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50 KB
- 2021-05-12 发布
云南省永善县二中2019-2020学年10月份考试
高一 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
B.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
C.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D.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的速度
2.雾霾天气容易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于是,司机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B. 在t=5 s时追尾
C. 在t=3 s时追尾
D. 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
3.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 )
A. 时间、位移、速度 B. 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
C. 路程、时间、速率 D. 速度、速率、加速度
4.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
A. 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 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C. 加速度为零,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 速度和加速度方向都向下
5.如图所示,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C,已知AB=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2
B. 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4
C. 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
D. 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1
6.某飞机着陆时的速度是60 m/s,随后减速滑行,如果飞机的平均加速度大小是2 m/s2.为了使飞机能够安全地停下来,则滑道的长度至少为( )
A. 900 m B. 90 m C. 1 800 m D. 180 m
7.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5 s内物体的( )
A. 路程为25 m B. 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方向向上
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 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下
8.一颗子弹以大小为v的速度射进一墙壁但未穿出,射入深度为x,如果子弹在墙内穿行时为匀变速运动,则子弹在墙内运动的时间为( )
A. B. C. D.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的变化量越大,速度的变化率一定越大
B. 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C. 速度为正,加速度可能为负
D. 速度大,速度变化量一定大
10.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如图为它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则( )
A. 两物体同时运动,从同一地点出发
B.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x0(m)处
C. 乙在途中停留了一段时间,甲是一直在运动
D. 从计时开始,经过t1时间两物体速度相等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
11.(多选)如图所示,表示做直线运动的某一物体在0~5 s内的运动图象,由于画图人粗心未标明是v-t图还是x-t图,但已知第1 s内的速度小于第3 s内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一定是v-t图
B. 该图一定是x-t图
C.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D. 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
12.(多选)如图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 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C. 在10 s~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D. 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30 s时相遇
13.(多选)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0~t和t~3t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1∶2
B. 位移的大小之比为1∶2
C. 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为1∶1
D. 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之比为1∶2
14.(多选)如图所示,是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相同且最大
B.OA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5 m
C. 质点从D时刻开始返回
D. 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
15.小华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1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
Hz,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纸带上所示.
(1)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除了有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细绳、导线、低压交流电源、小木块、长木板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A.刻度尺 B.铁架台 C.停表 D.天平
(2)图中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s.
(3)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1、2、3、4、6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5= 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并填入表中.
(4)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在图2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
(5)根据v﹣t图象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6.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试完成下面问题.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_.
A.时间间隔 B.加速度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2)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某同学已将1、2、3、5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并填入表中.求出4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4)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四、计算题
17.某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的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下来.若物体在最初5 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5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1∶5,求此物体一共运动了多长时间.
18.如图所示,直杆长L1=0.5 m,圆筒高L2=2.5 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1 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试求:(取g=10 m/s2,≈2.236)
(1)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的瞬时速度v1.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
19.足球以10 m/s的水平速度正对着墙壁撞击后,以9.0 m/s的速度被反向弹回,球与墙壁的接触时间是0.10 s,则:
(1)在与墙壁接触的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加速度是多大?方向如何?
(2)若足球被反弹后做加速度大小为1.5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反弹后8 s时球离墙壁的距离.
20.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
(1)质点在0~12 s内是怎样运动的?
(2)在0~4 s内、8~10 s内、10~12 s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答案
1.C 2.C 3.B. 4.B 5.D 6.A 7.B 8.B 9.C 10.C
11.AD 12.BC 13.BC 14.ACD
15.(1)A(2)0.1s(3)0.530(4)如图所示
(5)0.417
【解析】(1)因为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所以不需要秒表,该实验不需要测量小木块和小车的质量,不需要天平,在处理纸带时,需要刻度尺测量点迹间的距离.故选A.
(2)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知每隔0.02 s打一个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第5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5==0.530 m/s.
(3)利用描点法可画出速度﹣时间图象:
(4)根据v﹣t图象求出图线的斜率k,
所以小车加速度a==0.417 m/s2.
16.(1)A (2)0.314 (3)见解析图
(4)0.495
【解析】(1)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和加速度都是计算出来的.由纸带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时间间隔,选A.
(2)4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
v4=m/s≈0.314 m/s.
(3)描点作图
(4)根据图象得:
a==m/s2=0.495 m/s2.
17. 8 s
【解析】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总的运动时间为t,用逆向思维考虑,将物体看成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
最后5 s内的位移
x2==①
最初5 s内的位移
x1=at2-a(t-5)2=5at-a②
又x1∶x2=11∶5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t=8 s.
18. (1)4.472 m/s (2)0.45 s
【解析】 (1)直杆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知识得v=2gH
解得v1==2m/s≈4.472 m/s.
(2)设直杆下端到达圆筒上方的时间为t1,则H=gt,设直杆上端离开圆筒下方时间为t2,则L1+H+L2=gt,由题意得t=t2-t1,三式联立解得t≈0.45 s.
19.(1)190,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27 m
【解析】(1)设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初速度1=10 m/s,末速度2=-9 m/s,时间.由加速度公式,有加速度方向与原速度方向相反.故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为190 m/s2,方向与原速度相反.
(2)足球从反弹到停止所用时间为:s
反弹后8 s时球离墙壁的距离为:6 m=27 m.
20. (1)质点在0~4 s内速度在逐渐增大;
4~8 s内质点的速度保持10 m/s不变;
8~10 s内质点的速度逐渐减小,
10 s时质点的速度为0;
10~12 s内质点的速度反方向增大.
(2)2.5 m/s2 -5 m/s2 -5m/s2
【解析】 (1)质点在0~4 s内速度在逐渐增大;
4~8 s内质点的速度保持10 m/s不变;
8~10 s内质点的速度逐渐减小,
10 s时质点的速度为0;
10~12 s内质点的速度反方向增大.
(2)由a=得:
0~4 s内质点的加速度a1=m/s2=2.5 m/s2
8~10 s内质点的加速度a2=m/s2=-5 m/s2
10~12 s内质点的加速度a3=m/s2=-5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