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6 MB
- 2021-05-11 发布
专题复习四
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传输与转换
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来源
1
、太阳辐射能
2
、地热能
3
、地球自转动能
地球自转动能
太阳辐射能
太阳的短波辐射占地表全部能量输入的
99.986%
,是地球表层系统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它是风、洋流、波浪、降水、以及其他水循环过程的驱动力,也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通过光合作用,太阳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与生物能,以植物与动物的形式储存在生物圈内。当植物与动物死亡和埋藏,一部分太阳能就储存在岩石中。当岩石风化分解或当人们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时,储藏在岩石中的能量就会释放出来。
地热能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量,是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它通常通过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温泉等形式释放到地球表层。地热能是地球表层系统能量的第二大来源。尽管传输到地球表层的能量只占地球表层系统全部能量来源的
0.013%
,但它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它是火山喷发、地震、山地隆起、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是地面形态
——
地貌塑造的主要动力之一。
地球自转动能包括: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地球转动产生的潮汐能;
地球自转引致的机械能;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产生的机械能。
地球表层系统中的能量传递与转化
在水的蒸发过程中,水体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热能从大气向水体传输;当降水或降雪时,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或固态,释放出热量,热能从水体向大气传输。一般来说,冬季海洋整体上是个热源,热能从海洋流向大气或大陆;而夏季海洋温度较低,热能从大气或大陆流向海洋。暖洋流(暖流)经过的洋面,一般温度比较高,热能是从海洋向大气传输;而冷洋流(寒流)经过的洋面,温度比较低,热能是从大气向海洋传输。
太阳能在地球表层的转化与传递
地热能在地球表层系统的传递与转化
地球自转动能的传递与转化
地球自转和自转速度的变化,引起板块的运动、大陆的漂移,导致构造造山和造陆,动能转变成势能。当河流从高处流下,或滑坡、崩塌、蠕动发生时,势能转变成动能。板块运动引起火山喷发、岩浆侵入,动能也就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地球自转动能引起潮汐,潮汐对地面的摩擦产生热能。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还会导致地球表面大范围的海侵海退,导致大气环流、洋流的变化。也就是说,地球自转动能可以直接传输给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从而导致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的变化,再通过它们的变化间接地影响生物圈。
作为整个地球表层系统,从年平均状况来说,能量处于平衡状态。但是对于地球表层的各个部分来说,能量却不一定是平衡的。实际上,在低纬度地区是能量过剩区域;而高纬度地区是能量亏损区域。因此在地表通过大气环流、洋流使低纬度能量向高纬度地区输送
。
全球能量平衡
太阳几乎以恒定的数量不断地向地球提供短波辐射,其中一部分直接被大气中的云、尘埃和洋面、陆面反射回地外空间,剩余的则被大气、海洋、陆地吸收,用于升高它们的温度。与此同时,大气、海洋、陆地也在不断地向地外空间发射长波辐射。从长时间平均说,地球接受的辐射能与发射出去的辐射能是相等的,因而地球表面的温度保持不变。
与教材知识的连接
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2
、热力环流
3
、大气环流
4
、洋流
5
、水循环
6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阅读右图某地天气资料,回答下列各题下面小题。
1
、
2016
年
12
月
25
日该地日温差小的原因是( )
A
.大气逆辐射弱
B
.地面辐射强
C
.太阳辐射强
D
.大气逆辐射强
2
、菏泽这几天受什么天气系统控制( )
A
.气旋
B
.反气旋
C
.冷锋
D
.暖锋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上图中近十几年来(阴 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3
.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
.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
.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
.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
.
800
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冻土是指温度在
0℃
或
0℃
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4
.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
.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
.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
.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
.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
12
月至次年
2
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
5-7
题。
5.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
该地寒冷期
A.
最低
气温高于
-16℃
B.
气温
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
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
.
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7
.
该地可能位于
吉林省
B
.
河北省
C.
山西省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