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 MB
- 2021-05-12 发布
考点 11 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
一、同一溶液中有多种离子时,若任意两种离子间发生反应,即为不能大量共存。常考的不能大量共存的
类型如下:
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阳离子 不能大量共存的阴离子
Ba2+、Ca2+、Pb2+ 2
3CO 、 2
3SO 、 2
4SO 、 2
3SiO 、 3
4PO 、S2−
Fe3+、Cu2+、Fe2+ OH−、S2−、 2
3CO 、 3HCO 、 2
3SiO 、 2AlO
Mg2+、Al3+、Zn2+ OH−、 2
3CO 、 3HCO 、 2
3SiO 、 2AlO
H+ 2
3SiO
2.生成气体及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 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H+ 2
2 3S O 、 2
3CO 、 2
3SO 、 3HCO 、 3HSO 、S2−、HS−
OH− +
4NH (浓溶液并加热)
3.生成难电离物质(水、弱酸、一水合氨等)
H+与 CH3COO−、 2
3CO 、S2−、 2
3SO 等生成弱酸不能大量共存;OH−与 +
4NH (稀溶液)生成弱碱不能大量
共存;H+与 OH−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强氧化性离子 还原性离子
ClO−、 4MnO (H+)、 3NO (H+)、
Fe3+、 2
2 7Cr O 、 2
4FeO
Fe2+(可与 Fe3+共存)、S2−、I−、 2
3SO 、HS−、 3HSO
5.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阳离子 阴离子
Fe3+、Al3+ 2
3CO 、 3HCO 、 2AlO 、S2−
6.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阳离子 离子或分子
Fe3+ SCN−、C6H5O−(苯酚根离子)
I− I2
7.离子共存题中的常见“陷阱”
条件类型 题目中的常见表述 含义
常见的限
制条件
“无色” 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pH=1”或“pH=13” 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
共存”
具有氧化性的离子和还原性的离子不共存
常见的
易错点
“透明” “透明”也可“有色”
“不能共存” 易看成“能共存”
常见的隐
含条件
“与 Al 反应放出 H2”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由水电离出的 c(H+)=
1×10−12 mol·L−1”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通入足量的 NH3” 与 NH3·H2O 反应的离子不能存在
常见题干
要求
(1)“一定大量共存”
(2)“可能大量共存”
(3)“不能大量共存”
审清关键字
二、离子共存的判断方法二、离子共存的判断方法
1.离子间相互结合呈沉淀析出时不能大量共存。
如形成 BaSO4、CaSO4、H2SiO3、MgCO3、Ag2SO4 等。
2.离子间相互结合呈气体逸出时不能大量共存。
如 H+与 S2−、HS−、 2
3CO 、 3HCO 、 2
3SO 、 3HSO ,OH−与 +
4NH 等。
3.离子间相互结合成弱电解质时不能大量共存。
如 H+与 CH3COO−、OH−、ClO−、F−、 2 4H PO 、 2
4HPO 、 3
4PO 。
4.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析出沉淀或逸出气体时不能大量共存。
如 Al3+ 分别与 2AlO 、 2
3CO 、 3HCO 、 2
3SO 、 2
3SiO 、C6H5O−;Al3+与 S2−、HS−等。
5.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能大量共存。
如: 4MnO 、ClO−、Fe3+分别与 I−、S2−、 2
3SO 等。
6.在酸性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 3NO 和 I−、S2−、 2
3SO 、Fe2+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 H+存在的情况下则不能共存。
7.离子间相互结合成络合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
如 Fe3+与 SCN−络合,Ag+、 +
4NH 、OH−生成[Ag(NH3)2]+,Fe3+与 C6H5O− (H+)也络合等。
8.注意题目的前提设置。
颜色:Cu2+、Fe3+、Fe2+、 4MnO 等有颜色;
酸碱性:直接/间接——指示剂的颜色,水电离出 H+或 OH−,与 Al 反应产生 H2 等。
考向一 无限制条件的离子共存的判断
典例 1 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
4NH 、Ba2+、Br-、 2
3CO
B.Cl-、 2
3SO 、Fe2+、H+
C.K+、Na+、 2
4SO 、 4MnO
D.Na+、H+、 3NO 、 3HCO
【答案】C
【解析】A.Ba2+与 2
3CO 能反应生成 BaCO3 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 2
3SO 与 H+能反应生成 SO2 和
H2O, 2
3SO 与 Fe2+能生成沉淀 FeSO3,不能大量共存。C.离子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H+与 3HCO 能
反应生成 CO2 和 H2O,不能大量共存。
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Fe3+、Mg2+、SCN-、Cl-
B.由水电离产生的 c(H+)= 10-13mol/L 的溶液: K+、Na+、CH3COO-、 -
2AlO
C.c(Fe2+)= 1mol/L 的溶液中: H+、 +
4NH 、 -
3NO 、 2-
4SO
D.pH=1 的溶液中: Ba2+、Mg2+、 -
3HCO 、 2-
4SO
【答案】B
【解析】A.Fe3+、SCN-之间能够发生络合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A 错误;
B.由水电离产生的 c(H+)=10-13 mol•L-1 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K+、Na+、CH3COO-、AlO -
2 之间不反应,都
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 B 正确;
