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7.00 KB
- 2021-05-12 发布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1
、交通运输
2
、邮电通信
3
、商业
交通运输
(一)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交通运输
(二)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1
、铁路
①
地位:
最重要
的运输方式
②
优点:
运量大
,
运费较低
,受自然
条件影响较小,连续性强,
适合长距离运输
③
缺点: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大量
金属材料,占地面积广
交通运输
(二)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2
、公路
①
地位:
发展最快
,
应用最广
的运输方式
②
优点:
机动灵活
,
周转速度快
,
装卸方便
是一种门
—
门的运输方式,
适合短距离运输
③
缺点:
运量小
,
运费高
,
不适合长距离运输。
交通运输
(二)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3
、水路(海运、河运)
①
地位:
历史最悠久
、
最廉价
的运输
方式
②
优点:
运量大
,
运费低
,
投资少
③
缺点:
速度慢
,受航道水文和气象
状况等自然条件大,
灵活性
和连续性差
交通运输
(二)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海底隧道(管道
+
铁路):
可以克服水运的缺点
。
速度快
运量大
连续性强
安全平稳
不受海洋水文和气象的影响
交通运输
(二)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4
、航空运输
①
地位:
速度最快的
的运输方式
②
优点:
速度快
,
效率高
③
缺点:
运费高
,
运量小
,
能耗大
交通运输
(二)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5
、管道运输
①
地位:
运距和线路合二为一
的运输
方式,运输货物是流体。
②
优点:
气体不挥发
,
液体不外流
,
耗损
少
,连续性强,安全平稳,
管理方便,运量大。
③
缺点:
铺设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方式
项目
水路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
大
→
小
运量大、
损耗少、
平稳安全、易管理
运速
慢
→
快
运价
低
→
高
灵活性
差
居中
最好
好
最差
连续性
最差
好
居中
差
最好
成本
投资少
投资大
占地广
居中
投资大
投资大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交通运输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
、
交通运输方式及路线的选择依据
①
运输方式及货物特点
②
运输要求
如:时效性、运费等。
③
运输条件
如:海运需要港口、
陆运需要铁路或公路等。
交通运输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
、大宗、笨重的货物,长距离运输
水运
铁路
粮食、矿石、热带经济作物、
牲畜等
交通运输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
、短程、量小的鲜活货物
公路运输
3
、急需、贵重、量小的物品
航空运输
4
、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流体
管道运输
交通运输
例:荷兰从泰国进口天然橡胶,
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并说明理由。
答案:
海洋运输。
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
海运成本低,适合运输大宗货物;
橡胶属于大宗、笨重的货物,
并且对运输时限要求不高。
根据下列要求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及路线。
(
1
)一批煤炭从神府到上海。
(
2
)一批大米从成都到拉萨。
神府
黄骅港
上海
神黄铁路
渤海、黄海、东海
成都
宝成线、陇海线、
兰青线、青藏线
拉萨
(铁路)
(铁路)
(海运)
交通运输
(四)现代交通运输的方向
网络化
高速化
专业化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1
、铁路
2
、公路
3
、管道
4
、航道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运输线修建的意义和作用
1
、对交通建设的作用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
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
缩短
a
到
b
的距离
分担相邻交通线路的运输压力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运输线修建的意义和作用
2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方便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
促进某种资源的开发
,
资源优势转化成经
济优势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促进经济的发展
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运输线修建的意义和作用
3
、对交流的作用
促进地区间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促进地区间的经济的联系与合作
促进经济的发展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运输线修建的意义和作用
4
、对社会的作用
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扩大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边疆稳定
国防安全,国家统一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今天东南沿海高铁实现全贯通】
2013
年
12
月
28
日
9
时
55
分,厦深铁路上行即深圳北往上海虹桥首趟动车组
D2286
次从深圳北站始发,
12
小时
17
分后抵上海虹桥,全程一等座票价
593.5
元,二等座
478.5
。此趟动车开行,意味着我国“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一纵”
——
东南沿海铁路全线贯通 。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铁路、公路布局的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
2
、经济因素
3
、社会因素
4
