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1 MB
- 2021-05-12 发布
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考情导航
基础自评
考点导析
素能专攻
考点演练
考情导航
探寻命题规律 导航全程复习
高考命题剖析
考纲考点
考题考情
命题规律
1.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017
·
全国
Ⅱ
卷
,10
2016
·
全国
Ⅱ
卷
,9
~
11
多结合河床剖面图、河流地貌景观图等考查河流地貌的类型及成因。
2.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014
·
浙江卷
,8
2013
·
天津卷
,3
多结合聚落分布图
,
考查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课时任务通关
知识任务
1.
知河流地貌类型及成因。
2.
知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能力任务
1.
能根据河床剖面图、河流地貌景观图或河流特征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
2.
能根据区域特征分析聚落的分布位置、规模变化等。
基础自评
立足课前自评 提升基础复习
知识札记
预习自测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
明
】
河流地貌的两种类型
(1)
侵蚀地貌
: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
,
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
,
形成侵蚀地貌。
(2)
沉积地貌
: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
,
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
,
会沉积下来
,
形成沉积地貌。
1.
下图为三幅“河谷演变过程”图
,
写出不同阶段河谷特征。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
初期
:
为图
,
河谷
,
呈“
”
型。
(2)
中期
,
为图
,
河谷
,
河流弯曲。
(3)
成熟期
,
为图
,
河谷展宽
,
呈宽而浅的
型。
河谷发展阶段
侵蚀类型
地貌
初期
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深而窄
,
谷壁陡峭
,
横剖面呈
“
V
”
型
中期
向下侵蚀作用减弱
,
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连续河湾
,
凹岸侵 蚀、凸岸堆积
,
河谷拓宽
成熟期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河谷展宽
,
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
乙
深而窄
V
甲
拓宽
丙
槽
【
记
】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
知
】
河流堆积地貌
(1)
山前
:
洪积
—
冲积
平原。
(2)
河流中下游
:
河漫滩平原。
(3)
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
三角洲。
【
辨
】
若河道平直
,
河水对两岸的侵蚀作用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
;
若河道弯曲
,
河水对两岸的侵蚀作用主要考虑凹岸侵蚀
,
凸岸堆积。
2.
读
“
河流平面图
”
,
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
2
中能正确反映图
1
中
A
河段河谷剖面的是
,
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
和
。
(2)
图
1
中
,
河岸
D
、
E
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
岸
,
原因是
.
。
溯源侵蚀
乙
下蚀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
,
河流侧蚀作用强烈
,
往往在
D
凹岸侵蚀
,
在凸岸堆积
知识札记
预习自测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记
】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
举例说明平原地区是否一定是聚落密集区。
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①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②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④古代河流凸岸具有军事防御功能
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耕地破碎地区
:
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
耕地连片地区
:
乡村规模大
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平原低地
:
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
②山区河谷中
:
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
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答案
:
不一定。因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还受气候、水源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
比如亚马孙平原地区
,
气候闷热潮湿
,
居住条件差
,
人烟稀少
,
聚落极少。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辨
】
平原地区的聚落密度不一定大
,
如湿热、严寒、干旱的平原地区
,
聚落密度较小。
4.
读某半岛区域示意图
,
回答问题
:
图中
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
,
试说明理由。
乙
答案
:
地形平坦宽广
,
交通便利
,
风景好。
考点导析
建模思维流程 引导能力运用
考点一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真题剖析
(2017
·
全国
Ⅱ
卷
,10)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
,
因坡度骤减
,
水流搬运能力降低
,
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
,
除甲地洪积扇外
,
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
,
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回答下题
:
与其他洪积扇相比
,
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
①
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金牌导思◇
如何考
考查角度
核心素养落实
结合区域背景
,
考查河流堆积地貌。
综合思维
:
利用图文信息
,
综合分析洪积扇地貌的特征。
如何思
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图
——
洪积扇堆积物特征及成因
思考
:
洪积扇砾石少的原因可能是岩体破碎小
,
河流搬运能力小等。
迁移
:
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落差、流速呈正相关
,
此外
,
还与流域的地质条件有关。
感悟
:
甲地洪积扇与其他洪积扇相比
,
甲地面临的山地为低山
——
流域内地势起伏小
——
河流的流速缓慢
——
搬运能力较低
,
河流长
,
沿途砾石堆积
——
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
出结论
B
考点探究
1.理解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1)
河流流经弯道时
,
水流做曲线运动
,
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
表层水流趋向凹岸
,
冲刷凹岸
,
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
,
因此
,
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
,
形成弯道环流
,
在弯道环流作用下
,
凹岸发生侵蚀
,
凸岸发生堆积
,
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如下图
:
(2)
结合“凹凸”二字理解凹岸和凸岸
下图把文字的形状和河岸形态联系起来
,
便于记忆
,
也不易混淆。
2.
