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 MB
- 2021-05-11 发布
限时规范训练37 中国地理概况
时间:40分钟 分值: 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湖北名校联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下图所示的地形分布正确的是( B )
解析:A项,秦岭南侧不是云贵高原,而是四川盆地;C项,横断山脉的西侧不是四川盆地,而是青藏高原;D项,太行山脉的西侧不是内蒙古高原,而是黄土高原。
2.下列地形结构示意图(非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B )
解析: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3.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分布的盆地是( C )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解析: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内有沙漠广布,而盆地的边缘接受高山冰川融水补给,形成绿洲;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内部低山丘陵起伏,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湿润地区,不可能有绿洲分布。
(2019·衡阳模拟)
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D )
A.有明显的夏汛 B.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
C.有凌汛现象 D.水能丰富
解析:形成“地上河”的河段主要外力作用表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一般落差小,故水能资源不丰富。
5.该河段形成地上河,泥沙主要来自( A )
①流水搬运上游黄土至该河段沉积
②风力搬运附近沙尘至该河段沉积
③河岸崩塌,泥沙在河床沉积
④附近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泥沙在河床沉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该处农业生产主要引黄河水灌溉,则水由黄河流向农田,故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泥沙不可能在河床沉积。
(2019·甘肃景泰一中模拟)下图为我国两个三角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关于图中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个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解析:根据图中轮廓可知,甲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乙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地区矿产资源都比较缺乏;甲图中有沪宁杭工业基地,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乙图中有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的轻工业基地。
7.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A )
A.水产养殖业 B.甘蔗种植业
C.甜菜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
解析:图中两个区域都位于沿海地区,利用沿海的优势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甘蔗是热带经济作物,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不适合种植;我国甜菜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新疆,图示两个区域都不适合甜菜的种植;造纸和化工都对水有污染,不适合在沿海地区发展。
(2019·郑州模拟)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复种指数的大小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读1999~2013年我国局部地区平均复种指数图,回答下面两题。
8.①地是( A )
A.东北区 B.甘新区
C.华中区 D.西南区
解析:东北地区受水热条件限制,一年一熟。
9.华南区复种指数比黄淮海区低,其原因可能是( C )
A.水源短缺 B.旱涝灾害频繁
C.经济水平高 D.科技水平高
解析:华南地区一般包含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从区域范围看,华南区的经济发达,工业和城市化水平高,所占耕地面积较多,影响到农业生产面积。
(2019·北京东城模拟)沪昆高速铁路由沪杭客运专线、杭长客运专线以及长昆客运专线组成。沪昆客运专线长沙至怀化新晃段已于2014年12月16日通车,新晃至贵阳段2015年6月18日通车,贵阳至昆明段2016年12月28日通车。标志着沪昆客运专线全线贯通,旅客乘火车从呈贡到上海仅需8小时至10小时,到长沙只需4小时。下图为沪昆高铁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0.下列铁路干线,纵向与沪昆高铁干线交会的是( C )
A.陇海线 B.湘黔线
C.京九线 D.浙赣线
解析:读图可知,沪昆高铁是东西向铁路,纵向与之相交的干线是南北向铁路。陇海线、湘黔线、浙赣线都是东西向的干线,A、B、D错误。京九线是南北向的铁路线,且与沪昆线相交,C正确。
11.沪昆高铁干线( D )
A.途经昆明、武汉等省级行政中心
B.横跨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C.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沿线地区多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解析:读图可知,根据省区轮廓可以判断,沪昆高铁干线位于长江以南,不经过武汉,A错误。沪昆高铁只跨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B错误。沪昆高铁没有跨热带地区,C错误。沪昆高铁所经地区降水多,山地丘陵地形分布广,多泥石流、洪涝灾害,D正确。
二、综合题(46分)
12.(2019·茂名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双峰林场又名“中国第一雪乡”,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张广才岭中段,平均海拔1 200 m以上,年积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最厚处约2 m,为我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
中国雪乡的房屋全为纯木结构,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棱”衍生的俗字)有角,非常规范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
时,在地上和墙壁缝隙中填塞苔藓,房屋前面修一间像走廊一样的房屋,起到防风的作用。下图为我国东北局部地区1月份和7月份等温线图和“木刻楞房”景观图。
