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00 KB
- 2021-05-11 发布
www.ks5u.com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1.2019年年6月月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18年全国汽车安全与召回状况通告,通告指出,2018年全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21次,涉及缺陷车辆1251.28万辆。这些被召回的缺陷车辆
①因为有价值,所以才有使用价值
②召回后厂家重新拥有了汽车的价值
③召回进行维修时已不具有商品身份
④被召回的根源在于使用价值不合格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②:这些被召回的缺陷车辆属于假冒伪劣产品,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不能成为商品,没有价值,①②错误。
③:这些有缺陷的车辆被召回维修时已经推出了流通领域,已经不具有商品的身份,③正确。
④:汽车被召回是因为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正常使用,根源在于使用价值不合格,④正确。
故本题选B。
【点睛】怎样判断一种物品是否是商品:
定义法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也并非所有用于交换的物品都是商品,如果一件物品不是劳动产品,或者尽管这件物品是劳动产品但是没有用于交换,则这件物品不是商品
属性法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并非所有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领域法
商品只存在于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则不是商品
2.近年来,绿豆的营养价值和其保健功能逐步被人们所认识。这里所说的营养价值是指( )
A. 商品的使用价值 B. 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C. 商品的价值 D. 劳动产品的价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材料中没有明确说绿豆用于交换,绿豆可以不界定为商品,排除A、C选项,题中绿豆的营养价值是可以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应该是使用价值,所以D选项是错的。故选B。
3.2019年4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贵金属纪念币一套。该套贵金属纪念币共3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铂质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对这套纪念币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纪念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②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货币职能
③该纪念币仅有收藏价值,但不可流通
④该纪念币发行量和购买力由国家规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该套贵金属纪念币共3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铂质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这说明该纪念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货币职能,①②正确。
③:该纪念币有收藏价值,可以流通,③错误。
④:该纪念币发行量由国家规定,购买力由市场决定,④错误。
故本题选A。
4.2019年端午节期间,刚领到8000元工资的小李在昆明一商场看中了一款标价为2998元的平板电脑,在和卖家讨价还价后最终以2898元成交。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①价值尺度
②世界货币
③流通手段
④支付手段
A. ①一③一④ B. ②一①一③ C. ③一①一④ D. ④一①一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④:材料中“刚领到8000元工资”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故④排第一位。
①:材料中“标价为2998元的平板电脑”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故①排第二位。
③:材料中“最终以2898元成交”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故③排第三位。
②:材料没有涉及世界货币职能,②不合题意。故本题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④一①一③。
故本题选D。
5. 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 )
A. 30元 B. 60元 C. 90元 D. 120元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D: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皮鞋的数量是2双,因此,售出后收入是2×60元=120元。故D正确,ABC错误。
故本题选D。
6.下列选项能体现货币执行基本职能的是
①2018年10月1日,刘强付清了欠银行的10万元购房贷款利息
②2018年中秋节,张伟在某房产中介看到自己喜欢的一套二手房标价55万元
③2018年10月8日,孙梅将1500元存到自己的银行卡中
④2018年国庆节期间,赵亮在某品牌手机店支付3800元购买了一部新手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货币执行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①:2018年10月1日,刘强付清了欠银行的10万元购房贷款利息,属于支付手段,①不符合题意。
②:2018年中秋节,张伟在某房产中介看到自己喜欢的一套二手房标价55万元,属于价值尺度,②符合题意。
③:2018年10月8日,孙梅将1500元存到自己的银行卡中,属于贮藏手段,③不符合题意。
④:2018年国庆节期间,赵亮在某品牌手机店支付3800元购买了一部新手机,属于流通手段,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某超市消费者购物时被告知不收现金只能微信支付。为此,有人呼吁“无现金”社会,应给“现金”留下一席之地。“拒收现金”的行为
A. 不合理,人民币支付应当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
B. 不合法,拒收人民币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
C. 合法,移动支付可以减少现金使用,方便购物消费
D. 合理,移动支付代替现金支付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章第十六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拒收现金”的行为是不合法,也不合理,因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B选项说法正确,由此可以判断出CD两个选项说法错误。A选项中“人民币支付应当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不是拒收现金违法的原因,A选项排除。本题选择B选项。
8.进入201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走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对这一变化及其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①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跌落,有利于我国进口商品
②人民币贬值,美元汇率上升,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
③美元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
