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
”
等可知,中共此举旨在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项正确。
3
.
(2015·
全国卷
Ⅱ)1938
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
“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
,发行
“
联银券
”
,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
“
军用票
”
,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
是
(
)
A
.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
.转嫁战争负担
C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
.强化物资管制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日本侵华分析。抗战时期,日本控制沦陷区的金融,通过发行
“
联银券
”“
军用票
”
等掠夺财富,以战养战,其目的是转嫁战争负担,故
B
项符合题意;
4
.
(2016·
全国卷
Ⅰ)1943
年
8
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
“
亲日派
”“
长征时代
”“
争取民主
”“
国共合作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等归为
“
谬误名词
”
,禁止刊载。这反映了
国民党
(
)
A
.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材料。
1943
年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民党实行一党专制,为维护其专制独裁统治,除了政治上对中国共产党等党派实行压制外,国民党还推行文化专制政策,进行文化
“
围剿
”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书刊进行严密审查和检扣,将全国文化出版纳入其一党管制之下,题干中
“
亲日派
”“
长征时代
”“
争取民主
”“
国共合作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等名词对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统治不利,因此被禁止刊载,故选
D
项。
5
.
(2017·
全国卷
Ⅱ)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
404
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
27%
;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
1%
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
出
(
)
A
.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
.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
.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解析:由材料信息
“
群众组织
”“404
万人
”“27%”“
村村有党员
”
等,并联系抗日战争前后的史实可知,此时中共的影响力较抗日战争之前有显著提升,
D
项正确;
6
.
(2017·
全国卷
Ⅲ)1949
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
“
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
A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
.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
.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
.反映出
“
另起炉灶
”
外交政策的确立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
渡江战役即将发起
”“
英国军舰擅自闯入
”“
要求英、美、法
……‘
迅速撤离
’”
可知,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是对中国主权的维护和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B
项正确。
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中心从农村转到城市
从农村再到城市
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从城市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
中国共产党
领导革命探索的特点
强化主干知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
.
(2016·
全国卷
Ⅲ)
下图是
1932
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
中
国()
A
.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
.新的营销方式得到
采用
C
.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时代背景解读图文信息。该火柴图案的主题是
“
抗敌
”
,主图是一顶大斗笠,上书
“
十九路军
”
,斗笠左右两旁分别有
“
振我中华
”
和
“
挽回利权
”
字样,这种设计是为纪念抗日的先锋十九路军。前方将士奋勇杀敌殊死抵抗,后方民众全力支持积极声援,体现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D
项符合题意。
民国后期社会经济发展与政策的调整
2
.
(2016·
全国卷
Ⅱ)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
“
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
。这反映了此时期
(
)
A
.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
.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
.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解析:解题关键:一是时间信息
“
抗战胜利后
”
,二是材料信息
“
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
”
。由此材料可知,国民政府战后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其主导地位加强,
D
项符合题意。
民国后期社会经济发展与政策的调整
3
.
(2013·
全国卷
Ⅱ)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
“
减租
”
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
)
A
.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
.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
.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
.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意在考查考生根据材料所述历史现象认识本质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抗日战争时期,尽管湖北的土地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国民政府并不支持湖北省政府的土地改革,这说明国民政府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所以
D
项符合题意。
民国后期社会经济发展与政策的调整
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
开展
“
国民经济建
设运动
”
1935
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以取代过去市场上流通的银元和各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币制改革顺应了统一市场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改革币制
先后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这
四大银行控制全国的主要金融活动
控制金融
政府加强
对关税、盐税、统税的
控制
,增加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
整顿税务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
1
、政策
2
、特点:
民族
工业较快发展;官僚资本发展迅速;
经济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代表作品、观点
时期
过程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
年中共七大
确立
《
新民主主义论
》
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
成熟
提出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初步形成
强化主干知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
.
(2016·
全国卷
Ⅱ)1930
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
“
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
”
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
根据地
(
)
A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
.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
.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
.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1930
年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粮食大丰收,故选
A
项。
从通史角度看
1927
年前后中国近代的变化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
国际地位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革命领导阶级为无产阶级,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走苏联
(
俄
)
式到走中国式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列强共同支配中国到日本独霸中国再到美国控制中国
列强
政治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对社会各领域影响深远;毛泽东思想形成并 发展
思想理论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
思想解放
思想
官僚资本主义日益膨胀,控制中国经济
官僚资本
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人民,发展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这就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新民主主义经济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较快发展,但日本侵华使中国民族工业到后期逐渐萎缩,解放战争时,受美国和官僚资本双重压迫而逐步破产
民族工业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