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8.50 KB
- 2021-05-12 发布
课时作业 11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 DNA 片段
1.下列关于 PCR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PCR 是一种酶促反应 ②引物决定了扩增的特异性
③扩增 DNA 利用了热变性的原理 ④扩增的对象是氨基酸序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2.用 15N 标记的一个 DNA 分子放在含 14N 培养基中复制三次,
含 15N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比例和全部 DNA 单链的比例依
次是( )
A.1/4,1/6 B.1/4,1/8
C.1/2,1/8 D.1/2,1/4
解析:DNA 是半保留复制,复制一次形成两分子 DNA,每分子
DNA 都含有一条 15N 和 14N 单链;复制两次,形成四个分子,含 15N
的只有两分子 DNA;复制三次形成的八个 DNA 分子中含 15N 的仍是
两分子。这时 DNA 单链有十六条,含 15N 的只有亲代的两条。
答案:B
3.在 PCR 扩增实验中,引物是很重要的。下列属于引物特点的
是( )
①引物长度一般是 80~100 个碱基对(bp)为宜
②引物的(G+C)/(A+T)含量一般为 40%~60%
③引物 3′端不能有 3 个以上连续相同的碱基
④引物自身不能含有互补序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引物长度一般以 20~30 碱基对(bp)为宜,包括引物Ⅰ和引
物Ⅱ两种。引物太短或太长,都可能降低产物的特异性。引物的 G+
C 含量一般为 40%~60%。碱基的分布是随机的。应尽量避免数个嘌
呤或嘧啶连续排列,尤其是引物 3′端不能有 3 个以上连续相同的碱基。
引物自身不能含有互补序列,否则会形成发夹二级结构。两个引物在
3′端也不能出现同源性,避免形成引物二聚体。
答案:B
4.PCR 的循环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每次循环可以分为三步,
其顺序是( )
A.变性、延伸、复性 B.变性、复性、延伸
C.复性、变性、延伸 D.延伸、变性、复性
解析:PCR 循环的具体过程是:一、变性:当温度上升到 90 ℃
以上时,双链 DNA 解聚为单链;二、复性:温度缓慢下降到 50 ℃左
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 DNA 结合;三、延伸:
温度上升到 72 ℃左右,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T、G、C)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 DNA 链。因
此,选 B。
答案:B
5.标准的 PCR 过程一般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大步,这三大
步需要的温度依次是( )
A.92 ℃、52 ℃、72 ℃ B.72 ℃、50 ℃、92 ℃
C.50 ℃、92 ℃、72 ℃ D.80 ℃、50 ℃、72 ℃
解析:当温度上升到 90 ℃(90 ℃~96 ℃)以上时,双链 DNA 解聚
为单链,称之为变性;当温度缓慢下降到 50 ℃(40 ℃~60 ℃)左右时,
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 DNA 结合,称为复性;当温
度上升到 72 ℃左右(70 ℃~75 ℃)时,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T、
G、C)在 Taq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
DNA 链,称为延伸。
答案:A
6.下图是哪次循环的产物( )
A.第一次循环 B.第二次循环
C.第三次循环 D.第四次循环
解析:在 PCR 反应中,以引物为起点,第一次循环时,以加入
的 DNA 为模板,两条 DNA 链可分别由引物Ⅰ和引物Ⅱ与其结合并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所以形成的每个子 DNA 中只有一种引物;
从第二次循环开始,上次产生的 DNA 分子又可作为模板参与反应,
所以会形成 DNA 分子两端均含引物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因此题干中所出现的情况是第一次循环的产物。
答案:A
7.下列操作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PCR 实验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以及蒸馏水等
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
B.PCR 所用的缓冲液和酶应分装成小份,并在-20 ℃储存
C.PCR 所用的缓冲液和酶从冰箱拿出之后,迅速融化
D.在微量离心管中添加反应成分时,每吸取一种试剂后,移液
器上的枪头都必须更换
解析:为了防止外源 DNA 等因素的污染,PCR 实验中使用的微
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以及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
所用的缓冲液及酶应分装成小份保存,并使用一次性枪头。在冰箱中
放置的缓冲液和酶从冰箱中取出后应放在冰块上缓慢融化,不能迅速
融化。
答案:C
8.关于 PCR 技术的应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古生物学、刑侦破案、DNA 序列测定
B.诊断遗传疾病、基因克隆、古生物学
C.DNA 序列测定、基因克隆、刑侦破案
D.诊断遗传疾病、合成核苷酸、DNA 序列测定
解析:PCR 技术能以极少量的 DNA 为模板,在几小时内复制出
上百万份的 DNA 拷贝。这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 DNA 含量
