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7.50 KB
- 2021-05-12 发布
专题24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讲考纲
考纲概要
考纲解读
高考真题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1.理解内环境的构成及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1.2017新课标Ⅲ卷(4)、2017江苏卷(15)、2017新课标Ⅰ卷(31)、2016浙江卷(4)、2015新课标Ⅰ卷(3)、2015江苏卷(5)、2015海南卷(18)、2015海南卷(27)
讲考点
考点一 内环境及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的组成
(1)内环境
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三种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内环境中的物质转化
(3)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水肿的成因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5项原因,如图所示:
2.内环境的稳态
(1)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稳态的调节实例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例1】(2017年江苏卷,1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答案】B
【跟踪训练1】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A
【解析】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单细胞生物大多直接生活在水中,没有内环境;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尿液不属于细胞外液,因而不属于内环境;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不是内环境;如果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出现障碍,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不大,也会出现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讲方法
1.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与生理过程
(1)内环境存在与不存在的化学物质举例归类
类别
物质举例
存在的
营养物质
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甘油
代谢产物
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神经递质、激素、抗体、溶菌酶
代谢废物
二氧化碳、尿素
不存在的
细胞内特有
呼吸酶、血红蛋白、DNA聚合酶、糖原
细胞膜上的
载体、受体
消化道中的
消化酶
不被吸收的
麦芽糖、纤维素
(2)内环境发生与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归类
类别
过程举例
发生的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不发生的
细胞呼吸、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消化道中物质的消化
2.巧用单、双箭头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
(1)突破口分析:
单方向(箭头)①淋巴形成:组织液→淋巴②淋巴流向:淋巴→血浆
(2)图1中的甲、图2中的A和图3中的a分别代表组织液、血浆、淋巴。
(3)人体的T细胞、B细胞主要存在于上述图1的丙液和乙液、图2的A液和C液、图3中的a液和b液中。
讲易错
1.关注三组易混淆的概念
(1)血液≠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3)体内液体≠内环境: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相关文档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2021-05-10 19:27:5513页
-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在2021-05-06 09:33:0418页
- 人教版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2021-04-27 11:51:416页
- 创新设计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检测2021-04-25 20:49:4310页
-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2021-04-16 21:38:445页
-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生物与2021-04-14 18:20:2818页
-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传2021-04-14 09:12:3455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生物必修学案免疫调2021-04-12 23:59:566页
-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2021-04-12 11:11:375页
- 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一测试2021-02-26 19:59:0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