④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上升,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进入201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走强。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上升,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跌落,有利于我国进口商品,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走强,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跌落,美元贬值,②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人民币贬值,意味着美元升值,同样美元可以兑换的人民币增加,美国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增加;人民币升值,意味着美元贬值,用美元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提高,不利于我国产品出口到美国。
9.信用卡成为了国民生活消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额信用卡,小额支付宝”开始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新时尚。人们喜欢使用信用卡,特别是银行信用卡,是因为它
①有透支功能,可以先消费后还款
②方便购物,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金
③可以证明财产,是财富的象征
④安全高效,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银行信用卡有透支功能,可以先消费后还款。②符合题意,使用银行信用卡购物方便,避免携带大量现金。故选A。③表述错误,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④表述错误,只在支持使用银行信用卡的地方使用,而且银行信用卡使用也有风险。
10.2018年5月,100日元兑换人民币7.2元,到了7月初时,100日元兑换人民币为8.06元,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日元兑换人民币进入“8时代”,此次汇率变动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下列认识符合这次汇率变动影响的是:
①旅行社:赴日旅游线路报价下半年节节攀升
②留学生:赴日留学成本将减少
③对外劳务输出公司:对去日本务工的人来说,就等于工资涨了
④海关:日本对我国出口将增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2017年5月份,100日元兑人民币为7.2元,而7月初时,100日元兑人民币仅为8.06元,说明人民币贬值,日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日元升值,赴日本旅游价格上升, 故①正确;人民币贬值,日元升值,赴日留学成本将增加,故②错误;人民币贬值,日元升值,对去日本务工的人来说,就等于工资涨了,故③正确;人民币贬值,日元升值,日本对我国出口将减少,故④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点睛】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
①本国货币贬值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有利于增加产品的出口,减少进口。
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发展旅游业。
国内物价上涨。
有利于增加就业。
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②本国货币升值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不利于出口,但有利于进口
国内就业压力加大
国内物价稳定
不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11.引起2019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有非洲瘟疫、春节因素、雨雷天气、饲料价格等等。但各种因素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最终是通过改变
A. 猪的养殖成本来实现的
B. 猪肉的功能与效用来实现的
C. 猪肉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D. 猪肉的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一般来讲,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非洲瘟疫、春节因素、雨雪天气、饲料价格等等往往会影响生猪养殖成本,从而影响猪肉的供求,进而影响猪肉的价格,可见,各种因素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最终实现是通过改变猪肉的供求关系,故C符合题意;ABD也会影响猪肉价格,但都不是最终因素,排除。故选C。
12.“会说话”的空调、“免清洗”的洗衣机、“会走路”的吸尘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产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但智能家居的高昂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让智能家电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是家电行业要:
①提高家电的智能化水平
②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③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④提高产品价值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价值量与劳动生产效率关系。
【详解】“智能家居的高昂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说明让智能家电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是降低智能家电价格。为此家电行业要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为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②③两项符合题意;题意主旨强调的是智能家电要降低价格,与提高家电的智能化水平无关,①项不合题意;价值决定价格,提高产品价值量,则价格升高,与题意降低价格的主旨不符,④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13.下列属于价值规律基本内容的是( )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④商品的价格总是与价值相符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基本内容,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与题意不符,排除;商品的价格不总是与价值相符合,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4.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根据下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如果生活必需品价格在D点,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必然处于盈利状态
②如果高档耐用品价格在B点,其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③如果商品价格在A点时,从单个交换过程看A点是等价交换,B、D点离价值较远,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④粮食的价格无论在B点还是D点时,需求弹性均较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如果生活必需品价格在D点,可以得知此时的市场价格高于价值,但是并不意味着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必然处于盈利状态,因为企业在竞争中是否处于有利地位要看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故①排除;如果高档耐用品价格在B点,由于价格较低,需求会扩大,其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故②正确;从单个交换过程看,A点是等价交换,但从多次交换过程看,B、D点价格虽然离价值较远,但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题肢③不符合题意;题肢④中,粮食的价格无论在B点时的需求弹性和在D点时需求弹性都是较小的,因为粮食的需求弹性是一定的,题肢④说法正确。本题选择D选项。
