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9 MB
- 2021-05-12 发布
第一单元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名 师 导 学
1. 背景解读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湖
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在清华大
学读书期间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
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1922年赴美国留学,先是专
攻美术,后来研究文学。192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
《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的
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在这以后闻一多便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他在云南昆明西南联
合大学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
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
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到
爱国民主运动中。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
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臧克家1930年至1934年在
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经常出
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他在1980年2月写的
这篇散文,虽只记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的片段,但
仍可从中看到这位诗人、学者、战士的形象。
2. 内容梳理
文章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7):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做”
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
“说”了就“做”的特点。
名 师 导 练
【阅读】
整体感知:
1.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与
“做”?把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
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论述闻一
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把这两个方面综合起
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
卓越的学者,英勇的革命战士。
2. 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说说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
的话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点题,不仅起到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的作用,
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进行对比,
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出闻一多先生可贵的品质。
3. 作者选取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研究学问的三
件事,他的选材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唐诗杂论》的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
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
定“说”的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
两件事略写。
4.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描写手法?说说这
些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描写,肖像描写,例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
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
一定说”、炯炯目光、头发凌乱、昂首挺胸、长须
飘飘等。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
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
衙” 。这些描写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
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
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相关文档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 2021-05-12 15:55:409页
- 贵州省毕节市梁才学校2019-2020学2021-05-12 15:55:0920页
-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2020语文统编四(下2021-05-12 15:54:304页
-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2021-05-12 15:53:462页
- 林家村镇2017-2018年一年级语文122021-05-12 15:53:434页
-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实验高2021-05-12 15:53:1815页
-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2021-05-12 15:52:3521页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期末测试卷(二2021-05-12 15:52:3512页
-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2021-05-12 15:52:0911页
-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2021-05-12 15:52:0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