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6.00 KB
- 2021-05-11 发布
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第 3 单元 运算定律
课时 课时 6:乘法分配律
主备人 数学教研组 所在学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从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使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
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
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能力目标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 课本、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补充、 总结
第六课时:
一、铺垫孕埋伏
思考问题。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
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
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新授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
的理由。
(1)(4+2)×25
=6×25
=150(人)
4+2 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 25 就算出 25 个
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
(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
种树,2×25 表示 25 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
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
结出要点。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学生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
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
请学生验证。
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
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
律?
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P26/做一做
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
四、课堂小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
小组讨论,尝
试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
小组合作,讨
论、交流、汇
报结果。
学生通过探
讨并交流发
现的规律。
学 生 独 立 解
答,小组讨论
五、作业设计
1、不计算在□里填上 “>”、“<”或“=”。
73×54□54×73 (75×76)×74□75×
(76×74)
87×53□87×52 80×
90□8×(10×90)
2、解决问题
一个盒子能装 12 支钢笔,每支钢笔 3 元钱。
买这样的钢笔 5 盒共用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六、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4+2)×25=4×25+2×25
┆(学生举例)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
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交流,集体订
正。
相关文档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课堂教学2021-05-11 15:02:2726页
- 课堂教学中的一帮一工作总结2021-05-11 14:38:113页
- 【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语文园地2021-05-11 13:51:2632页
- 教导处范文之小学课堂教学月活动方2021-05-11 13:41:302页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学2021-05-11 12:25:0112页
-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验小组工作2021-05-11 11:48:434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昆虫2021-05-11 11:24:3333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5-11 11:20:5014页
- 语文(心得)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优化2021-05-11 10:42:3417页
- 英语(心得)之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2021-05-11 10:31:3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