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00 KB
- 2021-05-11 发布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下期高一月考
历史试题
命题范围: 必修二(一、二单元)试题分数: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这一现象和我国哪一耕作方式有关( )
A.石器锄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铁犁牛耕
2、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
A 小农经济 B 精耕细作 C 男耕女织 D 自给自足
3、 南宋诗人范成大写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不能反映的是( )
A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B 小农经济的完善性
C 小农经济的保守性D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4、唐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所反映的实质是( )
A、杜绝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设市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惟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5、景德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由此判断此窑的性质是( )
A 官营手工业B 民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 D 私营手工业
6、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 )
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②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 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④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 )
A.西汉 B.东汉 C.唐代 D.宋代
8、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 )
A耧车 B 翻车 C 曲辕犁 D 筒车
9、“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 )
A 色泽鲜艳的彩瓷 B 削铁如泥的钢刀
C 精美的青铜酒樽 D 波斯风格的织品
10、“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是( )
A 白银的大量使用 B 交子的使用
C 工商业繁荣 D榷场贸易繁荣
11、《汉书·食货志》载:“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分封制没有遭到破坏 B周朝礼制没有遭到破坏
C承认了土地私有 D 井田制遭到破坏
12、“富者连田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 重农抑商 B土地兼并严重 C闭关锁国 D井田制瓦解
13、《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中国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973年错失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导致错失第一次重大机遇的政策因素是( )
A 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 C 八股取士 D 盐铁官营
14、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 )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B 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C 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D 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
15、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
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
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影响 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
16、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 )
A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B 荷兰、德国、法国
C 西班牙、法国、美国 D 西班牙、荷兰、法国
17、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成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8、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主要是因为( )
A当时了解到东方有很多的财富 B 当时已经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D 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19、1549年,英国一个乡绅抱怨说,地主们正穷困起来,因为“这个王国大部分田地仍维持过去的地租”。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传统贸易中心的转移 B 货币贬值引发物价上涨
C 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D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20、开辟经非洲到达印度航线的欧洲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 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1、新航路开辟后,下列国家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先后顺序是( )
A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B 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
C 葡萄牙----英国------荷兰 D 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
22、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民族历史向世界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 )
A 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形成 B 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 民族主义萌发
23、工业革命后,英国在全球范围内加紧扩张的根本动机是( )
A 掠夺黄金等财富 B 输出鸦片
C 掠夺原料和市场 D 贩卖黑奴
24、19世纪初,英国流行一种说法:“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发生 B 工业无产阶级地位提高
C贵族阶层已经消失 D 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25、1904年,德国讽刺画报刊登了这样一幅漫画:非洲土著被商人灌酒,后被士兵放到滚压机下,碾压成一枚硬币,而站在一旁的传教士正在向非洲土著布道。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 )
A 价格革命 B 殖民掠夺 C 商业革命 D 第一次工业革命
26、“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工厂,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由此可见,工业革命的实质是( )
A 生产技术的革命 B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
C 生产方式的革命 D 社会关系的革命
27、“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亨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等美国企业家辈出于( )
A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B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C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28、“随着一股股黄金热的到来,英国殖民者考虑建立海外殖民地,并在殖民地上生产在国内无法生产的东西。”英国这一历史活动事实上( )
A以掠夺黄金为其主要目的 B 加快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D 说明了英国工业水平先进
29、某历史老师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下列认识符合社会史观的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B 新航路开辟给亚非人民带来了屈辱,灾难和落后
C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D 新航路开辟是人类文明的链接
30、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下列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 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C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拓展
D 是资本主义扩张性的具体表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四 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五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4分)
(2) 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扶持小农经济的政策?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是什么?对社会经济产生什么影响?(10分) (3)据材料三、四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2分)
(1) (4) 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是什么?这些政策有何消极影响?(8分)
28.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种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材料三 如果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没有同时发生革命,工业和农业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发展。……在铁路与运河沿线出现了新的工业区,铁路与运河能将产品运往遥远的市场。港口扩大了,以应付贸易的发展。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万国博览会,此时在全世界的铁路中,在全世界海洋上的远航船中,有一半属于英国。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 材料一反映了15、16世纪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其最大的意义是什么?(4分)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和方式。(6分)
(3) 19世纪初,在海上以及陆地上的交通分别发生了什么革命性的事件。结合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从交通运输业革命的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6分)
(4)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发了什么样的变化。(4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BCA 6---10 CCCAB
11----15 DBBCB 16----20 CDCBBB
21----25 ACCDB 26---30 CBBAB
二、非选择题:
31.(1)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分)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私有制)(2分)
(2)原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兴衰和国家的安危。(4分)
政策:重农抑商;(2分)
看待:积极:(政治上)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政权(经济上)促进农业的生产发展。消极:抑制力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分)
(3)状况:商帮出现;工商业城镇兴起;(2分)
(4)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2分)
消极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
32.(1)事件:新航路开辟。(2分)意义:世界各地由分散、孤立发展到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2分)
(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后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
方式: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威逼、殖民掠夺;三角贸易;(4分)
(3)事件:轮船、火车(2分)影响: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拓宽了商品市场;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本的流动;促进了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4分)
(4)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成为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垄断组织(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