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17 KB
- 2021-05-12 发布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三首古诗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的侧重点,站在不同的
角度描写不同的事物。而古诗教学更重要的是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并懂得
一定的人生哲理。
1.教学效果(思效)。
古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不好把握的,很多古诗学生早已是背得朗朗上口,但是对于其
中的寓意学生又是极难掌握的,把握不好便会将课上得枯燥乏味,所以我试着用创设情境
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如何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这也是古诗教学的重难点。
古诗中有些语句不好理解,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
含义。我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
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懂得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还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也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道理。
2.教学收获(思得)。
(1)古诗词学习以“读”为本。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能够做到放手让学生主动参
与学习活动,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在理解重点
词句的基础上,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
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
激发阅读兴趣。写字环节中若是能够到学生身边单独指导的话会更好。
(2)抓住关键词语加深古诗的理解。比如启发学生抓住“铺”“瑟瑟”等关键词,以
及“珍珠”“弓”形象的比喻,“涧、瑟”的字形和字义的理解;比如“可怜”一词的理
解;比如“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的巧妙之处,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
保留了古诗的整体美,放手给学生自读感悟的个性空间。
(3)尊重学生的诵读意愿。课上我给足学生时间,放开手脚尽是让学生独立练读,而
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达到熟读成诵,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
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3.不足之处(思失)。
古诗教学说起来简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很多的问题
可能并没有符合年级学生的领悟水平。最大的不足就是课堂局限于三首古诗的学习,没有
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古诗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首诗,而应该联系相关资料,拓展
大量相关古诗词,横向纵向联系起来体会“处处皆学问”的道理。
4.改进措施(思改)。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后再学习古诗,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
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
相关文档
- 2020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2021-05-12 13:59:11250页
-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蹭的2021-05-12 13:58:404页
- (山西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2021-05-12 13:57:3929页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反思 《蝴蝶2021-05-12 13:57:115页
-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知识要点2021-05-12 13:56:58147页
- 2019-2020学年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2021-05-12 13:56:1816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7、 开国大2021-05-12 13:56:0910页
-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2021-05-12 13:56:0018页
- 新课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2021-05-12 13:55:5815页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试卷2021-05-12 13:55:57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