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50 KB
- 2021-05-11 发布
第四章 平面向量、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课时作业27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①对任意两向量a,b,a-b与b-a是相反向量;
②在△ABC中,+-=0;
③在四边形ABCD中,(+)-(+)=0;
④在△ABC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真命题.因为(a-b)+(b-a)=a+(-b)+b+(-a)=a+(-a)+b+(-b)=(a-a)+(b-b)=0,所以a-b与b-a是相反向量.
②真命题.因为+-=-=0,
所以命题成立.
③假命题.因为+=,+=,
所以(+)-(+)=-=+≠0,所以该命题不成立.
④假命题.因为-=+=≠,所以该命题不成立.故选A.
答案:A
2.设a、b都是非零向量,下列四个条件中,使=成立的充分条件是( )
A.a=-b B.a∥b
C.a=2b D.a∥b且|a|=|b|
解析:表示与a同向的单位向量,表示与b同向的单位向量,只要a与b同向,就有=,观察选择项易知C满足题意.
答案:C
3.如上图所示,向量=a,=b,=c,A,B,C在一条直线上,且=-3,则( )
A.c=-a+b
B.c=a-b
C.c=-a+2b
D.c=a+2b
解析:∵=+=+3
=+3(-)=3+-3
∴2=-+3,
∴c==-a+b.
答案:A
4.已知点O,N在△ABC所在平面内,且||=||=||,++=0,则点O,N依次是△ABC的( )
A.重心 外心 B.重心 内心
C.外心 重心 D.外心 内心
解析:由||=||=||知,O为△ABC的外心;++=0知,N为△ABC的重心.
答案:C
5.已知点A、B、C是直线l上不同的三个点,点O不在直线l上,则关于x的方程x2+x+=0的解集为( )
A.∅ B.{-1}
C. D.{-1,0}
解析:由条件可知,x2+x不能和共线,即使x=0时,也不满足条件,所以满足条件的x不存在.
答案:A
6.设M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且++=0,D是AC
的中点,则的值为( )
A. B.
C.1 D.2
解析:因为D为AC的中点,所以=-(+)=-×2=-3,故=,故选A.
答案:A
二、填空题
7.如图,在△ABC中,BO为边AC上的中线,=2,若∥,且=+λ(λ∈R),则λ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因为∥,所以存在实数k,使得=k.=-=+(λ-1),又由BO是△ABC的边AC上的中线,=2,得点G为△ABC的重心,所以=(+),所以+(λ-1)=(+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得,解得λ=.
答案:
8.设向量e1,e2不共线,=3(e1+e2),=e2-e1,=2e1+e2,给出下列结论:①A,B,C共线;②A,B,D共线;③B,C,D共线;④A,C,D共线,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
解析:=-=4e1+2e2,=-=3e1,由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b=λa(a≠0)可得A,C,D共线,而其他λ无解.
答案:④
9.已知||=3,||=,⊥,点R在∠POQ内,且∠POR=30°,=m+n(m,n∈R),则等于________.
解析:
∵=+=m+n
∴||=3m,||=n
且tan30°===
∴=1.
答案:1
三、解答题
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OADB中,设=a,=b,=,=.试用a,b表示,及.
解:由题意知,在平行四边形OADB中,===(-)=(a-b)=a-b,则=+=b+a-b=a+b.==(+)=(a+b)=a+b.=-=(a+b)-a-b=a-b.
11.若a,b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a与b起点相同,则当t为何值时,a,tb,(a+b)三向量的终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设=a,=tb,=(a+b),
∴=-=-a+b,=-=tb-a.
要使A,B,C三点共线,只需=λ.
即-a+b=λ(tb-a)=λtb-λa.
又∵a与b为不共线的非零向量,
∴有⇒
∴当t=时,三向量终点在同一直线上.
1.在△ABC中,N是AC边上一点,且=,P是BN上的一点,若=m+,则实数m的值为( )
A. B.
C.1 D.3
解析:
如图,因为=,所以=,=m+=m+,因为B,P,N三点共线,所以m+=1,
所以m=,选B.
答案:B
2.在直角梯形ABCD中,∠A=90°,∠B=30°,AB=2,BC
=2,点E在线段CD上,若=+μ,则μ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0,]
C. D.
解析:由题意可求得AD=1,CD=,所以=2.
因为点E在线段CD上,所以=λ(0≤λ≤1).
因为=+,
又=+μ=+2μ=+,
所以=1,即μ=.因为0≤λ≤1,
所以0≤μ≤,故选C.
答案:C
3.已知△ABC中,=a,=b,对于平面ABC上任意一点O,动点P满足=+λa+λb,则动点P的轨迹所过的定点为________.
解析:依题意,由=+λa+λb,
得-=λ(a+b),即=λ(+).
如图,以AB,A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DC,对角线交于点M,则=λ,
所以A,P,D三点共线,
即P点的轨迹是AD所在的直线,由图可知P点轨迹必过△ABC边BC的中点M.
答案:边BC的中点
4.已知P为△ABC内一点,且3+4+5=0,延长AP交BC于点D,若=a,=b,用a,b表示向量,.
解:因为=-=-a,
=-=-b,
又3+4+5=0.
所以3+4(-a)+5(-b)=0,
所以=a+b.
设=t(t∈R),则=ta+tb.①
又设=k(k∈R),
由=-=b-a,得=k(b-a).
而=+=a+.
所以=a+k(b-a)=(1-k)a+kb,②
由①②得解得t=.
代入①得=a+b.
所以=a+b,
=a+b.
相关文档
- 高三数学总复习练习第十章 章末检2021-05-10 23:09:1410页
- 高三数学总复习练习第七章 立体几2021-04-28 19:23:41121页
- 高三数学总复习练习第一章 章末检2021-04-28 11:09:195页
- 高三数学总复习练习第二章 章末检2021-04-25 23:27:077页
- 高三数学总复习练习第九章 章末检2021-04-20 19:37:579页
- 高三数学总复习练习一模考前专项训2021-04-19 23:16:3644页
- 高三数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章末检2021-04-16 17:06:118页
- 高三数学总复习练习第十一章 章末2021-02-26 19:31:017页
- 高三数学总复习练习第八章 章末检2021-02-26 18:31:33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