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2.28 KB
- 2021-05-12 发布
△
枣庄市 2020—202l 学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测试时间:2020 年 11 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1 3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司南中“杓”所用的材质为 Fe2O3
B.“水滴石穿”与反应 CaCO3+H2O+CO2 Ca(HCO3)2 有关
C.《易经》中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火是由“泽”中产生的 CO 燃烧引起的
D.“水过鸭背不留珠”是因为鸭子的羽毛表层富含醇类物质
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氯、冰醋酸、C4H8 均属于纯净物
B.SO3、SiO2 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C.已知:H3RO2+NaOH(足量) NaH2RO2+H2O,则 H3RO2 为三元酸,NaH2RO2 为酸式
盐
D.往任何胶体中加入任何电解质都能使胶体粒子聚沉
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熔化和溶于水时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一定是化合物,单质不属于此范畴
C.电解质溶于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溶于水中一定不导电
D.电解质形成的水溶液,其导电能力弱的不一定是弱电解质
4.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1g Cl2 溶于足量水,所得溶液中 Cl2、Cl-、HC1O 和 C1O-四种微粒的总数为 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O2 中含有 3NA 个共价键
C.常温下,将 5.6g 铁投入足量稀硝酸中,转移电子数等于 0.3NA
D.用电解法精炼铜时,若电路中转移 2mol 电子,阳极质量减轻 64g
5.下列描述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少量的 SO2 通入 NaC1O 溶液:SO2+H2O+2C1O- SO32-+2HC1O
B.氧化铁浴于氢碘酸:Fe2O3+6H+ 2Fe3++3H2O
C.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MnO2+4HC1(浓) Mn2++2C1-+C12↓+2H2O
D.等浓度的 NaHSO4 与 Ba(OH)2 混合至溶液呈中性:Ba2++2OH-+SO42-+2H+ BaSO4↓+2H2O
6.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溶液甲 固体乙 溶液丙 实验结论
A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 非金属性:N>C>Si
B 浓盐酸 KMnO4 Na2S 氧化性:KMnO4>Cl2>S
C 浓硫酸 Na2SO3 溴水 SO2 具有漂白性
D 浓氨水 碱石灰 酚酞 NH3·H2O 是弱碱
7.对于下图所示实验,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或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甲:匀速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没气泡产生和有气泡产生的时间段相同
B.实验乙: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为无色
C.实验丙:用瓷坩埚熔化 NaOH
D.装置丁:酸性 KMnO4 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8.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 Zn—CO2 水介质电池。电池示意图如下,电极为金属锌和选
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 CO2 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
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Zn-2e-+4OH-= 2
4( )Zn OH
B.放电时,1mol CO2 转化为 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 2mol
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2 2
4( )Zn OH =2Zn+O2↑+4OH-+2H2O
D.充电时,正极溶液中 OH-浓度升高
9.反应Ⅰ、Ⅱ、Ⅲ均会在工业生产硝酸过程中发生,其中反应Ⅰ、Ⅱ发生在氧化炉中,反
应Ⅲ发生在氧化塔中,不同温度下各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K)
化学平衡常数
反应Ⅰ:4NH3+5O2→
4NO+6H2O
反应Ⅱ:4NH3+3O2→
2N2+6H2O
反应Ⅲ:2NO+O2
→2NO2
500 1.1×1026 7.1×1034 1.3×102
700 2.1×1019 2.6×1025 1.0
A.使用选择性催化反应Ⅰ的催化剂可增大氧化炉中 NO 的含量
B.通过改变氧化炉的温度可促进反应Ⅰ而抑制反应Ⅱ
C.通过改变氧化炉的压强可促进反应Ⅰ而抑制反应Ⅱ
D.氧化炉出气在进入氧化塔前应进一步提高温度
10.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是
目的 操作
A 取 20.00mL 盐酸 在 50mL 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
30.00mL 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B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 测定醋酸钠溶液的 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 pH 试纸上
D
配制浓度为 0.010mol·L - 1
的 KMnO4 溶液
称取 KMnO4 固体 0.15g 放入 100mL 容量瓶中,加
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我国科学家在绿色化学领域取得新进展。利用双催化剂 Cu 和 Cu2O,在水溶液中用 H
原子将 CO2 高效还原为重要工业原料之一的甲醇,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
确的是
A.CO2 生成甲醇是通过多步还原反应实现的
B.催化剂 Cu 结合氧原予,催化剂 Cu2O 结合含碳微粒
C.该催化过程中只涉及化学键的形成,未涉及化学键的断裂
D.有可能通过调控反应条件获得甲醛等有机物
12.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 分别是下列有关三种酸的电离常
数(25℃),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NaCN+HNO2 HCN+NaNO2、NaCN+HF HCN 十