C.Fe2+、H+、NO -
3 之间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C 错误;
D.pH=1 的溶液呈酸性,HCO -
3 与氢离子能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
故选 B。
练 后 归 纳
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
1.一色——溶液颜色
离子 Cu2+ Fe3+ Fe2+ MnO-
4
溶液颜色 蓝色 棕黄色 浅绿色 紫红色
2.二性——溶液的酸碱性
(1)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如 CO2—3 、SO2—3 、S2-、CH3COO-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2)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如 NH+
4 、Al3+、Fe3+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3)酸式弱酸根离子(HCO-
3 、HSO-
3 、HS-等)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3.三特殊——三种特殊情况
(1) AlO -
2 与 HCO -
3 不能大量共存: AlO-
2 +HCO-
3 +H2O===Al(OH)3↓+CO2-
3 ;
(2)“NO-
3 +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 S2-、Fe2+、I-、SO2-
3 等还原性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而不能大量共存;
(3) NH +
4 与 CH3COO-、CO2-
3 ,Mg2+与 HCO -
3 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
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4.四反应——四种反应类型
指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
(1)复分解反应:如 Ba2+与 CO2-
3 、SO2—4 ,NH +
4 与 OH-,H+与 CH3COO-等。
(2)氧化还原反应:如 Fe3+与 I-、S2-,NO-
3 (H+)与 Fe2+,MnO-
4 (H+)与 SO2-
3 、Cl-等。
(3)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如 Al3+与 CO2-
3 、HCO-
3 、S2-、HS-、AlO -
2 等。
(4)络合反应:如 Fe3+与 SCN-等。
考向二 有限制条件的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典例 1 在 c(Ca2+)=0.1 mol·L-1 的新制漂白粉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K+、CO2-
3 、NO-
3
B.Na+、K+、SO2-
3 、OH-
C.K+、Na+、NO-
3 、CH3COO-
D.H+、NH+
4 、NO-
3 、SO2-
4
【答案】C
【解析】在 c(Ca2+)=0.1 mol·L-1 的新制漂白粉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Cl-和 ClO-。Ca2+与 CO 2-
3 能够反
应生成 CaCO3 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 项错误;ClO-能够将 SO 2-
3 氧化,不能大量共存,B 项错误;K+、
Na+、NO-
3 、CH3COO-与 Ca2+、Cl-和 ClO-都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C 项正确:Ca2+与 SO 2-
4 能够反应生
成硫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 项错误。
2.下列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无色溶液中:H+、Cl-、S2O 2-
3 、K+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NH +
4 、I-、CO 2-
3
C.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Cu2+、NO -
3 、Cl-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Mg2+、Br-、Cl-
【答案】D
【解析】
A.H+与 S2O 能反应生成硫、二氧化硫和水,不能大量共存,A 错误;
B.Fe3+有颜色、Fe3+与 I-不能大量共存,在无色溶液中也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
C.Cu2+有颜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
D.在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Mg2+、Br-、Cl-不发生反应,能够大量共存,D 正确;
故选 D。
易错警示
易错点 忽视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导致判断离子共存失误
易错点击:(1)易忽视无色溶液和有色离子的不匹配。常见的有色离子有 Fe2+、Fe3+、Cu2+、 4MnO 等,均
不能存在于无色溶液中。
(2)易忽视溶液中隐含的酸碱性。如 pH=1 的溶液隐含着溶液具有强酸性这一条件,不能大量存在 3HCO 、
2
3CO 、 2
3SO 、S2-、 2AlO 等弱酸根离子。由水电离出的 H+浓度为 1×10-12 mol·L-1,则隐含着该溶液具有强
酸性或强碱性这一条件,不能大量存在能与 H+或 OH-反应的离子。与 Al 反应放出 H2,隐含着溶液具有酸
性或碱性这一条件,不能大量存在能与 H+或 OH-反应的离子。
(3)易忽视溶液中氧化性离子与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在 pH=1 的溶液中含有大量 3NO ,由于在酸
性溶液中 3NO 具有强氧化性,则 Fe2+等还原性离子不能存在。
(4)易忽视“水解相互促进”与“大量共存”的关系而作出错误的判断。能水解的阴离子与能水解的阳离子,
即: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的离子,一般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溶液中,如 Al3+和 3HCO (或 2
3CO 、S2-、HS-、
2AlO )、Fe3+和 2AlO (或 3HCO 、 2
