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4.00 KB
- 2021-05-11 发布
自我检测(五)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福尔马林能防腐,但不能用于食品保鲜
C.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和硅胶可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将人体中的Fe3+转化为易被吸收的Fe2+
2、下列转化图中的A是单质,其他物质均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B、C、D三种化合物与A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D均是氢氧化物且D具有两性,则B —定是
B.若B是能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则D可能有氧化性
C.若A是硅、X是氧气,则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若C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D —定是盐
3、下列制取Cl2并用其氧化含r废液,回收提纯12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 目 的是( )
A. A B. B C. C D. D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 CHCl3所含的原子总数为2.5NA
B.1L 0.1mol·L-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A
C.常温常压下,44g C3H8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
D.78g Na2O2固体中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4NA
5、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14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6、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7、利用电解法转化CO2可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如下是利用电解法将CO2转化为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n电极是阴极
B.阳极区逸出两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电解池工作时,阳极区和阴极区KHCO3浓度都下降
D.K+由阳极区向阴极区迁移
8、四氯化钛(TiCl4)是生产金属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室温下,四氯化钛为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以TiO2和CCl4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取液态TiCl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4
有关信息如下:
①反应原理:TiO2(s)+CCl4(g) TiCl4(g)+CO2(g)
②反应条件:无水无氧且加热。
③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其他性质
CCl4
-23
76
与TiCl4互溶
TiCl4
-25
136
遇潮湿空气产生白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橡皮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装置F中有氮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顺序为F→B→__________。
3.实验开始前先点燃__________处酒精灯(填“D”或“F”),目的是__________。
4.装置E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换成装置B,理由是__________。
5.欲分离装置C中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
6.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某钛合金所含元素还有Al和Si等。已知在常温下,钛是一种耐强酸强碱的金属,请设计实验检验钛合金中的Si元素:__________。
9、CO2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CO2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
(1).CaO可在较高温度下捕集CO2,在更高温度下将捕集的CO2释放利用。CaC2O4·H2O热分解可制备CaO,CaC2O4·H2O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见下图。
14
①写出400~600 ℃范围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与CaCO3热分解制备的CaO相比,CaC2O4·H2O热分解制备的CaO具有更好的CO2捕集性能,其原因是 。
(2).电解法转化CO2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电解CO2制HCOOH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阴极CO2还原为HCOO−的电极反应式: 。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的KHCO3溶液浓度降低,其原因是 。
(3).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CO2转化方法,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Ⅰ:CO2(g)+H2(g)CO(g)+H2O(g) ΔH =41.2 kJ·mol−1
反应Ⅱ:2CO2(g)+6H2(g)CH3OCH3(g)+3H2O(g) ΔH =﹣122.5 kJ·mol−1
在恒压、CO2和H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其中:
14
CH3OCH3的选择性=×100%
①温度高于300 ℃,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 。
②220 ℃时,在催化剂作用下CO2与H2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H3OCH3的选择性为48%(图中A点)。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一定能提高CH3OCH3选择性的措施有 。
10、二氧化铈()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等物质)。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设计如下工艺流程对资源进行回收,得到纯净的和硫酸铁铵晶体。
已知: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OH溶液。
(1)稀酸A的分子式是 。
(2)滤液1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 。
(3)设计实验证明滤液1中含有 。
(4)在酸性溶液中,已知溶液可以和难溶于水的反应生成,书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由滤液2生成的离子方程式 。
(6)硫酸铁铵晶体广泛用于水的净化处理,但其在去除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时效率降低,其原因是 。