NaF、NaNO2+HF 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K(HF)=7.2×10-4
B.K(HNO2)=4.9×10-10
C.根据两个反应即可得出一元弱酸的强弱顺序:HF>HCN>HNO2
D.K(HCN)<K(HNO2)<K(HF)
13.采用惰性电极,以去离子水和氧气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制备
双氧水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阳极反应为 2H2O-4e-=4H++O2↑
B.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室的 pH 未变
C.电解过程中,H+由 a 极区向 b 极区迁移
D.电解一段时间后,a 极生成的 O2 与 b 极反应的 O2 等量
14.将浓盐酸滴入 KMnO4 溶液中,产生黄绿色气体,溶液的紫红色退去,向反应后的溶液
中加入 NaBiO3,溶液又变为紫红色,BiO3
-反应后变为无色的 Bi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盐酸时,HC1 是还原剂,Cl2 是氧化产物
B.已知 Bi 为第 VA 族元素,上述实验说明 Bi 具有较强的非金属性
C.若有 0.1mol NaBiO3 参加了反应,则整个过程转移电子为 0.8NA
D.此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NaBiO3>KMnO4>Cl2
15.热催化合成氨面临的两难问题是:采用高温增大反应速率的同时会因平衡限制导致 NH3
产率降低。我国科研人员研制了 Ti·H·Fe 双温区催化剂(Ti-H 区域和 Fe 区域的温度差可
超过 100℃)。Ti-H-Fe 双温区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
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氮氮三键的断裂过程
B.①②③在高温区发生,④⑤在低温区发生
C.④为 N 原子由 Fe 区域向 Ti-H 区域的传递过程
D.使用 Ti-H-Fe 双温区催化剂使合成氨反应转变为吸热反应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6.(9 分)高铁酸钾(K2FeO4)可做饮用水消毒剂。以废铁屑(表面带油污)为原料制备 K2FeO4
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中 Fe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沉铁”步骤加入 H2O2 溶液,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Ⅱ”步骤中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5)Zn 和 K2FeO4 可以组成高铁电池,电池工作原理如图①所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如图②所示,高铁
电池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点)。
17.(1
3 分)
某 油
脂 厂
废 弃
的 油
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 Ni、Al、Fe 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
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 pH 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中 NaOH 的两个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回收金属,用稀硫酸将“滤
液①”调为中性,生成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化”中可替代 H2O2 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若工艺流程改为先“调 pH”后“转
化”,即 ,“滤液③”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为________。
(4)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 Ni2+浓度为 1.0 mol·L-1,则“调 pH”应控制的 pH 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 NaC1O 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 NiOOH。写
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分离出硫酸镍晶体后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 分)聚乙烯醇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物乙酸甲酯,其催化醇解反应可用于制备甲
醇和乙酸己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6 13 3 6 13 3( ) ( ) ( ) ( )CH COOCH l C H OH l CH COOC H l CH OH l 催化剂
已知 v 正=k 正χ(CH3COOCH3)·χ(C6H13OH),v 逆=k 逆χ(CH3COOC6H13)·χ(CH3OH),
其中 v 正、v 逆为正、逆反应速率,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χ为备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1)反应开始时,已醇和乙酸甲酯按物质的量之比 1:1
投料,测得 348K、343K、338K 三个温度下乙酸甲酯
转化率(α)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该醇解反应的 H _______0(填>或<)。348K 时,以
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 KX=________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在曲线①、②、③中,k 正 —k 逆 值最小的曲线是
______________;A、B、C、D 四点中,v 正最小的是
_____________,v 逆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343K 时,乙酸甲酯和已醇按物质的量之比 1:1、1:2 和 2:1 进行初始投料。则达到甲
衡后,初始投料比__________时,乙酸甲酯转化率最大;与按 2:1 投料相比,按 1:2 投料
时化学平衡常数 KX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该醇解反应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下列关于该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参与了醇解反应,但并不改变反应历程 b.使 k 正和 k 逆增大相同倍数
c.降低了醇解反应的活化能 d.提高乙酸甲酯的平衡转化率
19.(14 分)1799 年,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了 N2O 气体。在食品行业中,N2O 可用
作发泡剂和密封剂。