3CO )等。
1.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含有大量 Fe3+的溶液中:NH4+、Na+、 Cl 、SCN
B.在强碱溶液中:Na+、K+、 2AlO 、 2
3CO -
C.在 c(H+)= 10-13mo1/L 的溶液中:NH4+、A13+、 2
4SO 、 3NO
D.在 pH=1 的溶液中:K+、Fe2+、 Cl 、 3NO
【答案】B
【解析】
A.Fe3+、SCN-结合生成络离子,不能共存,选项 A 错误;
B.强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选项 B 正确;
C.c(H+)=10-13mol/L 的溶液,显碱性,不能大量存在 NH4+、Al3+、HCO3-,且 Al3+、HCO3-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共存,
选项 C 错误;
D.pH=1 的溶液,显酸性,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B。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31mol/LKHCO 溶液中: + - - 2-
4 3 4NH OH NO SO、 、 、
B.酸性溶液中: + 2+ - -
3K Fe NO Cl、 、 、
C. 31mol / LFeCl 溶液中: + + - -K Na Br SCN、 、 、
D. + -4c H =1 10 mol/L 的溶液中: + 2+ - 2-
4K Cu Cl SO、 、 、
【答案】D
【解析】A. 3HCO 与 OH-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 A 错误;
B.酸性溶液中: 2++ -
3H Fe NO、 、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Fe3+和 NO,故 B 错误;
C.Fe3+会与 SCN-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 C 错误;
D. 4H 10 mol/Lc 的溶液中,K+,Cu2+,Cl-, 2
4SO 四种离子之间不会相互反应,并且与 H+也不会发
生反应,因此能大量共存,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Na+、SO 2-
4 、Cu2+ B.Na+ 、NH +
4 、H+、CO 2-
3
C.K+、Fe2+、 H+、NO -
3 D.Ca2+、Ba2+、SO 2-
4 、Cl-
【答案】A
【解析】
A.溶液中 H+、Na+、SO 2-
4 、Cu2+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 A 正确;
B.溶液中 H+与 CO 2-
3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 B 错误;
C.溶液中 Fe2+、H+、NO -
3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 C 错误;
D.溶液中 SO 2-
4 与 Ca2+、Ba2+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和难溶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
故选 A。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 Na+ SO 2-
4 Ba2+ B.Ca2+ Na+ H+ CO 2-
3
C.K+ Fe3+ H+ NO -
3 D.Ag+ Mg2+ SO 2-
4 Cl-
【答案】C
【解析】
A.SO 2-
4 、Ba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A 不能大量共存;
B.H+、CO 2-
3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 不能大量共存;
C.K+、Fe3+、H+、NO -
3 不反应,C 能大量共存;
D.Ag+与 SO 2-
4 或 Cl-反应生成硫酸银或氯化银沉淀,D 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为 C。
5.下列各组离子在澄清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室温下 + -13
wK /c H =10 溶液中:Fe2+、SO 2-
3 、Cl-
B.I-、H+、 Na+、 K+
C.Na+、Ba2+、SO 2-
4 、Cl-
D.0.2 mol/L 的 NaNO3 溶液:H+、Fe2+、SO 2-
4 、Cl-
【答案】B
【解析】
A.室温下 wK
c H ( )=10-13 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H+, SO 2-
3 与 H+可生成二氧化硫气体,A 不能大量共存;
B.I-、H+、Na+、K+不反应,B 能大量共存;
C.Ba2+、SO 2-
4 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C 不能大量共存;
D.0.2 mol/L 的 NaNO3 溶液含有硝酸根离子,H+、Fe2+、 3NO 能反应生成 NO、铁离子和水,D 不能大量
共存;
答案为 B。
6.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而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Mg 、 Na 、 2
4SO 、 Cl B. K 、 2
3CO 、 Cl 、 3NO
C. Na 、 K 、 3NO 、 2
3SO D. 4NH 、 Na 、 2
4SO 、 3NO
【答案】C
【解析】
A.碱性溶液中,OH-与 Mg2+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 A 错误;
B.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加入酸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 B 错误;
C.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且加入酸时 H+、NO3-、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 C 正
确;
D.碱性溶液中,OH-与 NH4+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不能共存,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C。
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 Cl-、CO 2-