太低而难以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的问题,被广泛应用于遗传疾病的诊
断、刑侦破案、古生物学、基因克隆和 DNA 序列测定等各方面,而
不能用于合成核苷酸。
答案:D
9.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
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采用 PCR 技术可
验证..干扰素基因是否已经导入家蚕细胞。该 PCR 反应体系的主要成
分应包含:扩增缓冲液(含 Mg2+)、水、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模板 DNA、
__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PCR 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包括:扩增缓冲液(含 Mg2+)、水,
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模板 DNA 、TaqDNA 聚合酶、两种引物。
答案:对干扰素基因特异的 DNA 引物对 TaqDNA 聚合酶
10.(2017 年高考·江苏卷)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存在的金
属结合蛋白,某研究小组计划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目
的基因,构建转基因工程菌,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净化处理。PCR 扩增
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高表达 MT 蛋白的生物组织中提取 mRNA,通过________
获得________用于 PCR 扩增。
(2)设计一对与 MT 基因两端序列互补配对的引物(引物 1 和引物
2),为方便构建重组质粒,在引物中需要增加适当的________位点。
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________,而造成引物自连。
(3)图中步骤 1 代表________,步骤 2 代表退火,步骤 3 代表延伸,
这三个步骤组成一轮循环。
(4)PCR 扩增时,退火温度的设定是成败的关键。退火温度过高会
破坏________的碱基配对。退火温度的设定与引物长度、碱基组成有
关,长度相同但________的引物需要设定更高的退火温度。
(5)如果 PCR 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则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
有________(填序号:①升高退火温度 ②降低退火温度 ③重新设计
引物)。
解析:(1)PCR技术可在体外对DNA进行扩增,模板可以是 mRNA
经过逆转录获得的 cDNA。(2)设计一对与 MT 基因两端序列互补配对
的引物(引物 1 和引物 2)时,需在引物中增加适当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的识别序列,便于目的基因与质粒的连接。为了避免引物自连,设计
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碱基互补配对。(3)根据 PCR 的过程可
知,图中步骤 1 为变性,步骤 2 为退火(复性),步骤 3 为延伸,这三
个步骤构成一个循环。(4)退火温度的设定与引物长度、碱基组成有关,
过高的退火温度会破坏引物与模板的碱基配对。因 G、C 之间的氢键
数多于 A、T 之间的氢键数,故 GC 含量高的引物需要设定更高的退
火温度。(5)如果 PCR 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可能的原因是退火
温度过高使扩增效率降低,也可能是未按照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
列来设计引物,因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降低退火温度、重新设计引物
等。
答案:(1)逆转录 cDNA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碱基互补配对 (3)变性 (4)引物与模板
GC 含量高 (5)②③
11.(2019 年宝鸡质检)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
增 DNA 片段的技术,它能以极少量的 DNA 为模板,在几小时内复制
出上百万份相同的 DNA 片段。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 PCR 技
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问题。
(1)PCR 的原理是:在 80~100 ℃的温度范围内,DNA 的双螺旋
结构将解体,双链分开,这个过程称为变性。当温度缓慢降低后,两
条彼此分离的 DNA 链又会重新结合成双链,称为________。PCR 利
用了 DNA 的________原理,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控制双链的解聚与
结合。
(2)为了解决高温导致 DNA 聚合酶失活的问题,促成 PCR 技术的
自动化,20 世纪 80 年代,科学家从水生耐热细菌 Taq 中分离得到耐
高温的________。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
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用于筛选目的菌
株的培养基称为________。
(3)PCR 反应的条件:稳定的缓冲液环境、________、分别与两条
模板链结合的两种________、四种________、耐热的 DNA 聚合酶、
能严格控制温度变化的温控设备。
(4)PCR 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三步。从第二轮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
作为________参与反应。DNA 聚合酶只能特异性地复制处于两个引物
