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5.50 KB
- 2021-05-11 发布
云南省保山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
读图分析,完成1-2题。
1.图中A、B、C、D四处,有利于地下水储存的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下面四幅图中等高距都相等,读图完成3-4题。
3.在四幅图中,坡度最缓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若把四幅图反映的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甲<丙
C.丙<甲<乙<丁 D.丙<丁<甲<乙
下图的中心点为地球南极点,读图完成5-6题。
5.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的时间为
A.16时 B.9时 C.8时 D.15时
6.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北京时间为
A.7日8时 B.6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读“世界部分地区的洋流模式图”,完成7-8题。
7.图示大洋环流位于
A.大西洋中低纬海区 B.太平洋中高纬海区
C.南半球中低纬海区 D.北半球中低纬海区
8.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①对沿岸温带荒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B.洋流③对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C.顺洋流④航行,可以从东亚到北美
D.②处有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2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完成9-10题。
9.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10.10日~12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11日的深夜 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 D。12日的日出前后
在地理学习中,区域地图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可以成为判断地理问题的依据。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地区公路线的分布大多是
A.沿山脊延伸 B.沿山谷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呈南北走向
1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
下图所示为进藏铁路的四种方案。读图完成13-14题。
13.四条铁路线的名称与数字序号相对应的一组是
A.①青藏铁路 ②甘藏铁路 ③川藏铁路 ④滇藏铁路
B.①滇藏铁路 ②川藏铁路 ③甘藏铁路 ④青藏铁路
C.①甘藏铁路 ②青藏铁路 ③滇藏铁路 ④川藏铁路
D.①川藏铁路 ②滇藏铁路 ③青藏铁路 ④甘藏铁路
14.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
A.高寒缺氧 B.生态脆弱
C.太阳辐射强 D.多年冻土
读图,完成15-17题。
15.该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①国产生人口问题的原因可能有
①国家控制人口数量 ②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
③思想观念上的原因 ④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⑤和平时间的延续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17.下列四国中,与②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
A.美国 B。瑞典 C。巴西 D。印度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18---20 题
18.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A.1 B.2 C.3 D.4
19.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国 C.新加坡 D.德国
20.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乙和丙 B.乙 C.丙 D.甲和乙
读“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不足
22.阶段Ⅱ甲城市的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甲地全部城市化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a、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判断分析完成23-25 题。
图六
23.在阶段Ⅰ,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
24.在阶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
25.跨国公司投资的地域变化,说明了
A.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是造成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
B.劳动力丰富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唯一的区位优势
C.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经营使世界经济陷入混乱状态
D.不同时期影响同一产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也可能不同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共计50分)
26.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字母C表示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
(2)图中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___走向。
(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_______。(单项选择)
A.100m≤H<300m B.100m≤H<200m
C.200m≤H<300m D.100m<H≤300m.
(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________山顶。
(5)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____支流。
(6)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甲图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3)丙为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图所示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
A.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28.读“某地区工业区位图”,图中城市常年盛行西南风,读图回答问题。(8分)
比较图中工业区位是否合理:
①地是化工厂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地是食品厂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地是自来水厂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④地是钢铁厂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到t4的发展过程,读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变化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__;在该变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列举三个)
30.读“世界主要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五)回答。(10分)
(1)写出农业区中数字代表的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2)①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其代表性的国家是___________。
(3)④地区是一种________密集型农业,这里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
(4)写出工业区中字母C所代表的世界重要工业地域的名称:______________,此类工业多为_______指向型,与它性质相同的如印度的___________。
31.图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8分)
(1)A、B两类国家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分别是:
A国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类国家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分别是:
A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个)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个)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类国家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A国_______________;B国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请将选择题答案的字母代号填涂在机读卡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C
B
D
A
C
B
A
D
B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答案
D
C
D
A
D
D
C
C
D
C
B
D
/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共计50分)
26.(8分)
(1)鞍部 (2)南北 (3)A(2分) (4)B (5)乙
(6) ① 路线①是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引水,水可以自流。
27.(8分)
(1)终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
(2)亚热带季风
(3)地中海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
(4)A (2分)
28.(8分)
① 不合理 位于河流上游,污染水源
合理 污染小,接近消费市场
③ 不合理 河流下游,水质不好
④ 合理 接近煤炭产地,交通方便,且位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
29.(8分)
(1)城市数目增多 郊区面积扩大 形成城市群
(2)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
(3)城市化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 环境污染
30.(10分)
(1)混合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水稻种植业
(2)澳大利亚
(3)劳动力 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 中国
(4)美国“硅谷” 技术 班加罗尔
31.(8分)
(1)人口老龄化 少年儿童比重大
(2) A:人口增长缓慢或负增长 劳动力不足且负担过重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国防兵源不足
B:人口增长过快 环境压力过大
过重的人口增长惯性 资源供应紧张 住房、医疗、就业等困难
(3)鼓励生育、吸纳移民 计划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