(7)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产品0.832g,加硫酸溶解后,用浓度为0.1000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铈被还原为 ),消耗20.00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
14
的质量分数为 。(Ce的相对原子质量140)
11、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A
578
1817
2745
11578
B
738
1451
7733
10540
A通常显 价,A的电负性 B的电负性(填“>”、“<”或“=”)。
(2)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 kJ·mol-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 。组成蛋白质的最简单的氨基酸中的碳原子杂化态是
共价键
C-C
C-N
C-S
键能/ kJ·mol-1
347
305
259
(3)实验证明:KCl、MgO、CaO、TiN这4种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如图1所示),其中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离子晶体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
786
715
3401
则该 4种离子晶体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其中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
Mg2+有 个。已知:MgO晶体密度为d、相对摩尔质量为M、阿氏常数为 NA求MgO晶胞边长 。
(4)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右图2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
(填序号)。
A. 离子键 B. 极性键 C. 金属键
D. 配位键 E. 氢 键 F. 非极性键
14
12、M是聚合物胶黏剂、涂料等的单体,其一条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及反应条件省略):
完成下列填空:
(1)反应①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反应④ 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
(2)除催化氧化法外,由A得到所需试剂为__________。
(3)已知B能发生银镜反应。由反应②、反应③说明:在该条件下,__________。
(4)写出结构简式,C__________,D__________。
(5)D与1-丁醇反应的产物与氯乙烯共聚可提高聚合物性能,写出该共聚物的结构简式。
(6)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丁醛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① 不含羰基
② 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已知:双键碳上连有羟基的结构不稳定。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A. 血液属于胶体,血液不能透过半透膜,“血液透析”利用了渗析原理,“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电泳,故A正确;
B. 氨基酸含-COOH、氨基,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新的蛋白质,故B正确;
14
C. 从海水中提取物质NaCl,蒸发即可,为物理变化,而Br、Mg等发生化学反应,故C错误;
D. 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所以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吸收水蒸气防止食物受潮,故D正确。
故选:C。
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A项,若X、D均是氢氧化物且D具有两性,结合转 化关系知D可能是,X是NaOH或其他强碱,B不一定是,错误。B项,若B是,结合转化关系知C可能是NO、D可能是,具有氧化性,正确,C项,若A是硅,X是氧气,则 C是硅酸盐,D可以是硅酸,但硅酸不溶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错误。D项,若C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C可以为,D 物质可以是亚硫酸盐或亚硫酸等,错误。
3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A. 标况下CHCl3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A错误;
B. 硫酸钠溶液中,硫酸钠、水分子都含氧原子,所以1L 0.1mol⋅L−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远远大于0.4NA,故B错误;
C. 1个C4H8中含有8个C−H键,2个C−C键,则56g C4H8 (烯烃)物质的量为:,含有的共价单键总数为10NA,故C正确;
D. 过氧化钠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则78g Na2O2固体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钠离子,1mol过氧根离子,共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3NA,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及解析:
答案:B
14
解析:A.a分子中没有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错误;B项,a中含碳碳双键,b中含-OH以及苯环上连有一CH3,c中含醛基,a、b、c都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正确;C项,a中含有叔碳原子,与其直接相连的3个碳原子和1个H原子构成四面体,该碳原子位于四面体中间,故所有碳原子不能都在同一平面上,c中含有2个叔碳原子和2个季碳原子,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错误;D项,b中官能团为-OH,属于醇类,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c中官能团为-CHO,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可产生红色沉淀,错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说明a是H,b、c的最外层分别有6、7个电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说明是S、Cl,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为K。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A正确:K在化合物中只能是K+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不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错误;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氢化钾、硫化钾和氯化钾,C正确;a、b、c元素各自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为+1和-1、+ 6和-2、+7和-1,所以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D正确.
