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8.00 KB
- 2021-05-11 发布
第 3 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下列哪组细胞均没有细胞核?( )
A.骨髓造血干细胞和根毛细胞
B.根毛细胞和叶肉细胞
C.蓝藻和成熟的筛管细胞
D.大肠杆菌和蛙的成熟红细胞
解析蓝藻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成熟的筛管细胞具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与此功能相
适应,在分化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细胞核逐渐丧失。
答案 C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
C.所有分子均可通过核膜上的核孔
D.细胞核内所需的能量在细胞核内产生
解析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因而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
岛素的合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但不能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核
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并且不是所有的大分子物质都可以随意出入细胞核,核孔对出入
细胞核的大分子具有选择性。细胞核内所需的能量是在细胞质中产生的。
答案 A
3.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不与细胞内的其他膜相连
B.核仁与细胞核内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C.D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控制细胞的代谢
D.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质发生周期性变化
解析核膜与内质网膜是相连的。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中的蛋白质是
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细胞核中的 DNA 不能进入细胞质中。
答案 D
4.下列结构中,具有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膜性结构的是( )
①高尔基体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核糖体 ⑤中心体 ⑥染色体 ⑦细胞核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⑦
D.①②③⑦
解析核糖体和中心体无膜结构,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无磷脂分子。其余结构都含有生
物膜。
答案 D
5.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某同学绘制了线粒
体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他所建构的是( )
A.物理模型 B.概念模型
C.数学模型 D.实物模型
解析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答案 A
6.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系统的功能就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识别
B.作为生命系统,细胞各结构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并决定着细胞的遗传特性
D.细胞器具有各自的形态和功能,有些还有自己的遗传物质
解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除了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识别外,还有保护及为生化反应提供场
所的作用,A 项错误;作为一个生命系统,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各
项生命活动,B 项正确;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也是遗传信息库,决定着细胞的遗传特
性,C 项正确;细胞器具有各自的形态和功能,有些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还具有少量的 DNA,D 项
正确。
答案 A
7.下图为真核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核膜由 层膜组成。
(2)细胞中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是[ ] 。
(3)与某种 RNA 合成及核糖体组装有关的结构是[ ] 。
(4)图中②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②可用 性染料染色。
答案(1)2
(2)⑥ 核孔
(3)④ 核仁
(4)DNA 和蛋白质 碱
能力提升
1.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其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
B.组成核糖体的 RNA 和蛋白质由②合成,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②体积较大,③数目较多
C.凡是比核孔孔径小的物质分子均可自由进出细胞核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解析①为染色质,因而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其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A 项正确;组成核糖体的
RNA 合成与核仁有关,蛋白质合成场所是在核糖体,因而蛋白质旺盛的细胞,②核仁体积也较大,③是
核孔,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多,B 项错误;比核孔小的物质不一定都能自由进出细胞核,细胞
核对进出的物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C 项错误;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
所,D 项错误。
答案 A
2.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假根内。科
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 2 中移去细胞核的甲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
B.图 2 中③与图 1 中①的帽形相同
C.图 1 中①②的帽形因嫁接而改变