15.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如图所示,图中P表示价格、Q表示数量。一般说来,该商品
①价格下降,则需求量减少
②价格下降,则需求量增加
③价格上涨,则需求量减少
④价格上涨,则需求量增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①②: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下降,则需求量增加,①错误,②正确。
③④:一般说来,该商品价格上涨,则需求量减少,③正确,④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要量的影响。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 格上升,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6.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自身价格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P代表价格,Q代表需求量,甲、乙两商品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由此可见
①甲、乙互为替代品
②甲、乙互为互补品
③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呈负相关
④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呈正相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从图示可以看出,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呈负相关,说明甲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图示表示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呈负相关,说明甲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①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7.某地市场有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柜台上名牌服装的售价虽然较高,但销售也旺盛;非名牌服装的价格虽然便宜且一再走低,但销售仍然平淡。对这种现象的分析具有合理性的是
①非名牌服装主要满足人们基本的着装需要,需求弹性小
②该地居民收人水平较髙,对名牌服装有消费偏好
③非名牌服装存在低价恶性竞争,且质量低劣
④该地居民在服装消费方面具有攀比心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非名牌服装的价格虽然便宜且一再走低,但销售仍然平淡,说明非名牌服装只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着装需要,需求弹性小,①项符合题意;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柜台上名牌服装的售价虽然较高,但销售也旺盛,对非名牌服装在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依然很低,说明该地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对名牌服装有消费偏好,②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非名牌服装存在低价恶性竞争,③项不合题意;材料内容未涉及该地居民具有攀比心理, 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
18.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A商品和B商品的关系如下表。那么表格中反映商品需求量的X和Y分别是
A. X增加,Y减少
B. X减少,Y减少
C. X减少,Y增加
D. X增加,Y增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与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之间是正相关关系,根据题意,A商品价格下降,其替代品需求量会下降,即X会减少,故排除AD。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与另外一种商品需求量是反相关关系,根据题意,A商品价格上涨,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下降,即Y会减少,故排除C,而B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9.
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_______亿元纸币。
A. 1400 1300 B. 1200 1350 C. 1000 1200 D. 1000 1250
【答案】D
【解析】
20.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频观感体验,网络电影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纷纷增加投入。2017年,我国全网上线电影由上年的700多部增加到2500多部,企业也获得了丰厚回报。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信息技术进步→消费方式改变→供求关系变化→企业效益增加
B. 消费需求增加→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供给增加
C. 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
D. 消费需求增加→企业效益提高→技术进步加快→产品供给增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即信息技术进步,使得“网络平台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频观感体验”,即消费方式改变,而导致“网络电影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纷纷增加投入”,即供求关系变化,结果是“企业也获得了丰厚回报”,即企业效益增加;
BD不合题意,题中材料信息表明的逻辑起点为“信息技术进步”,而不是“消费需求增加”;
C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表明“产品质量提升”。
故选A。
【点睛】传导性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21.“因为房子,我们害怕事业;因为房子,我们不敢创业;因为房子,我们被迫啃老;因为房子,我们不敢养育下一代。”80后青年的自嘲表明( )
A. 我国整体消费水平很低
B. 我国整体物价指数很高
C. 生存资料消费仍是我国主要消费方式
D. 我国的消费结构很不合理
【答案】D
【解析】
按照消费的目的不同,消费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房子属于生存资料消费,因为房子而不敢进行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说明我国的消费结构很不合理,D符合题意。A、B、C均与事实不符,故排除。
22.小王夫妇是普通工薪阶层,为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夫妻俩本打算在学校周边租房。但学区房租赁市场火爆,房租不断上涨,他们只好选择了距离小孩就读学校较远、房租相对适中的一套小面积商品房。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该交易方式没有改变该商品房的所有权
②供求关系提升了出租学区房的租赁价值
