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 MB
- 2021-05-11 发布
专题一 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
第一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第一课时 知能提升
·
通练小题
核心考点三 居民消费与经济发展
真 题 研 析
核 心 突 破
误 区 清 零
预 测 演 练
目
录
Contents
真 题 研 析
考向一 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分析
高考常以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等知识。
1
.
(2019
·
全国卷
Ⅱ)
2018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9 853
元,同比增长
6.2%
;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9.0%
;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76.2%
,比上年提高
17.4
个百分点;基本必需品消费支出占比下降,通讯器材类和化妆品类的消费支出分别同比增长
11.7%
和
13.5%
。上述信息表明
(
)
①
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②
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
③
消费品供给丰富,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④
高档品消费增加,居民消费趋于理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未体现消费品供给丰富,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也未体现高档品消费增加,不能看出居民消费趋于理性,
③④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项。
[
素能提升
]
(1)
核心素养
·
科学精神:本题需要考生从材料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数据,通过现象把握本质,有利于考生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
(2)
情景再变
·
拓展思维:如果增加选项
⑤
“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
,则入选。
考向二 对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分析
高考多以生活中人们具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各种消费心理的把握和消费观念的分析。
2
.
(
全国卷
Ⅲ)
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
——
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购买行为
(
)
A
.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
.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
.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
.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
D
解析
试客
“
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
,这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是理性消费的表现,
D
项符合题意。
[
素能提升
]
(1)
核心素养
·
科学精神:本题以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新鲜事物为背景材料,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做理智的消费者。
(2)
方法技巧
·
归纳总结:特点比较法区分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
人有我有
求异心理
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攀比心理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求实心理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核 心 突 破
加强宏观调控,
稳定物价
2
.
多维突破一对关系
关系
表现
侧重
要求
生产决定消费
(
第一位、根本性作用
)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消费什么由生产决定
大力发展
生产力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怎样消费由生产决定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消费的数量与质量
(
消费得怎么样
)
由生产决定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欲望、消费能力
(
想不想、能不能消费
)
由生产决定
关系
表现
侧重
要求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
第二位
)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生产过程完成于消费
重视消费,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
生产规模、方向
)
消费从规模和方向上对生产的影响
消费对生产具有带动作用
消费热点对具体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消费对生产具有创造作用
(
一创造、两提高
)
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积极性
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
消费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②
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
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
消费与经济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消费与投资、出口的关系,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3)
消费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需求引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4)
消费与民生: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
.
(
江苏卷
T6A)
社会保障水平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
)
答案
×
解析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
误 区 清 零
2
.
(
江苏卷
T7B)
要避免贷款消费。
(
)
答案
×
解析
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的贷款消费是合理的,不应全部否定。
3
.
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
(
)
答案
×
解析
对待求异心理需要辩证分析。求异心理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商人利用求异心理守法经营,值得提倡。
4
.
消费增长是生产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凡消费都会促进生产的发展。
(
)
答案
×
解析
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合理的消费会促进生产的发展,不合理的消费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预 测 演 练
预测一 结合具体经济情景,分析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
.
(2019
·
福建南平二模
)
2019
年
1
月起,某市提高特殊病种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养老金发放标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这一举措产生的影响推导正确的是
(
)
A
.未来收入预期更乐观
—
扩大当前消费
—
刺激经济增长
B
.居民医疗支出减少
—
恩格尔系数降低
—
生活水平提高
C
.国家财政支出增加
—
初次分配更加公平
—
居民幸福感提升
D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
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答案
A
解析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居民医疗支出减少,并不能会导致恩格尔系数降低,
B
项错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属于再分配领域,而不是初次分配,
C
项错误;材料举措并不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D
项错误。故选
A
项。
预测二 结合生活实际,考查消费类型和消费观念
2
.
(2020
·
湖南雅礼中学考试
)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案件频发,校园贷也屡屡爆出巨额借贷无法偿还的新闻。某项调查显示,超半数大学生认为“不欠债、不贷款才是最好的消费方式”。对此下列观点评价正确的是
(
)
①
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消费观,有利于降低生活风险
②
否定了适度举债对提高个人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意义
③
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作为没有收入支撑的大学生不宜介入
④
是否贷款消费要充分考虑自身经济承受能力,防止消费走向极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答案
C
解析
该观点否定了适度举债对提高个人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意义,
①
错误;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许可的范围内的贷款消费不是超前消费,没有收入支撑的大学生在贷款时应充分考虑个人的实际需要和自己的偿还能力,并非不宜介入,
③
错误。故选
C
项。
预测三 结合消费升级趋势,分析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3
.
(2020
·
广东茂名志华实验中学期初
)
“
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改变传统以产品利益点为输出内容的传播方式。我国某百年啤酒企业及时改变品牌定位,开始从“爸爸的啤酒”向“年轻人的啤酒”转变。该企业经营策略的转变是因为
(
)
①
抓住核心消费群体可能制胜
②
年轻人更具超前消费的理念
③
消费的变化引导生产的调整
④
消费的升级决定产品的转型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答案
C
解析
该企业调整经营战略,关注年轻人的个性化消费,改变品牌定位,是因为抓住核心消费群体可能制胜,消费的变化引导生产的调整,
①③
当选;该企业转变经营策略与人们的消费理念无关,排除
②
;生产决定消费,
④
错误。故选
C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