之间的 DNA 序列,使这段固定长度的序列呈指数扩增,如果在 PCR
反应中只有一个 DNA 片段,在 6 次循环后,反应体系中共有________
个这样的 DNA 分子。
(5) 简 述 目 前 PCR 技 术 的 具 体 应 用 ( 至 少 答 两 点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复性 热变性 温度
(2)TaqDNA 聚合酶(或耐热性 DNA 聚合酶) 选择培养基
(3)DNA 模板 引物 脱氧核苷酸
(4)变性 复性 延伸 模板 64
(5)遗传疾病的诊断、刑侦破案、古生物学、基因克隆和 DNA 序
列测定等方面(答对两点即可)
12.PCR 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 DNA 含量太低而难以对
样品进行研究的问题,而被广泛应用,此过程需要一种 TaqDNA 聚合
酶。
请回答有关问题:
(1)体内 DNA 复制过程中用解旋酶打开双链 DNA,而 PCR 技术
中应用________。
(2)TaqDNA 聚合酶是从水生耐热细菌 Taq 中分离的。
①为什么 Taq 细菌能从热泉中被筛选出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②TaqDNA 聚合酶的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③TaqDNA 聚合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可用________法和
________法进行分离。
(3)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对于细菌分离,而 DNA 分子的分离和提取操作要复杂的多。
①在 DNA 提取中两次用到蒸馏水,其目的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②实验中能否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与体内 DNA 复制相比较,PCR 反应要在________中才能进行,
并且要严格控制________条件。
(6)PCR 中 加 入 的 引 物 有 ________ 种 , 加 入 引 物 的 作 用 是
________。
答案:(1)高温使 DNA 分子热变性
(2)①热泉 70 ℃~80 ℃的高温条件淘汰了绝大多数微生物
②催化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③凝胶色谱 电泳
(3)将细菌在培养基中培养,其中惟一的氮源是尿素
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
(4)①使血细胞破裂,释放出 DNA 分子 稀释 NaCl 溶液,使 DNA
分子析出
②不能,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 DNA 分子
(5)一定的缓冲溶液 温度
(6)2 作为 DNA 复制的起点
13.请回答下面的有关问题:
(1)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 DNA 复制类似
(如上图所示)。图中引物为单链 DNA 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①从理论上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 A 的 DNA 片段所
占的比例为________。
②在第________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
DNA 片段。
(2)设计引物是 PCR 技术关键步骤之一。某同学设计的两组引
物(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都不合理(如下图),请分别说明理由。
①第 1 组:________;②第 2 组:________。
(3)PCR 反应体系中含有热稳定 DNA 聚合酶,下图的表达式不
能正确反映 DNA 聚合酶的功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识图、绘图和推理判断能力。(1)①根据
PCR 过程特点绘制 PCR 过程示意图如下,由图可知,由原来的每条
母链为模板合成的两个新 DNA 分子中,只含有引物 A 或引物 B,而
以新合成的子链为模板合成新 DNA 分子时,两种引物都含有,故第
四轮循环共产生 16 个 DNA 分子,其中含有引物 A 的分子是 15 个,
占 15/16。②由图示可知,第一、二轮循环合成的子链长度均不同,
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前两轮循环产生的四个 DNA 分子的两条
链均不等长,第三轮循环产生的 DNA 分子存在等长的两条核苷酸链,
如下图。
(2)在第 1 组引物中,引物Ⅰ的部分碱基序列是 CAGGCT,引物
Ⅱ的部分碱基序列是 AGCCTG,若利用这两个引物进行 DNA 扩增,
会因其中的部分碱基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使引物失效;在第 2 组引物
中,引物Ⅰ′的部分碱基序列是 AACTG 和 CAGTT,该引物一旦发生
自身折叠,也将会出现部分碱基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使引物失效。
(3)图中直接将两个脱氧核苷酸合成 DNA 单链,这不是 DNA 聚合
酶的功能。DNA 聚合酶只能在 DNA 模板存在的条件下,将单个脱氧
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双键 DNA 片段的引物链上。
答案:(1)①15/16 ②三
(2)①引物Ⅰ和引物Ⅱ局部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②引物Ⅰ′自身折叠后会出现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3)DNA 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双链 DNA 片段
的引物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