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3.50 KB
- 2021-05-11 发布
2018-2019 学年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
理试题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60 分钟
2、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共 100 分。
3、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
置上,否则均不得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读下图回答 1-2 题。
1.如果 a、b、c 分别代表三个国家,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a─德国 B.b─肯尼亚 C.c─印度 D.b─日本
2.造成 c 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国家强制性的政策③医疗卫生水平落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60 大数据中心基于 9 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 2019 年春节“空城
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广东的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等四个城市“空
城指数”位列前五。而江西、湖南、河南等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
“拼”省份。据此回答 3-4 题
3.广东省城市“空城指数”高的主要原因
①环境优美 ②工资水平高 ③就业机会多 ④自然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4.最“拼”省份江西省,因为“拼”而对江西省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 人地矛盾加剧 B. 就业压力加重 C. 人口老龄化严重 D. 城市化水平降低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据此完成 5-6 题。
5.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A. A 国 B. B 国 C. C 国 D. D 国
6.最近可能有战争发生过的国家是
A. A 国 B. B 国 C. C 国 D. D 国
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化示意图,完成 7-8 问题。
7.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持续增加 B.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C.人口总量最少的年份是1995年 D.人口总量最多的年份是2010年
8.图示信息反映
A.该地区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速度慢、水平低
B.该地区净迁入率的变化的主要诱因是自然增长率下降
C.净迁入率的变化导致该地区出现大量失业人口
D.净迁入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该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
读“我国东南部某大城市住宅小区示意图”,回答 9-10 题。
9.在“爱我城市,共建家园”的民意调查中,小区居民集中反馈的问题如下:①高速公路
需要改线;②火电厂应搬迁;③住宅区西北部的绿地改建为学校;④小区的绿地面积较小。
你认为合理的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如果在图中甲处增加商业小区布局,其合理性是
A. 人口密集 B. 交通方便 C. 靠近学校 D. 靠近市中心区
下图为某工业城市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区的地价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4 题。
11.该城市的地价,2007 年比 2000 年
A.整体下降 B.整体上涨 C.变化不大 D.远郊区上涨幅度大
12.2007 年地价变化曲线中,在近郊区又出现了一个峰值,原因是该地可能新建了
A.游泳池 B.奶牛场 C.美术馆 D.高新技术开发区
13.2000 年以来,该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 B.人口死亡率明显减少
C.外来劳动人口大量涌入 D.环境优美吸引生态移民
14.地理环境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变化明显的是
A.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B.年降水量大量减少
C.土壤日趋贫瘠 D.地下水水位抬高
读“人口密度和城市内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完成 15-16 题。
15.从图中可以看出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大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小
C.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小
D.人口密度与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16.图中体现出的人口密度与商业中心数目之间的关系是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少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商业中心的数目无任何关系
D.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下图为 1850~
2050 年中国、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据此完成 17-18 题。
17.中、英、美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正确的是
A. 英国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美 B. 美国先于英国达到 80%的城市化水平
C. 1970 年以后中国城市化速度慢于美国 D. 英国城市化进程起步最早
18.2030 年与 2000 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的变化主要有
A. 英国——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B. 中国——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 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D. 中国——大城市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9.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
得了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①地价便宜 ②人流量大 ③接近货源地 ④道路通达性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下列是“某城市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示意图”。读图,回答 20-21 题。
20.城市建设后导致了当地
A. 地下水位上升 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 蒸发量增加 D.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1.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判断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
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后降水减少 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大
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 D.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
第十三届(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于 2012 年 4 月 20 日开幕。本届博览会以“绿色、
科技、未来”为主题。寿光种植的反季节蔬菜每年冬天供不应求。据此回答 22-23 题。
22.寿光反季节蔬菜大棚生产技术主要得益于改善了下列区位因素中的
A.热量 B.光照 C.地形 D.水源
23.寿光蔬菜能到全国的大小城市甚至世界市场销售,主要得益于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过硬的产品质量 C.便捷的交通运输 D.完善的市场体系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下图,回答 24-25 题:
24.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源 C. 气候 D. 土壤
25.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
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 果园 B. 鱼塘 C. 稻田 D. 菜地花圃
读“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完成 26-27 题。
26.图中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
A. 商品谷物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B. 混合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D.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27.制约丙商品粮基地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土壤 B. 水源 C. 地形 D. 热量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近年来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如在日光温棚中种植草莓、油
桃、蔬菜等,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之路。读图,回答 28-29 题。
28.图中主要种植业区形成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A.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B.深受西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为农业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
C.人口和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发达
D.河谷地带的森林为土壤提供了较丰富的腐殖质,土壤比较肥沃,热量相对丰富
29.图中 A 湖泊近年来水面降低,水量减小,原因可能是
A.全球变暖,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加,入湖河流的水量增加
B.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
C.利用该湖泊进行农业灌溉,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湖水减少
D.湖泊周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湖泊泥沙淤积严重
30.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B.广阔的消费市场
C.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 D.肥沃的土地
下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 31-32 题。
31.关于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B. 精耕细作,劳动力投入多
C. 机械化程度高,单产较高 D. 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
32.下图阴影地区所示农业地域类型与丙相同的是
A. B. C. D.
图甲是“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
高。图乙是“四种气候的特征示意图”。读图回答 33-35 题。
甲 乙
33.关于图甲中集约指数最高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商品率高,单位面积产出大,对劳动力的依赖度强
B. 机械化程度高,气候和交通是其布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C. 市场因素影响突出,城市分布和规模对其影响巨大
D. 暖湿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全年充足的光照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34.甲区域在图乙中对应的气候最有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5.关于四地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 B. ②发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C. ③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 D. ④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最高
第Ⅱ卷(综合题)
二、综合题(共 30 分)
36.读“城市人口比重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分)
( 1 ) 0 甲 图 中 , A → B → C → D → E 阶 段 反 映 的 是 城 市 化 过 程 , 该 过 程 的 重 要 标 志
是 。E→F 反映了 现象(4 分) 。
(2)甲图中的变化过程与乙图中的 曲线相对应,该曲线代表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
平属于 国家。此类国家目前处在城市化发展的 (填乙图字母) 阶段,
城市化发展速度 。(8 分)
(3)乙图中 a 曲线 S 阶段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4 分)
37.读下图,回答问题。(14 分)
(1) 图中三地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商品率最低的是 (用字母填空)。(2 分)
(2) B 地位于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其代表性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主
要的农产品有小麦和 。(4 分)
(3) C 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2 分)
该地区农业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6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得 6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C B C C D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C A C D D B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C A C A B D B C
31 32 33 34 35
B D C B A
36.(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逆城市化
(2)a 发达 T 慢
(3)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劳动力过剩、治安混乱
37.(1)A
(2)混合农业 羊毛
(3)商品谷物农业
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