(1)简述图示区域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规律:等温线分布稀疏,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局部地区发生弯曲。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斗球,气温普遍较高,所以分布稀疏;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越少,所以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受到平原和山地地形影响,等温线在局部地区发生弯曲。
(2)说明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6分)
答案:纬度高,气温低;位于山脉中,海拔高,气温低;位于山脉东侧迎风坡,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带来降雪;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大。
(3)分析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8分)
答案:冬季寒冷而漫长,“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处于张广才岭山脉中,木材丰富。
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要从总体分布规律,等温线密度及局部变化情况分析。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气温普遍较高,南北温差小,所以等温线分布较为稀疏。从数值分布来看,大体随着纬度升高,从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是由于纬度高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少,在局部地区受地形的影响,等温线略有弯曲。第(2)题,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主要从气温及地形角度分析。读图可知,该地纬度高且位于山地之中,海拔高,气温较低,从地形看,位于山地东侧,为海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雪量大。降雪时间长主要与气温低有关,除了纬度及地形的影响外,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导致其气温低,也是降雪持续时间长的原因。第(3)题,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该地整体自然环境特征角度考虑。该地纬度高,且位于山地之间,气温低,冬季寒冷漫长,修建“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从材料来源看,位于山脉中,为我国著名的林场,木材丰富,可以就地取材。
13.(2019·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6分)
材料一:2017年6月19日,历经八年建设,兰渝铁路实现全线贯通。兰渝铁路全线最后一处拦路虎是胡麻岭隧道,胡麻岭隧道(榆中站和渭源站中间)穿越黄土高原,地处湿陷性黄土地质地段,是典型的黄土隧道,其施工难度极大,被各方专家院士定性为“国内罕见、世界难题”,施工安全风险较高。下图为兰渝铁路及附近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岷县气候属于温带半湿润向高寒湿润气候过渡带,素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是中国有名的中药材主产区,其中当归种植历史悠久,质量最佳,为高山植物。岷县现有各类中药材加工企业121户,中药材加工产品主要有五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下图为岷县气候统计资料图。
(1)简述胡麻岭隧道安全风险高的原因。(6分)
答案:
黄土土质疏松,易造成隧道变形;暴雨集中,易被雨水侵蚀;雨后易造成黄土塌陷、沉降;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任答3点)
(2)根据上述材料推测当归生长习性。(6分)
答案:喜凉爽、喜湿润、怕涝。
(3)分析岷县发展药材加工业的优势条件。(6分)
答案:岷县药材产量大,种类多,为药材加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当地晴天多,易于药材晾晒加工;土地、劳动力价格低;同类工业集中,易形成规模效应;铁路开通后促进药材加工业发展(任答3点)
(4)与黄河兰州段相比,从结冰期和流量角度说出长江重庆段的水文特征突出特点,并说明原因。(8分)
答案:水量更大,因为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汇水面积大、支流多;无结冰期,由于地处亚热带,纬度低;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胡麻岭隧道穿越黄土高原,地处湿陷性黄土地质地段。黄土土质疏松,易造成隧道变形;而且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暴雨集中,易被雨水侵蚀;雨后易造成黄土塌陷、沉降;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岷县属于湿润气候,降水较多,因此可以推断当归喜湿润;当归分布海拔较高,为高山植物,因此其喜凉爽,由于海拔较高,利于排水,由此看来当归怕涝。第(3)题,主要从原料、土地、市场、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岷县药材产量大,种类多,为药材加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当地晴天多,易于药材晾晒加工;土地、劳动力价格低;同类工业集中,易形成规模效应;铁路开通后促进药材加工业发展。第(4)题,河流流量的大小,主要从河流流域的降水、流域面积、支流多少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冰期要从冬季气温的高低来判断。长江重庆段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汇水面积大、支流多;由于地处亚热带,纬度低;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冬季气温高,故无结冰期。
相关文档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11 21:03:4743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二2021-05-11 11:16:0316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5-11 00:50:0769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10 22:29:1034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10 18:26:30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9 00:04:005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21:49:047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08 20:35:5926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08 17:39:5759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16:42: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