③收入是影响小王一家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④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较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王夫妇租了一套小面积商品房,该夫妇获得了该商品房租期内的使用权,该交易方式没有改变该商品房的所有权,故①符合题意;材料中小王夫妇是普通工薪阶层,且学区房房租不断上涨,所以他们选择了距离小孩就读学校较远、房租相对适中的一套小面积商品房,这说明了收入是影响小王一家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故③符合题意;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故②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故不选④。故选B。
2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完成这一目标有利于
①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②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
③提升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④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完成脱贫攻坚目标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拉动经济社会发展,①②项符合题意;完成这一目标有利于降低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③项说法错误;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与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之间没有直接关系,④项与题意无关;正确选项为A。
【点睛】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
24.下表为2019年上半年某家庭支出的情况(单位:元),该居民家庭2019年上半年的恩格尔系数为
A. 16% B. 19% C. 20% D. 25%
【答案】C
【解析】
【详解】ABD:这三项均计算错误,排除A、B、D。
C:根据公式,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100%,可以计算出该居民家庭2019年上半年的恩格尔系数为4000÷(4000+5500+5000+2500+3000)×100%=20%,故C选项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选C。
25.国家旅游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假期全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旅游过年”成为新民俗,家庭游、敬老游、亲子游、文化休闲游成为节日期间主流的旅游休闲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①消费观念的转变,超前消费已深入人心
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③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更加追求身心愉悦
④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加,恩格尔系数上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人们消费观念转变表述正确,但不能说超前消费已深入人心,①错误。
②③:“旅游过年”成为新民俗,家庭游、敬老游、亲子游、文化休闲游成为节日期间主流的旅游休闲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更加追求身心愉悦,②③正确。
④: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6. 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这种划分的依据是
( )
A. 产品类型不同 B. 交易方式不同 C. 消费的目的不同 D. 消费品耐用程度不同
【答案】C
【解析】
按交易方式的不同,消费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按照消费的目的不同,消费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故本题答案选C。
27.休闲度假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当前,休闲度假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消费会迅速占领旅游市场,成为新常态下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新的风口。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旅游消费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消费需求
②旅游消费属于享受资料消费
③旅游消费的增加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
④旅游消费发展必然有利于自然环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人们最基本的消费需求是生存资料消费,而旅游属于享受性资料消费,①错误。
②③:题目中,休闲度假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消费会迅速占领旅游市场,成为新常态下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新的风口,这说明了旅游消费属于享受资料消费,旅游消费的增加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②③选项正确。
④:“必然”的表述过于绝对,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8.不同容量平板电脑iPad的销售价格不同。人们原本可能只需要16GB容量的电脑,“再加100美元就变4倍”,这下子人们内心的声音又要响起了:“会不会我以后需要很大容量啊,这么划算不买实在是可惜。”于是很多人买了64GB的iPad,可是真正使用到的容量却不到一半。材料告诉我们
①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缺乏理性的消费观
②抓住人们的消费心理是品牌营销的关键
③性能、价格是影响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
④生产决定消费,容量大更能满足消费需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很多人买了64GB的iPad,可是真正使用到的容量却不到一半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缺乏理性的消费观,①符合题意。由题意可知,人们原本可能只需要16GB容量的电脑,“再加100美元就变4
倍”,这下子人们内心的声音又要响起了:“会不会我以后需要很大容量啊”说明性能、价格是影响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③符合题意;题肢②④说法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9.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时下,人们对餐桌上的蔬菜品质也越来越关心。尽管有机蔬菜的价格比较贵,但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②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符合价值规律
③不符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④贯彻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尽管有机蔬菜的价格比较贵,但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这说明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人们践行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原则,①④适合题意;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②错误;对餐桌上的蔬菜品质越来越关心不没有违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B。
