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0 KB
- 2021-05-12 发布
第 3 课 人美版美术一上《圆的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
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
友好的合作游戏,随意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受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有故事情节
的画面。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教学准备:滚动的物体、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小组,推选小裁判。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给学生提供能滚动的物体,为丰[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富感知活动创
造条件。
教师问:什么形状的物体会滚动?
探索:学生寻找滚动的物体和滚动的现象,儿童自然联想、列举具有滚动共性的物体,联想
回随认知展开,让学生走向生活,拓宽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
2、小组游戏
感受:学生在滚动玩耍时,看、摸、闻等触觉行为,影响学生对物体的认识。
体验:玩耍的尽力说明了物体的形态、特征、共性。
联想:滚动的物体位置不断的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
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
教师与学生共同游戏、共同感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组的裁判指挥滚动游戏,其他成员围成圆圈,推动教具滚动并抵挡物品滚出场地。
个小组可以互相交流物品,聚集群体的力量,扩展认知面。
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展开不同的玩耍方式,体会滚动形式,尊重学生自我表达方式
和感情的投入,发挥内在的动力。
3、绘画表现
通过联想引发更多的滚动的物体,教师引导学生给滚动的物体起名字,如:足球大哥、香瓜
大王、红脸苹果等,赋予童话色彩和幽默感。
学生画出观察到的或想象中的滚动的物体,可以根据画面的内容编出故事情节。
4、作品评价、评说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和交流所画景象情节,词语和绘画良种语言的互动促进和扩展了儿童的表
现力。
运用评价引起竞争,促进小组间、学生间的表现力。
5、提出问题课后讨论
滚动的用处;哪些地方利用了滚动的道理;用滚动的现象能发明什么。
相关文档
- 人教小学美术四上《第17课会走的玩2021-05-12 00:05:0614页
- 中小学美术教师国培心得体会5篇2021-05-11 23:42:187页
- 人美小学美术四下《第17课画家凡高2021-05-11 23:26:402页
- 人教小学美术二下《第3课 点、线2021-05-11 23:10:332页
- 人美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建筑艺术2021-05-11 23:04:112页
- 人美小学美术四下第20课 快乐的游2021-05-11 21:49:0634页
-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物与环2021-05-11 21:42:0315页
- 苏教小学美术三上《16手提袋》PPT2021-05-11 20:27:169页
- 人教小学美术五上《第9课诗情画意2021-05-11 19:58:441页
- 美术计划总结之小学美术教学总结2021-05-11 19:35: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