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00 KB
- 2021-05-11 发布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总星系 ②地球 ③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⑤流星体 ⑥陨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②④⑤
2.“天上星星亮晶晶,数来数去数不清”,童谣中所说的“星星”,绝大多数是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于12月14日21时11分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读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完成3--4小题。
3.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B.两级
C.三级 D.四级
4.“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读“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划分示意图”,回答第5题。
5.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___图所示天体系统级别相同
A.A B.B C.C D.D
6.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银河系的中心
B. 太阳内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 黑子、耀斑都是太阳活动的标志
D.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
“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结合谚语,完成7--8题。
7.该谚语体现了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
A.光热资源 B.生活能源
C.生产能源 D.水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8.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
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气的燃烧
C.太阳辐射所有能量均能到达地球
D.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清洁且能量密集的能源
9. 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 B. C. D.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天宫二号”于2016年第三季度升空。据此回答10--11题。
10.“天宫一号”运行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 核能 B. 太阳能
C. 石油 D. 天然气
11.易对“天宫二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A. 太阳辐射 B. 太阳活动 C. 月球引力 D. 地球运动
2014年4月,丹麦奥胡斯大学利用我国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数据取得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太阳有一天可能会用比往常强烈数千倍万倍的超级耀斑“轰炸”地球,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据此完成12--13题。
12. 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超级耀斑”,说法正确的是
A. 出现在太阳色球层 B. 每11年必爆发一次
C. 温度比其他区域低 D. 肉眼可以直接观测
13. “超级耀斑”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 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 B. 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通讯
C. 带来大量能量,使得地球大气异常升温 D. 会产生极光现象
14.下图为1900~2000年的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下列年份发生“磁暴”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A. 1950年 B. 1960年 C. 1970年 D. 1980年
15.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 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C.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约是22年
D. 太阳活动会导致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读“经纬网图”,回答16--17题。
16.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
A.L1和L2相等
B.L1约为L2的一半
C.L2约为L1的1.5倍
D.L1约为L2的2倍
17.若飞机从图中D点飞往B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其方向是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与昼长最小值的差)。据此完成18--20题。
甲
乙
丙
丁
昼长差
0
5小时30分
13小时56分
24小时
18.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9.四地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甲丙乙丁 B.甲乙丙丁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20.乙地的最长昼长值是
A.9小时15分 B.8小时35分 C. 10小时25分 D.14小时45分
21.2018年7月15日李雷同学从长春乘飞机到美国纽约(西五区)参加夏令营。18:30分飞机准时起飞,历时13小时,到达纽约时当地时间是
A. 7月15日5时30分 B. 7月15日18时30分
C. 7月16日13时30分 D. 7月16日7时30分
22.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4°,则
A. 热带、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扩大 B. 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
C. 热带范围变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 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
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时间为
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24.如果阴影部分为5月1日,非阴影部分为5月2日,则甲地时间为
A. 15时 B. 9时
C. 3时 D. 12时
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于2016年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结合图回答25--26题。
25.第31届奥运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6.地球公转到图中四个位置中,速度最快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7.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2013年2月15日叶卡捷琳堡时间7时15分(世界标准时间3时15分)左右,俄罗斯车里雅宴斯克州发生天体陨落事件。该天体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发生爆炸,产生大量碎片,形成了所谓的“陨石雨”。据此回答28--29题。
28.叶卡捷琳堡所处的时区为
A. 零时区 B. 东二区 C. 东四区 D. 东八区
29.“陨石雨”发生时,长春地区正处于( )前后。
A. 午夜 B. 日出时刻 C. 日落时刻 D. 正午
30.关于地震波的正确叙述是
A.横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B.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传播,且速度较慢
C.在莫霍界面,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D.在古登堡界面横波完全消失
31.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矿产资源,据右图A处地震波波速变化信息看,在A处最有可能储藏的矿产为
A.铁矿 B.水 C.天然气 D.煤
2018年9月15日9时13分,吉林省松原市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周边地区震感明显,但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回答32--33题。
32.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圈层
A. 地壳 B. 软流层 C. 下地幔 D. 地核
33.此次地震对以下哪个圈层影响最小
A. 生物圈 B. 水圈 C. 大气圈 D. 岩石圈
地球的四大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34--35题。
34.图中①②③④对应地球的圈层依次是
A. 大气层、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 大气层、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35.下列对岩石圈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岩石圈就是地壳 B. 软流层属于岩石圈
C. 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D. 整个岩石圈都是生物的生存空间
第Ⅱ卷
本卷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
36.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填序号),小行星带两侧的④⑤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其中④按结构特征划分,属于 。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同的特征: 、 、 。
(3)Ⅰ、Ⅱ、Ⅲ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A、B、C是生命存在的条件,请将字母填写到与之对应的括号内。
Ⅰ.太阳系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A.水经常处于液体状态
Ⅱ.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 B.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Ⅲ.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 C.地球表层存在大气层
37.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
(2)此时AB位于______(晨、昏)线上; A地的昼长为 _小时,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
(3)A、B、D三点的角速度比较 ,线速度比较 。
(4)此时北京时间为 ,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
(5)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
38.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 前后。
(2)此日为北半球的 (节气),当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是 ,此日过后,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 。
(3)图中B、C、D三点,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 , A点日出为___ _____时,D点日落为________时,B点昼长为________小时,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答案
1-5 DABDB 6-10 CAADB 11-15 BACBB 16-20 CADBD 21-25 BBCBC 26-30 ABCDD
31-35 CACDC
36.(1)③ 火星 木星 类地行星 (2)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3)①—B; ②—C; ③—A
37.(1)昏 4 北温带 (2)A=B=D(或相等) B=D>A (3)6:00 30°E—180°
(4)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图略(与图中晨昏线垂直)
38.(1)(23°26′N,135°E) 6月22日
(2)夏至日 昼长夜短(白昼达一年中最大值) 昼变短夜变长
(3)B>D>C 6 21 24 6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