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0 KB
- 2021-05-11 发布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讲义 诗歌鉴赏
第十二节 综合解答型
1.提问方式:简要分析该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不超过150字。
2.解答分析:回答古诗鉴赏题,一般字数不会太多,但答题的内容,也如一篇议论文,有论点,有论据,最好先写论点后写论据(当然也可先写论据后写论点)。
3.答题步骤:
①指出思想内容和观点。(即诗中体现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政治观点);
②举出诗中含有思想感情的诗句来作论据来证明你的观点。
③指出艺术特色及观点。(即诗歌所采用的何种表现手法)
④举出诗中所用表现手法的诗句来证明你的观点。
另外这种答题模式在解答诗词鉴赏题也可采用:
这首诗通过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特点,表现(突出)了……思想感情,起到了……作用。
4.答题示例:
[示例一]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问:阅读这首词,简要分析该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不超过150字。
答:这首词通过梅花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描写,表现诗人誓与世上恶势力抗争到底的志向与追求(以上是思想内容方面的论点,第一步)。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虽屡遭罢免,但志向不改,如同驿外断桥边的梅花,虽遭风吹雨打,零落成泥,依然香如故(以上是思想内容方面的论据,第二步)。
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托物言志(以上是艺术特色方面的论点,第三步)。
诗人塑造了一个敢于同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的梅花形象,实际以梅自喻,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志向(以上是艺术特色方面的论据,第四步)。
[示例二] (2008年浙江卷)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问: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答:(步骤①)内容:1.漂泊的旅思;2.谪官的愁思;3.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4.年华易逝的伤感;5.宦海浮沉的厌倦。
(步骤②)特点:1.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2.以“羁绪”领起全篇。
以答题范式只是一种模板,它可以使广大考生明晰答题的正确指向,至于在这个框架内具体填写什么内容,还需要广大考生对全诗作悉心的品味和揣摩。只有将“正确指向”和“准确内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抢占古诗词鉴赏题的制高点。考生除了要加强陈述性知识(如作家、作品及鉴赏术语等)的识记外,更要掌握明晰的程序性知识(如解题思路、答题模式等)。掌握每种题型的答题模式,并严格按照答题模式规范作答,一方面可以使答案条理清晰,另一方面不会遗漏答案要点。
第十三节 诗歌鉴赏术语
中国是诗的王国,《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历代诗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人的思想性格都是经过两千多年的诗歌沉积而养成的。高考把诗歌鉴赏作为热点的试题来设定,也就在情理之中。鉴赏诗歌,当然就要了解一系列的鉴赏术语,方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准确把握。
一、主旨类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二、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三、侧面描写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语言风格特点类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 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平淡无奇 质朴清新 淡雅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五、议论类
富有哲理
淋漓尽致
六、文章结构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七、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八、其它
构思精巧 新颖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
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
颇具匠心 感情细腻 感情真挚 跃然纸上 曲折 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