D.上述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形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解析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故移去细胞核的甲伞藻的生命活动逐渐减缓直至停
止,A 项正确;图 2 中的③与图 1 中的①的细胞核相同,故两者帽形相同,B 项正确;图 1 中①②嫁接的是
伞柄,属于细胞的细胞质部分,故不会引起帽形的改变,C 项错误;题中嫁接实验及核移植实验可说明生
物体形态结构的形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D 项正确。
答案 C
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很多核糖体
B.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C.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D.核孔是包括 DNA 在内的大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
解析核膜由双层膜构成,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许多核糖体。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是不同的。
经研究发现,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如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和动物的肿瘤细胞等)中,核仁体积较
大;而在一些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细胞(如精细胞、肌细胞等)中,核仁很小(因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
有关)。核孔虽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但并不是任何大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的,并且细胞核内的
DNA 分子一般只在核内储存、复制,并不进入细胞质。细胞液是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
答案 A
4.汉麦林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a),再在近杯处切断(e),将中间
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断后,不能再生第二杯(d);(e)不能再生出其他部分;(a)可
以再生一完整个体(f),将其切断后的(g),还可再生一完整个体。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
A.决定杯状藻的藻杯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B.决定杯状藻的藻杯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可能来自细胞核
C.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
D.(b)能再生一杯说明生物的遗传与细胞核无关
解析茎(b)中含有细胞质,但不能再生第二杯(d),而且顶部(e)不能再生出其他部分,说明决定藻杯形态
发生的遗传信息不是来自细胞质。茎(b)中无细胞核,最终不能再生第二杯(d),而(a)处可以再生一完整
的个体,可推测决定藻杯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可能来自细胞核。据题目所做实验不能确定杯状藻藻
杯的形态发生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茎(b)可再生一杯,只能说明地中海杯
状藻中间的茎内有与藻杯产生有关的物质。
答案 B
5.调节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 A、B、C 的细胞内部结构,观察到细胞结构 a~e 具有下列特征:a、b、c
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 a 的膜上具有小孔,而 b、c 没有小孔;d 由两个互相垂直的结构构成,与细胞的
有丝分裂有关;e 呈囊状并由片层结构堆叠而成。将关于试样 A、B、C 的细胞结构进行如下整理(+
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
细胞结
构 a b c d e
试样 A - - - - -
试样 B +++- +
试样 C ++- ++
(1)试样 A、B、C 分别是菠菜叶、大肠杆菌和鼠肝的一种。A、B、C 分别是
,a~e 依次是
。
(2)试样 B 的结构中含遗传物质最多的是[ ] ,具有消耗氧气功能的细胞器是
[ ] 。
解析根据题意,a 是双层膜且膜上有小孔,可知 a 是细胞核,而不存在双层核膜的试样 A 便是原核生物
大肠杆菌。除 a 细胞核外,具有双层膜的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这两种细胞器,那么 b、c 到底哪一个是
线粒体呢?我们不妨思考如下:试样 A 我们已经判断出是大肠杆菌,那么待判断的试样 B、C 就应该是
菠菜叶和鼠肝了,这两种细胞都含有线粒体,但前者含有叶绿体而后者不含。再结合表格可知,试样 B
和试样 C 都含有 b,则 b 是线粒体,那么 c 便是叶绿体。含有 c 叶绿体的试样 B 是菠菜叶,不含叶绿体
的试样 C 是鼠肝。d 是中心体,e 是高尔基体。
答案(1)大肠杆菌、菠菜叶、鼠肝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2)a 细胞核 b 线粒体
6.为了研究细胞核是否为活细胞所必需,某科学家将 200 个相同的细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保留细胞
核,另一部分去掉细胞核。所有的细胞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测得的数据如下:
时间
/d
无核部分细
胞
的存活个数
有核部分细
胞
的存活个数
1 81 79
2 62 78
3 20 77
4 0 74
10 0 67
30 0 65
(1)由表中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
(2)有人质疑这位科学家,要求他对这么多有核部分细胞的死亡做出合理解释,请你尝试为这位科学家
辩护,替他做出解释。
解析表中数据为研究细胞核是否为活细胞所必需的实验的结果,该实验分为两组,无核部分细胞随着
培养天数的增加,死亡个数迅速增加,且在第 4 天就已经全部死亡;有核部分细胞的存活个数比无核部
分细胞的多且存活时间长,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或缺的;有核部分细胞出现死亡现
象可能是正常衰老死亡。
答案(1)①有核部分细胞存活个数比无核部分细胞的多且存活时间长;②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
是不可或缺的;③细胞有核部分出现死亡现象可能是正常衰老死亡。
(2)有核部分细胞出现死亡现象的可能原因有两种:一是实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伤害
导致死亡;二是细胞的正常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