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8.50 KB
- 2021-05-11 发布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第I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下面的四幅图中,A在B的方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2-3题。
2.若丙丁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200000000 B.1:20000000
C.1:400000000 D.1:40000000
3.甲、乙、丁、丙四点连线包围的地区主要位于( )
A.太平洋上 B.印度洋上 C.亚欧大陆上 D.澳大利亚大陆上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4-5题。
4.若一架飞机从N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M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先西北再西南
C.一直向西 D.先西南再西北
5.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为( )
A.(60°N,80°E) B.(60°S,100°E)
C.(30°S,100°E) D.(60°S,80°W)
下图为某岛略图。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岛屿位于( )
A.亚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7.甲、乙两城市的实际直线距离约( )
A.500km B.1000km C.1500km D.2000km
8.影响丙地气候形成的因素有( )
①暖流②东北信风③东南信风④地形⑤寒流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9.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沟谷中出现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根据等高线判断下图中四处居民点中,最容易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此回答10-11小题。
10.图中陡崖的高差可能是( )
A.101米 B.198米 C.398米 D.601米
11.对流层大气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图中两山峰气温差的取值范围为( )
A.0℃~1.2℃ B.1.2℃~2.4℃ C.2.4℃~3.6℃ D.0℃~2.4℃
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据此完成12-13题。
12.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
C.夏季风 D.人类活动
13.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
A.“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
D.“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
下图为我国某地2019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回答14-15题。
14.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 )
A.由南向北 B.由西北向东南
C.由北向南 D.由东北向西南
15.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在( )
A.2019 年 2 月 B.2019 年 7 月
C.2019 年 12 月 D.2020 年 1 月
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已知a>b>c>d),回答16-17题。
16.若②=c,则下列沿PQ线所作剖面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7.下列关于①②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的值肯定大于② B.①②的值可能都为b
C.①的值肯定为b,②的值肯定为c D.①②的值都大于c、小于b
下面左图示意福建省1月均温分布(单位:℃),右图示意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18-20题。
18.影响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洋流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19.有关福建省的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年降水比较均匀
B.气温年较差沿海大于内陆
C.1月均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邵武市位于山脊,南平市位于高原
B.永定与泉州市1月均温相差可能是3℃
C.福建省的河流大多是自东南流向西北
D.武夷山市与泉州市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相同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图,读下图完成21-22题
21.关于该岛的地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中南部高四周低
C.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D.北部高南部低
22.甲图中P为湖泊,下图中正确反映湖泊与河流关系的图是( )
A.A B.B C.C D.D
右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23~25题。
23.导致该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③地形起伏 ④洋流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4.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A.西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25.b月
A.尼罗河下游正值枯水期
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我国天山冰川储量较少
D.我国阿勒泰地区正受暴风雪影响
第II卷(非选择题)
第II卷共5个大题,共50分。请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在试卷上答题不给分。
26.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
(2)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最佳坝址应选择建在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
(3)A在B的_____方向;疗养院位于_____ (南/北)坡。
(4)图中a、b、c中,哪一条不属于河流的支流?为什么?
(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
27.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虚线处的地形是 ,判断的理由是
(2)若该地区的山体是由石灰岩组成的,则在流水作用下,该地形成的地貌是 ,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地形区)。评价该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和应采取的措施。
(3)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徒步上山路线。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选择哪一条路线比较合适?说出理由
2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10分)
材料 2010年4月14日,冰岛南部发生火山喷发,受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烟尘影响,冰岛、英国、挪威、瑞典、丹麦等欧洲部分国家机场关闭,大部分航班延误或取消。
(1)冰岛(E)位于__________和美洲板块两大板块交界处,是_____边界(生长、消亡)。
(2)A、B为世界著名的两个渔场,它们的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D所在地区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其代表性农产品为_____、____。
(4)阴影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该气候类型在D地区分布范围比C地区大的主要原因____。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英国位于亚欧大陆__________侧,受__________的影响,形成典型的__________气候。
(2)甲、乙所在地区位于大陆东岸,受__________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__________气候。
(3)与伦敦相比,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多选)
A.全年气温变化小
B.夏季气温高
C.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D.冬季气候湿润
(4)举例说出英国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影响。
30.(10分)如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
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
所示是北半球的 (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 ,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
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说明 因素对该差异
的影响明显。
(4)图中⑥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⑥气候分布?为什么?
参考答案
1--5BABBB
6--10DBCCC
11--15DADDC
16--20CBDCB
21--25BAADC
26.(1)a,原因是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急
(2)最佳坝址应是小河流出盆地的最窄处,理由是此处省时省力省工
(3)西北;南
(4)c c处是山脊,这里不能形成河流
(5)①更合理,因为①与等高线平行,建造难度小,可自流引水
27.(1)山谷 等高线凸向海拔高的地方
(2)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 土层薄、肥力低,水土易流失,地表水缺乏,对农业生产不利。 加强水利建设,发展生态农业
(3)BD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或者CB,距离短)
28.(1)亚欧板块 生长 ; (2) 寒暖流交汇 ; (3)地中海农业 葡萄、柑橘(或柠檬、无花果) (4)地中海气候, D周围以海域为主,海岸线弯曲,受海洋影响大;山脉多东西走向,冬季时利于西风深入,D夏季比周围气温略低,对副热带高压起加强作用。
29.(1)西; 盛行西风; 温带海洋性 (2)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 (3)BC;
(4)对农业的影响:有利:气候温和多雨,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宜乳畜业的发展;
不利:光照资源少,不利于谷物生产。
对居民生活习惯的影响:气候终年湿润,居民出行习惯带雨伞。
30. (1)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 (2)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 (3)热带雨林 由赤道向两极 纬度(太阳辐射) (4)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 没有, 该气候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其他大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