30.“潮流随我动一一混搭”是2017年流行装饰风格。混搭是一门艺术,时尚美观,将古今内涵完美地结合一体,充分利用空间与材料,创造出个性化的家居环境,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这种消费
①属于生存资料消费
②有时可推动新工艺的出现
③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消费心理的知识。“创造出个性化的家居环境,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表明混搭是一个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心理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的出现。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临近“双节”,N市市场鸡蛋价格持续上涨,零售价最高时直逼5元/斤大关,涨幅超过80%。N市某中学学生就此事带来的影响做了一番市场调查:
顾客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鸡蛋天天要吃,价格上涨确实增加了生活开支
顾客乙
鸡蛋贵了可以吃蔬菜既绿色又健康,还可以喝牛奶补充营养,不必纠结
零售摊摊主
以前能卖两三筐,现在两筐都卖不完,卖的少多了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鸡蛋价格上涨对生活消费会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①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零售摊主说卖的少了,表明价格上涨,人们减少了对鸡蛋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鸡蛋作为生活必需品及价格的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但加重了生活负担。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鸡蛋与蔬菜、牛奶等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鸡蛋价格的上涨增加了消费者对蔬菜、牛奶等其他替代品的需求。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鸡蛋价格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N市某中学学生就鸡蛋价格带来的影响所做的市场调查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鸡蛋价格上涨对生活消费会带来哪些影响。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但设问指向明确:鸡蛋价格上涨对生活消费会带来的影响,考生可先回顾价格上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的相关知识:一般影响、对不同商品的影响、对相关商品的影响。然后运用这些知识要点分析说明材料,形成答案要点。
①一般影响角度:写出主干知识: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结合试题情境分析:零售摊主说卖的少了,表明价格上涨,人们减少了对鸡蛋的购买。
②对不同商品的影响角度:写出主干知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结合试题情境分析:鸡蛋作为生活必需品及价格的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但加重了生活负担。
③对相关商品的影响角度:写出主干知识: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结合试题情境分析:鸡蛋与蔬菜、牛奶等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鸡蛋价格的上涨增加了消费者对蔬菜、牛奶等其他替代品的需求。
【点睛】不同属于“影响类”主观题,以“……影响”的形式呈现。考生要先找到理论依据,然后分析试题材料,从中发现“影响”。“影响类”题的设问应注意根据性质分析,在回答时既要考虑有利影响又要考虑不利影响,,无论是哪种影响,都要从多角度思考。就如本题,就要多角度分析鸡蛋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行情来看,2018年是油价上涨的一年。中东动荡加上全球经济持续回暖,是国际油价上涨的两个最主要原因。专家分析,石油价格上涨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全球经济的整体复苏趋势,使能源需求再度高涨;二是石油开采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支撑油价上涨。
材料二石油价格变动对汽车生产企业影响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带动塑料制品、橡胶轮胎等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汽车的制造成本;二是成品油价格的变化影响汽车的使用成本,从而影响汽车的销量。部分汽车生产企业开始加紧调整生产架构,开发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影响价格因素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价格变动影响生产的角度,分析说明石油价格上涨给汽车生产企业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1)①价值决定价格。石油的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导致石油价值量增大,价格上涨;
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石油需求量增加,使得供小于求、油价上涨。
(2)①调节产量。石油与汽车是互补商品,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汽车销量减少汽车生产,生产商会压缩生产,减少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因塑料制品、橡胶轮胎等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化,汽车生产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会改进技术,减少对这些原材料的使用量,或加大技术研发,寻找代替材料。
【解析】
【分析】
本题材料一以中东动荡加上全球经济持续回暖,是国际油价上涨的两个最主要原因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石油价格变动对汽车生产企业产生的影响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1)材料中,石油开采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支撑油价上涨,故可以从价值决定价格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全球经济的整体复苏趋势,使能源需求再度高涨,从而使石油的价格上升,故可以从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角度进行分析。
(2)材料中,成品油价格的变化影响汽车的使用成本,从而影响汽车的销量,迫使汽车生产商压缩生产,减少产量,故可以从价格变动影响产量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石油价格变动会带动塑料制品、橡胶轮胎等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汽车的制造成本,汽车生产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会改进技术,减少对这些原材料的使用量,或加大技术研发,寻找替代材料,故可以从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影响价格的因素:
分类
因素
表现
决定因素
商品价值
一般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价格成正比
直接因素
供求关系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间接因素
纸币发行量
与价格成正比。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会引发通货膨胀
国家政策
一般采取逆向调节的方式
货币价值
一般与商品价格成反比
其他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