3 、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 3 种阴离子依次
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①滴加 Mg(NO3)2 溶液;②过滤;③滴加 AgNO3 溶液;④滴加 Ba(NO3)2 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③②①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由于碳酸根离子能与 AgNO3 溶液、Mg(NO3)2 溶液反应,分别生成 Ag2CO3 沉淀、MgCO3 沉淀,故要先检验
碳酸根离子,再检验氢氧根离子、氯离子,由于氢氧根离子与银离子结合成的 AgOH 极不稳定,故要先检
验氢氧根离子。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可先滴加 Ba(NO3)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过滤,
向滤液中再滴加 Mg(NO3)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氢氧根离子;过滤,再向滤液中再滴加 AgNO3 溶
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综上所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②③。
8.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 M 离子可能为 ( )
所含离子 NO3
- SO42- H+ M
浓度/(mol∙L-1) 2 1 2 1
【答案】D
【解析】该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为 2×1+1×2=4,而 H+所带的正电荷数为 2×1=2,所以 M 应为阳离
子,且带两个正电荷。因为 Ba2+与 SO42-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所以 M 离子应为 Mg2+。故选 D。
9.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通入足量 SO2 后,所含离子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4NH 、Al3+ 、 2
4SO 、 2AlO B.Na+ 、 2
3SO 、Cl-、K+
C.Na+ 、 4NH 、 2
4SO 、Cl- D.K+ 、I-、Cl- 、 3NO
【答案】C
【解析】
A.Al3+、 2AlO 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 A 错误;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通入足量 SO2 后与 2
3SO 反应生成 3HSO ,故 B 错误;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通入足量 SO2 后仍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 C 正确;
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通入足量 SO2 后与 3N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酸性溶液中 I-、 3N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
故选:C。
1.(2020·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10.1mol L 氨水溶液:Na+、K+、OH-、NO -
3
B. 10.1mol L 盐酸溶液:Na+、K+、SO 2-
4 、SiO 2-
3
C. 10.1mol L KMnO4 溶液:NH +
4 、Na+、NO -
3 、I-
D. 10.1mol L AgNO3 溶液:NH +
4 、Mg2+、Cl-、SO 2-
4
【答案】A
【解析】在 0.1mol/L 氨水中,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A 选;在 0.1mol/L 盐酸中含有大量氢离子,四种离
子中硅酸根可以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故不能共存,B 不选;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
化成碘单质,故不能共存,C 不选;在 0.1mol/L 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可以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反应生
成氯化银、硫酸银沉淀,不能共存,D 不选;故选 A。
2.[2019江苏]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NaOH溶液:Na+、K+、 2
3CO 、 2AlO
B.0.1 mol·L−1FeCl2溶液:K+、Mg2+、 2
4SO 、 4MnO
C.0.1 mol·L−1K2CO3溶液:Na+、Ba2+、Cl−、OH−
D.0.1 mol·L−1H2SO4溶液:K+、 4NH 、 3NO 、 3HSO
【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的是离子共存问题,应从选项的条件获取信息,再从中判断在此条件的环境中
是否有离子会互相反应,能大量共存就是没有可以互相发生反应的离子存在。
【详解】A.是一个碱性环境,离子相互间不反应,且与 OH-不反应,能大量共存;
B.MnO4-具有强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两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C.Ba2+可以与 CO3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
D.酸性条件下 H+与 HSO3-不能大量共存,同时酸性条件下 NO3-表现强氧化性会将 HSO3-氧化而不能大
量共存;故选 A。
3.[2018 江苏卷]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 1 mol·L−1KI 溶液:Na+、K+、ClO− 、OH−
B. 0. 1 mol·L−1Fe2(SO4)3 溶液:Cu2+、NH4+ 、NO3−、SO42−
C. 0. 1 mol·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D. 0. 1 mol·L−1NaOH 溶液:Mg2+、Na+、SO42−、HCO3−
【答案】B