(1)N2O 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NH3 与 O2 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 N2O 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2O 在金粉表面发生热分解反应:2N2O(g)=2N2(g)+O2(g) △H。
已知:2NH3(g)+3N2O(g)=4N2(g)+3H2O(l) △H1
4NH3(g)+3O2(g)=2N2(g)+6H2O(l) △H2
△H=___________(用含△H1、△H2 的代数式表示)。
(3)N2O 和 CO 是环境污染性气体,这两种气体会发生反应:N2O(g)+CO(g) CO2(g)+N2(g),
“Fe+”常用作该反应的催化剂。其总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为 Fe++N2O FeO++N2;第二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
方程式)。
第二步反应几乎不影响总反应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由此推知,第二步反应活化能
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步反应活化能。
(4)在四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相应量的气体(图甲),发生反应 2N2O(g) 2N2(g)+O2(g)
△H,容器Ⅰ、Ⅱ、Ⅲ中 N2O 的平衡转化率如图乙所示:
①该反应的△H____________(填“>”或“<”)0。
②容器Ⅱ的体积为 5L,在 470℃下进行反应,30s 后达到平衡,0~30s 内容器Ⅱ中 O2 的反
应速率为___________mol·L-1·min-l;容器 IV 的体积为 1L,容器Ⅳ中的物质也在 470℃
下进行反应,起始反应速率:v 正(N2O)________v 逆(N2O)。(填“>”“<”或“=”)
③图中 A、B、C 三点处容器内密度最大的点是________(填“A”“B”或“C”)。
④已知容器Ⅰ的体积为 10L,37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_______。
20.(14 分)亚硝酰氯(NOC1,熔点:-64.5℃,沸点:-5.5℃)是一种黄色气体,遇水易水
解。可用于合成清洁剂、触媒剂及中间体等。实验室可由氯气与一氧化氮在常温常压下合成。
(1)甲组的同学拟制备原料气 NO 和 C12,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为制备纯净干燥的气体,补充下表中缺少的药品。
装置Ⅰ
装置Ⅱ
烧瓶中 分液漏斗中
制备纯净的 Cl2 MnO2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制备纯净的 NO Cu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利用甲组制得的 NO 和 C12 制备 NOC1,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连接顺序为 a→_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装置 IV 、V 除可进一步干燥 NO、Cl2 外,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Ⅷ中吸收尾气时,NOC1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查阅资料,查得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酸,一定条件下混酸可生成亚硝酰
氯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剂
△
2020—2021 学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答案
1B 2B 3C 4C 5D 6B 7D 8D 9A 10B 11C 12BC 13D 14AD 15BC
16.(9 分)
(1)+6(1 分)
(2)Fe2++H2O2+2H+=2 Fe3++2H2O(2 分)
(3)Fe(OH)3(1 分)
(4)NaOH(2 分)
(5) 2
4FeO +4H2O+3e-=Fe(OH)3+5OH-(2 分)
放电时间长、电压稳定等(意思对即可)(1 分)
17.(13 分)
(1)除去油脂,溶解铝及其氧化物(2 分) 4( )Al OH +H+=Al(OH)3↓+H2O(2 分)
(2)Ni2+、Fe2+、Fe3+(2 分)
(3)O2 或空气(1 分) Fe3+(1 分)
(4)3.2~6.2 (2 分)
(5)2Ni2++ClO-+4OH-=2NiOOH↓+Cl-+H2O (2 分)
(6)提高镍回收率(1 分)
18.(10 分)(1) > (1 分) 3.2 (2 分) ③ (1 分) B (1 分) C (1 分)
(2)1:2 (1 分) 不变 (1 分) (3)ad (2 分)
19.(14 分)
(1)2NH3+2O2 N2O+3H2O (2 分) (2) 1 2
2 1
3 3H H△ △ (2 分)
(3)FeO++CO Fe++CO2(把“ ”写成“=”也给分,2 分); 小于 (1 分)
(4)① > (1 分) ② 0.012 (2 分); < (1 分) ③ C (1 分)
④8.9×10-4(或 1
1125
,2 分)
20.(14 分)答案:(1)①浓盐酸 (1 分) ②饱和食盐水 (1 分) ③稀硝酸 (1 分) ④ 水
(1 分) (2)①e→f(或 f→e)→c→b→d (2 分) ②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的流速 (2 分)
③防止水蒸气进入反应器 (2 分)
④NOCl+2NaOH NaCl+NaNO2+H2O (2 分)
(3)HNO3(浓)+3HC1(浓) NOC1↑+Cl2↑+2H2O(2 分)
相关文档
-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05-12 00:51:2924页
- 山东省枣庄市2020届4月高三模拟考2021-05-11 21:15:5612页
- 【生物】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2021-05-11 20:01:498页
- 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2021-05-11 18:40:3812页
- 【历史】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2021-05-11 17:56:4818页
-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9-22021-05-11 15:59:1210页
- 山东省枣庄市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二2021-05-11 15:39:5925页
-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一中2021届高三102021-05-11 15:25:1012页
-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2021-05-11 12:22:1521页
- 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2021-05-11 11:27:29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