、科技因素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1
、自然因素是重要的因素,但随着
科学
技术
的发展,自然因素的影响力大大
降低,而
经济、社会因素
已经成为
决定性因素
。
2
、一个地区交通线路的多与少,
交通网发达程度主要取决于
经济发展水平
。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自然因素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1
、地形:
①
平原: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
尽量
少占好地
,处理好与
农田
水利设施以及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②
山区:尽量
沿等高线修建
,
少跨等高线
,
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
在陡坡处
采用“之”字形布局或开凿隧道
。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自然因素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2
、气候:
①
避开沼泽地
②
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修建桥涵。
③
避开冻土区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自然因素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3
、地质:
①
避开断层带
②
避开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自然因素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4
、气候:
①
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
强度和频率。
②
注意冻土和积雪的深度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建设修建安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气候:高温、炎热、寒冷、湿热
地形: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
水文:大江大河、沼泽等
生物:森林、草原
地质:地质条件不稳定
土壤:冻土、沙漠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建设修建安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举例子: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线路修建的成本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铁路、公路布局的区位因素
1
、经济因素
对交通运输的作用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
、社会因素
对交流的作用
对社会的作用
3
、技术因素
4
、自然因素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青藏铁路:
1
、青藏铁路(青海
——
西藏)
西 宁
—
格尔木(一期)
格尔木
—
拉 萨(二期)
2
、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高寒
、
缺氧
、
冻土
、
生态脆弱
,
需要穿越大江大河
,难度很大,
需要先进的技术做保障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3
、青藏铁路在某些路段“以桥代路”
解决冻土难题
为野生生物迁徙留有生命通道
4
、京沪高铁几乎全程“以桥代路”
节约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
避免与别的交通线交叉,
提高运输速度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5
、青藏铁路布局的区位因素
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
改善西藏交通运输条件,
结束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②
可以促进西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
联系,促进其旅游等资源的开发,
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促进经济的发展。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5
、青藏铁路布局的区位因素
③
可以促进沿线资源的开发和经济
的发展。
④
可以促进与东部地区的科技与
文化的交流。
⑤
可以促进当地脱贫致富,缩小与
东部地区的差距,有利于民族团结,
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⑥
青藏铁路修建的过程,自然条件恶劣,
会遇到一系列难题,因此,先进的技术
是保障。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公路、铁路选线考虑的因素(区位评价依据)
(
1
)
交通量
经过地区的人口、资源、经济状况。
(
2
)
施工条件、投资多少
尽量避开山脉、河流、沼泽等自然障碍。
(
3
)
其它
占用耕地多少、环境保护等。
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个方案的比较
(
单位:千米
)
方案
经过主要城市
铁路总长度
需新建铁路
东线
曼谷
—
金边
—
昆明
5 520
433
中线
曼谷
—
万象
—
昆明
4 180
1245
西线
曼谷
—
仰光
—
昆明
4 321
1017
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分析其有利因素。
①
新建铁路短,投资少;
②
铁路主要经过平原,施工容易;
③
所经地区人口较稠密,城市多,
经济相对发达,交通量大。
与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相比,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突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
①
位置偏南,避开了高寒地区;
②
可常年运营;
③
运营距离短,可节省运费;
④
辐射国家多,交通量大。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河流的航运价值:
1
、气候
2
、地形
3
、社会经济条件
☆
气候:
降水量
、
降水的季节分配
、
最冷月气温
。
☆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多少
、
经济发展水平
、
资源状况
。
河流的航运条件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莱茵河为什么成为欧洲航运最发达的河流?