河流堆积地貌
类型
分布
形成机制
地貌特点
图示
洪积
—
冲积
平原
山前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突然趋于平 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降低→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
—
冲积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
,
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
,
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河漫
滩平原
河流
中下
游
凹岸侵蚀
,
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
,
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
洲平原
河口
地区
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
,
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相连形成三角洲平原
多呈三角形
,
地势平坦
,
河网稠密
,
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考点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真题剖析
(2014
·
浙江卷
,8)
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
38.5°
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
,
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
读图
,
回答下题
:
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
,
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金牌导思◇
如何考
考查角度
核心素养落实
通过地质剖面图
,
考查影响皇家陵墓选址的因素。
地理实践力
:
利用图文信息
,
结合聚落选址要求
,
正确选择地理位置。
如何思
地质剖面图
——
皇家陵墓选址
思考
:
皇家陵墓选址的条件是“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
,
分析土层和地下水位与海拔的关系
,
在图中找出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点即可。
迁移
:
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形、水源、土壤等。一般来说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
水源充足的地方适合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感悟
:
题干“皇家陵墓选址的条件是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
——
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
—①④
两地地势高
,
地下水埋藏深
,
但由于坡度大
,
土层薄
—③
地地势低
,
地下水位浅
—②
地地势较高
,
地下水埋藏深
,
有大量洪积物堆积
,
土层厚
,
符合条件。
出结论
B
考点探究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地形
高原
山区
平原
分布
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
洪
(
冲
)
积扇、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形态
多呈狭长的带状
条带状
团状、带状
密度
小
较小
大
成因
地势低
,
气候温暖
,
土壤肥沃
,
水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
,
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
,
土壤肥沃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
农业发达
;
河网密布
,
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
举例
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甘肃兰州市及人口的分布
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知识拓展
聚落合理选址的判断技巧
(1)
根据地形判断。聚落应布局在地形平坦的地区。
(2)
根据水源判断。聚落应布局在水源丰富或靠近水源的地区。
(3)
根据交通判断。聚落布局应有便利的交通
,
位于沿海、靠近河流、有公路或铁路通过等。
(4)
根据灾害判断。聚落布局应避免灾害的影响
,
应位于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影响不到的地区。
河流地貌示意图的判读与应用
素能专攻
强化地理技能 提高核心素养
【
判读方法
】
1.
判读河流的上中下游
一般情况下
,
河流的上游支流汇入多
,
到中下游支流逐渐减少
,
且流速逐渐降低。图中
A
处河段为上游
,B
处河段为中游
,C
处河段为下游。
2.
判读河段及主要的流水作用类型
一般情况下
,
河流的上游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
;
河流的中游以流水的搬运作用为主
,
也有侵蚀和堆积作用
;
河流的下游以流水的堆积作用为主
,
也有搬运作用。图中河流上游的
A—A′
处
,
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
;
河流中游的
B—B′
处
,
凹岸侵蚀
,
凸岸堆积
;
河流下游的
C—C′
处主要是堆积作用。
3.
判断河谷形态
(1)
图中河流上游的
A—A′
处
,
河谷横剖面呈“
V”
型。
(2)
图中河流中游的
B—B′
处
,
此处凹岸侵蚀
,
凸岸堆积
,
使河流更加弯曲
,
河谷拓宽。
(3)
图中河流下游的
C—C′
处主要是堆积作用
,
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型。
【
素能点津
】
(1)
外力与地形
:
一般来说
,
外力作用通过削高填低
,
使地表趋于平缓。故一般高处易被侵蚀
,
低处易沉积。
(2)
速度与外力表现
:
速度较快
,
以侵蚀为主
;
速度降低到不足以搬运携带物质时
,
则以沉积为主。
(3)
河道曲直与流水作用
:
河道平直
,
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河道弯曲
,
则主要考虑凹岸侵蚀
,
凸岸堆积。
(4)
流水沉积规律
:
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
提升训练
(2016
·
浙江卷
,5)
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
,
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
(
用
T
表示
,
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
)
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据此回答下题
: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
,
正确的是
(
)
A.
向斜 东侧大
B.
背斜 东侧小
C.
向斜 西侧大
D.
背斜 西侧小
解题思路
:
从题干上看
,
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
仔细读图
,
图中河谷处的岩层呈现中间新、两侧老的特点
,
说明该河谷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
,
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故选
C
项。
答案
:
C
【
深度链接
】
见“考点演练”
T1
~
2,“
课时冲关”
T1
~
3
、
11
~
12
考点演练
对点典题再练 巩固复习效果
考点一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015
·
全国
Ⅰ
卷
,10
~
11)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
,
不同年份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
,
回答
1
~
2
题
:
1.1975
~
2004
年
,
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
A.
持续淤积
B.
先侵蚀、后淤积
C.
持续侵蚀
D.
先淤积、后侵蚀
解析
:
1.D
第
1
题
,
本题考查河口三角洲外力作用的变化。读图可知
,1975
~
2004
年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
距离增大说明水深
2
米的点向海洋推进
,
泥沙沉积
;
距离减小说明水深
2
米的点向陆地推进
,
侵蚀作用增强。如下图所示
:(h
1
>h>h
2
)
2.
推测
1992
~
1997
年期间
(
)
A.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
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解析
:
2.B
第2题,本题考查河口三角洲外力作用的变化。读图可知,1992到1997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缩小,说明黄河入海泥沙减少。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河流携带的泥沙可能会增多;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则入海泥沙增多;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河流入海径流量增大,则入海泥沙增多;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导致入海泥沙减少,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缩小。
考点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017
·
河南郑州模拟
)
读某村落分布示意图
,
回答
3
~
4
题
:
3.
图示村落的形态特点是
(
)
A.
呈多边形
B.
呈带状
C.
呈环形
D.
呈团状
解析
:
3.B
第3题,观察图示可知村落的形态特点呈带状。
解析
:
4.A
第4题,对于山区来说,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谷地带适宜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因为这些地区适宜发展农业,农业基础好。
4.
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
)
A.
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
,
村落顺河谷而建
B.
平原面积开阔平坦
,
便于农耕
C.
为逃避野兽袭击而建在山口
D.
为防洪水
,
村落建在山脊
相关文档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12 11:01:53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新课2021-05-12 02:34:558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11 21:03:4743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二2021-05-11 11:16:0316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5-11 00:50:0769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10 22:29:1034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10 18:26:30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9 00:04:005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21:49:047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08 20:35:59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