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0 KB
- 2021-05-11 发布
甘肃省临夏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年级:高二 科目:政治(理科) 座位号
一、选择题(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化是指( )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产品
B.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
C.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创造的所有社会财富
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企业进行生产 ③观看文艺演出 ④参观历史博物
馆 ⑤网上评议政府活动 ⑥参加学雷锋精神活动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③④⑥
3.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是一种_________文化。( )
A.社区 B.都市 C.校园 D.网络
4 . 清 华 大 学 的 校 训 , 作 为 一 种 精 神 力 量 , 所 起 的 主 要 作
( )
A.能促进社会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B.能促进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C.会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D.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5.“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
好评。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
响。这表明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
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班
级
:
姓
名
:
学
号
:
考
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6 . 下 列 关 于 一 个 人 的 世 界 观 、 人 生 观 和 价 值 观 的 形 成 的 说 法 , 正 确 的
( )
①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②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是创造性思维 ④是主观想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 ( )
A.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B.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C . 民 族 文 化 的 多 样 性 D . 艺 术 形 式 的 多 样
性
8.下列对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C.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D.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9 . 每 个 国 家 和 民 族 , 都 有 自 己 独 特 的 文 化 。 能 集 中 展 示 和 表 达 民 族 文 化 的 是
( )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10.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等享誉天下,
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大观园。上述材料表明
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文化是有差异的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思想理论是最正确的文化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
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名言强调了
A.知识的重要性 B.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C.文化交流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知识力量是巨大的
12.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
诞节,唱圣诞歌等等,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
民族节日展现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涵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
示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在一次评选 20 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
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由此可
以 看 出 ( )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
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D. 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14.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 )
A.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B.培养自主意识、竞争意识
C.思想解放、观念更新
D.增强人们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15.文化是同政治、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
政治、经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
立。这说明( )
A.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B.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16.2005 年 5 月 10 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抵达北京后发表简短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到,两
岸都是中国人,炎黄子孙。由此可见( )
A.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可因时而变
C.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D.这是人们在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上的认同感
17 . 文 化 发 展 与 继 承 的 关 系 是
( )
A.文化发展不需要继承 B.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
承
C.文化继承可以离开发展 D.文化继承和发展是先后进行的
18.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由此可见( )
A.在文化中就能实现人的完美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
C.主动感悟优秀文化,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D.文化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
19.中国水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世界遗产文化旅游丛书》,向世界介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精髓和自然瑰宝。丛书包括《明清故宫》、《天坛》、《布达拉宫》、《孔庙·孔府·孔林》、
《庐山》《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莫高窟》等。上述材料说明
A.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 B.世界文化是由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的
C.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起决定作用 D.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应向世界传播中华文
化
20.上题材料中中国媒体向世界推介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表明
A.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C.每个国家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2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达中华民族
A.民族文化的广泛认同感 B.民族文化多样性
C.民族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2.据报载,当中国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的时候,传闻亚洲某国却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因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传
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体现了( )
①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③文化记载着社会发展的变迁 ④文化是不可取消和更改的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23. 2014 年 9 月 24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
重要讲话。习近平提出的尊重文化多样性四项原则受到了学者们普遍认同。尊重文化多样性,
有 利 于 ( )
①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②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③发展本民族文化 ④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24.“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说明 ( )
A.民族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世界文化的发展
B.世界文化的繁荣以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为基础
C.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D.有民族的文化,没有世界的文化
25.世界上任何国家,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其民族文化
都应受到尊重,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都有权利
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体现了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 . 各 国 文 化 差 异 性 的 原 则 B . 各 国 文 化 一 律 平 等 的 原 则
C.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各国文化发展独立的原则
26.比尔·盖茨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
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段话说明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 ②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
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③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
径 ④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
功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27《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在鼓励人们( )
A.丰富精神世界
B.增强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28 江苏省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正是华西村保持发展活力的
秘诀所在。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口袋富了不忘富“脑袋”,这是因为
A.文化是由人所制造的
B.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优秀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9.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
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 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30.优秀文化是怎样塑造人的?
.①丰富精神世界 ②增强精神力量
③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高二理科期中考试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5CDCDD 6—10 ACCBC 11—15BCBAD
16—20DBCDC 21—24AACCC 25----30ABDAD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共 40 分)
31.(1)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
都带有各自文化的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
惯、文化程度等。(4 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
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角度以及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4 分)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3 分)②文
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
都是深远持久的。(3 分)
32(1)社会制度的更替
(2)科学技术的发展
(3)思想运动
(4)教育
3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