7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该电解装置是将CO2转化为HCOOH,碳元素化合价 降低,则CO2应该在阴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Sn电极是 阴极,故A正确;Pt电极是阳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阳极上的电 极反应式为2H2O-4e-=O2 ↑ +4H+ ,阳极上生成的H+与电 解液中发生反应H+ + =CO2 ↑ + H2O,故B正 确;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2O + 3CO2 + 2e- =HCOOH + 2,又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池工作时,阳极区的K + 穿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到阴极区,故随着反应发生,阴极区KHCO3 浓度增加,故C错误,D正确。
8答案及解析:
答案:1.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NaNO2+NH4ClN2↑+NaCl+2H2O
2.A→D→C→E;
3.F;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保证反应在无水无氧环境下进行
4.不能;
14
装置B可以吸收水,但不能阻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装置,不能保证反应在无氧环境下进行
5.蒸馏;
6.取少量合金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至过量,若有沉淀产生且最终沉淀不完全溶解,则证明样品中含有Si元素
解析:1.装置F中橡皮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中液体能够顺利滴下;装置F中NaNO2与NH4Cl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有氮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2↑+NaCl+2H2O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装置F中生成氮气,并经装置B干燥,以排出整套装置中的空气,装置A中用热水促使液态CCl4挥发,变成CCl4气体;TiO2(s)与CCl4(g)在装置D中反应生成TiCl4蒸气,再在装置C中用冰水冷凝收集液态TiCl4;由于TiCl4遇潮湿空气产生白雾,所以最后需要增加干燥装置E,故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顺序为F→B→A→D→C→E。
3.为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保证反应在无水无氧环境下进行,需先制备干燥的氮气,故实验开始前先点燃F处酒精灯。
4.装置B可以吸收水,但不能阻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装置,不能保证反应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故装置E不能换成装置B。
5.装置C中的液体是液态CCl4、TiCl4的混合物,根据两者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
6.元素Al和Si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偏铝酸钠、硅酸钠,偏铝酸钠、硅酸钠与盐酸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铝和硅酸沉淀,检验钛合金中的Si元素的方法是取少量合金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至过量,若有沉淀产生且最终沉淀不完全溶解,则证明样品中含有Si元素。
9答案及解析:
答案:(1) ①CaC2O4 CaCO3+CO↑
②CaC2O4·H2O热分解放出更多的气体,制得的CaO更加疏松多孔
(2)①CO2+H++2e−HCOO−或CO2++2e−HCOO−+
②阳极产生O2,pH减小,浓度降低;K+部分迁移至阴极区
(3)①反应Ⅰ的ΔH>0,反应Ⅱ的ΔH<0,温度升高使CO2转化为CO的平衡转化率上升,使CO2转化为CH3OCH3的平衡转化率下降,且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
②增大压强,使用对反应Ⅱ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
14
解析:(1)①令CaC2O4·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即质量为146g,根据图像,第一阶段剩余固体质量为128,原固体质量为146g,相差18g,说明此阶段失去结晶水,第二阶段从剩余固体质量与第一阶段剩余固体质量相对比,少了28g,相差1个CO,因此400℃~600℃范围内,分解反应方程式为CaC2O4 CaCO3+CO↑;
②CaC2O4·H2O热分解放出更多的气体,制得的CaO更加疏松多孔,增加与CO2的接触面积,更好捕捉CO2;
(2)①根据电解原理,阴极上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CO2++2e-=HCOO-+,或CO2+H++2e-=HCOO-;
②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阳极附近pH减小,H+与反应,同时部分K+迁移至阴极区,所以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KHCO3溶液浓度降低;
(3)①根据反应方程式,反应I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反应II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O2的转化率降低,根据图像,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因此温度超过300℃时,CO2转化率上升;
②图中A点CH3OCH3的选择性没有达到此温度下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依据CH3OCH3选择性公式,提高CH3OCH3选择性,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时,根据反应II,可以增大压强,或者使用对反应II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1. ;
2. 使氧化为;
3.取少许滤液1,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滤液1中有;
4. ;
5.
6. ,酸性废水抑制的水解(或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使其不能生成有吸附作用的胶体
7.50%.