【解析】A 项,I-具有强还原性,ClO-具有强氧化性,I-与 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与 ClO-不能大量共
存;B 项,在 Fe2(SO4)3溶液中离子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 项,CH3COO-能与H+反应生成 CH3COOH,
在 HCl 溶液中 CH3COO-不能大量存在;D 项,Mg2+、HCO3-都能与 OH-反应,Mg2+、HCO3-与 OH-不能
大量共存;答案选 B。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掌握离子的性质和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离子间不能大量
共存的原因有: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淀或气体,如题中 C、D 项;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如题中 A 项;③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如 Al3+与 HCO3-等;④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 Fe3+
与 SCN-等;⑤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
4.[2017 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Cl–
B.
–
H
OH
c
c
=1×10 −12 的溶液中:K+、Na +、 2
3CO 、 3NO
C.c(Fe2+) =1 mol·L−1 的溶液中:K+、 +
4NH 、 4MnO 、 2
4SO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 +
4NH 、 2
4SO 、 3HCO
【答案】B
【解析】A.Fe3+和 SCN−会发生反应生成血红色的配合物,A 错误;B.根据 KW 可以求出 c(OH−)=0.1mol/L,
溶液显碱性,这 4 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B 正确;C.Fe2+还原性较强, 4MnO 氧化性较强,两者因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D.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 3HCO 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
量共存,D 错误。
5.[2016·四川]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H+、Cl−、 4MnO
B.pH=2 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Na+、 4NH 、 2
3SiO
C.Fe2+与 H2O2 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D.稀硫酸和 Ba(OH)2 溶液反应:H++ 2
4SO +Ba2++OH−===BaSO4↓+H2O
【答案】C
【解析】A、水溶液中 4MnO 呈紫色,H+、 4MnO 和 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
硅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满足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和电荷守
恒,正确;D、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2H++ 2
4SO +Ba2++2OH−===BaSO4↓+2H2O,错误。
6.[2016·江苏]制备(NH4)2Fe(SO4)2·6H2O 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1)进行处理。室温下,分别
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
A.通入过量 Cl2:Fe2+、H+、 4NH 、Cl−、 2
4SO
B.加入少量 NaClO 溶液: 4NH 、Fe2+、H+、 2
4SO 、ClO−
C.加入过量 NaOH 溶液:Na+、Fe2+、 4NH 、 2
4SO 、OH−
D.加入过量 NaClO 和 NaOH 的混合溶液:Na+、 2
4SO 、Cl−、ClO−、OH−
【答案】D
【解析】A、Cl2 具有强氧化性,能将 Fe2+氧化为 Fe3+,因此 Fe2+不存在,A 错误;B、ClO−具有强氧化
性,能将 Fe2+氧化为 Fe3+,Fe2+不存在,另外氢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也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C、Fe2+
与 OH−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 4NH 与 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C 错误;D、组内离子可以在溶液中
存在,D 正确。答案选 D。
相关文档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无机非2021-05-12 16:05:3914页
- 2019届高考化学一、二轮衔接专题整2021-05-12 16:02:139页
-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选考化2021-05-12 15:49:3815页
-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第2讲原2021-05-12 15:41:2759页
- 2019高考化学人教一轮编练习题5含2021-05-12 15:33:105页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真题精选训练五年2021-05-12 15:32:3814页
- 2021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规范演2021-05-12 15:30:1813页
- 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编 专题二十三 2021-05-12 15:23:127页
- 2014年版高考化学二轮模拟试题目092021-05-12 15:17:3510页
- 备战2021 高考化学 考点10 离子反2021-05-12 15:17:3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