1
、气候:莱茵河流经的地区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降水丰富,降水季节分配
均匀,最冷月气温高于
0
℃
,
因此,莱茵河
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没有枯水期,
没有结冰期,全年可通航。
2
、地形: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平缓,
利于航行。
3
、社会经济状况:流经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客货运量大。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长江中下游没什么有“黄金水道”之称
1
、气候:长江中下游流经的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
气候,降水丰富,最冷月气温高于
0
℃
,
因此,
长江中下游
水量大,没有结冰期,
全年可通航。
2
、地形: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平缓,
利于航行。
3
、社会经济状况:
长江中下游流经
地区,腹地广阔,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客货运量
大。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河流航运价值或条件不好,
只需要一个条件就不好,
但分析原因时,
仍要坚持全面分析,
具备几个原因就写几个原因。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河流的水能及其开发:
1
、气候
2
、地形
3
、社会经济条件
☆
气候:
降水量
、
河流水量大
。
☆
地形:
起伏大
,
落差大
。
☆
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
距离经济发达区的远近
交通、市场、资金、
技术、劳动力、政策
☆地质条件。
河流的水能条件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红水河水能开发的意义和作用:
1
、
对开发地
:
可以加强本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并且可以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有利于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2
、
对使用地
:
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并且可以
提高企业利润,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产品的技术研发,
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和技术改造。
3
、
对能源消费结构
:
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水电比重,有利于大气环境改
善和保护。
4
、有利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运河、海峡的作用和意义:
☆
沟通海域,
☆
缩短航程,
☆
加强联系,
☆
特殊意义。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
1
)简述土耳其海峡的重要意义
①
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②
连接亚、欧洲两洲的交通要道。
(
2
)简述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火车站
汽车站
港 口
飞机场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港口布局的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临海、沿河)
水域:港阔、水深、被风、避浪
地形: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条件
腹地:面积、人口、资源、经济发达程度
交通:与其他交通线路的关系(相连)
依托城市: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各区位因素对港口的影响
:
自然因素决定港口的位置;
经济腹地决定港口的兴衰;
城市决定港口的发展
。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1
、港口水深情况,能否建深水港,
取决于港口布局的位置,
海港可建深水港,
河口港一般很难建深水港,
如果沿河建港口,应建在侵蚀岸
图中
A
、
B
、
C
、
D
四处,建港条件最好的是何处,为什么?
C
处
①
地处天然港湾,
海水较深,
航行、停泊条件好
②
地势平坦、开阔,
筑港条件好;
③
离市区较近,
便于客、货流的集散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分析荷兰鹿特丹港的有利区位条件。
①
位于莱茵河河口,江海相连,
冬季不冻,航行、停泊条件好;
②
地形平坦开阔,筑港条件优越;
③
经济腹地广阔,且经济发达;
④
欧亚大陆桥的西端,交通方便。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分析鹿特丹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重要
交通位置条件。
扼北海航线要冲;
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地处亚欧大陆桥西端。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长途汽车站(或火车站)的区位条件
(
1
)位于城市边缘
①
减少噪声对污染;
②
方便乘客。
(
2
)与主干道相连
便于客、货流集散
☆大城市要有多个长途车站。
☆火车站附近一般建有长途汽车站。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航空港(机场)的区位条件
(
1
)地理位置:
①
郊区(避免噪声污染);
②
少烟幕,便于起降。
(
2
)地形条件:
①
平坦开阔(占地广、视野宽);
②
坡度适当(避免积水)。
(
3
)地质条件:
地基稳定。
(
4
)气象条件:
①
云雾、暴雨频率少;
②
风速小、跑道与主导风向平行。
(
5
)交通条件:
与城市之间有便利的交通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简述武汉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①
处于我国中部,东西、南北交通的要冲;
②
是长江航线及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河港;
③
京广铁路的中间位置,还通过汉丹线等铁路与焦柳线、京九线相连接;
④
并有公路、航空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
3
、改善城市交通 环境
(
1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①
交通拥堵;
②
交通环境污染。
(
2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
——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
3
)解决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的办法
①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②
绿化美化城市道路;
③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④
加强交通管理。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新课2021-05-12 02:34:558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11 21:03:4743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二2021-05-11 11:16:0316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5-11 00:50:0769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10 22:29:1034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10 18:26:30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9 00:04:005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21:49:047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08 20:35:5926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08 17:39:57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