解析: (1)已知:不溶于稀硫酸,废玻璃粉末(含等物质)中
14
SiO2也不溶于酸,加入稀硫酸可将和与、分离,
(2)滤液1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使氧化为,
(3)设计实验证明滤液1中含有的方法为:取少许滤液1,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滤液1中有,
(4)已知溶液可以和难溶于水的FeO(OH)反应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由滤液2生成的反应是滤液2加入碱并通入氧气将Ce从+3氧化为+4后转化为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6)硫酸铁铵晶体广泛用于水的净化处理,但其在去除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时效率降低,其原因是:,酸性废水抑制的水解(或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使其不能生成有吸附作用的胶体,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1)+3; >
(2)紫外光具有的能量比蛋白质分子中主要化学键C-C、C-N和C-S的键能都大,
紫外光的能量足以使这些化学键断裂,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
sp2和sp3
(3)TiN>MgO>CaO>KCl; 12;
(4)AC;
解析:(1)由电离能可知,A可失去3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3价,B可失去2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2价,则A为Al,B为Mg,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则电负性A>B,故答案为:+3;>;
(2)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kJ/mol,比蛋白质分子中C−C、C−N和C−S的键能都大,所以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的光子能破坏蛋白质分子中的化学键,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最简单的氨基酸为甘氨酸,甘氨酸中羧基中碳原子为sp2杂化,另一个碳原子为sp3杂化,故答案为:紫外光具有的能量比蛋白质分子中重要的化学键C−C、C−N和C−S的键能都大,紫外光的能量足以使这些化学键断裂,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sp2和sp3;
14
(3)离子晶体中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熔点越高硬度越大,晶格能与离子的半径、电荷有关,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TiN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为3,大于其它离子所带电荷,MgO、CaO中所带电荷相同,但镁离子半径小于钙离子半径,氯化钾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为1,且钾离子半径>钙离子半径,氯离子半径大于氧离子半径,所以KCl、MgO、CaO、TiN4种离子晶体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TiN>MgO>CaO>KCl;
MgO的晶体结构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所以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2+个数为12,故答案为:TiN>MgO>CaO>KCl;12;
(4)该配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有: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共价键,镍元素与氮元素之间的配位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氢键,故选AC;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1)消除反应;浓硫酸,加热;(2)银氨溶液,酸(合理即可);(3)碳碳双键比羰基易还原(合理即可)
(4)CH2=CHCHO;
(5) (合理即可)
(6)(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合成M的主要途径为:丙烯CH2=CHCH3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CO发生反应生成丁醛CH3CH2CH2CHO;CH3CH2CH2CHO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其分子式为C8H16O2,与A的分子式C8H14O对比可知,反应①为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除反应。A经过两次连续加氢得到的Y为醇,C3H6经连续两次氧化得到的D为羧酸)则反应④的条件为浓硫酸、加热,生成的M为酯。
(2)除催化氧化法外,由A得到还可以利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等将醛基氧化成羧基,然后再酸化的方法。
(3)化合物A(C8H14O)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C8H16O),由B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碳碳双键首先与H2加成,即碳碳双键比醛基(羰基)易还原。
14
(4)丙烯CH2=CHCH3在催化剂作用下被O氧化为C(分子式为C3H4O),结构简式为:CH2=CHCHO;CH2=CHCHO进一步被催化氧化生成D(分子式为C3H4O2),D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Y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H(CH2CH3)CH2OH,D与Y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M,M的结构简式为:。
(5)D为CH2=CHCOOH,与1-丁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2=CHCOOCH2CH2CH2CH3,CH2=CHCOOCH2CH2CH2CH3与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高聚物见答案)
(6)丁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O,在其同分异构体中① 不含羰基,说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② 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双键碳上连有羟基的结构不稳定。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
14
相关文档
-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自我检测一2021-05-10 23:19:3314页
- 【物理】2020高考二轮复习专练之自2021-05-06 22:56:2611页
- 白塔2020年线上自我检测试题(一)英2021-04-28 17:49:579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自我检测九2021-04-22 21:21:3915页
- 一年级语文下册的自我检测题总结2021-04-20 23:36:325页
-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32021-04-20 16:49:3422页
-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3月线上一2021-04-18 03:06:598页
- 陕西省渭南市咸林中学2020届高三下2021-04-18 01:57:1811页
- Unit2自我检测试题及答案的总结2021-04-17 20:59:017页
-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自我检测四2021-04-16 21:52:4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