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1-05-11 发布
第 24 课 小题专练
1、新中国建国后,“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
的政策后来破产了,这种“破产”最早发生在( )
A.1954 年 4 月 B.1971 年 10 月
C.1972 年 2 月 D.1978 年 12 月
2、1971 年 11 月 8 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人物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即:中国来了)。”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
A.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
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
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4、1971 年 11 月 8 日晚上,毛主席嘱咐道:“这次联大以 2/3 多数票支持我们,是第三世界
国家把我们抬进去的。……对那些慑于美国的压力投弃权票的国家也要表示感谢并谅解他们
的处境。”毛泽东所谈的事件( )
A.导致中美关系更加恶化
B.因美国的阻挠而没能成功
C.使联合国摆脱美国影响
D.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5、“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
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文字出现在 1970 年美
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 ( )
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
B.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C.继续阻止中国返回联合国
D.准备调整对华政策
6、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
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
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 )
A.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另起炉灶”政策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7、“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
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
错误的是( )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8、中日两国的某项文件中有这样的条目: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
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
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该文件内容( )
A.有利于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
B.使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C.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亚太地区关系的缓和
D.解决了中日间历史遗留问题
9、1988 年 12 月 6 日,第 43 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自 1990 年至 2017 年 7 月,中国先后参加 24 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 3.5 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
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缴纳维和摊
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中国( )
A.一贯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目标 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策略也发生
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 )
A.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解决国家安全问题
D.联合美国对抗苏联
11、到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已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 韩国等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
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实行不结盟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为经济建设贏得和平的周边环境
12、1986 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积
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
织……努力增进与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材料表明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突出特点是(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积极发展新型的国家关系
C.以联合国为中心进行多边外交
D.以民间交往促进官方外交
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联系史实可知,“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
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
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决议。故此题应选 B
项。
2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A 是在 1955 年;C 是在 1972 年;D 是在 2001 年;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答案选 B。
3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突出了国际社会需
要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此可知 D 项符合题意。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美国遏制
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而非“冷战”政策彻底破产,A 项错误;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在 1979
年,B 项错误;C 项说法欠妥,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支持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不能得出“大多
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的结论,也不符合材料主旨。
4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 题 考 查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恢 复 在 联 合 国 的 合 法 席 位 。 由 材 料 “ 1971 年
11 月 8 曰 ” “ 第 三 世 界 ” 等 关 鍵 信 息 可 以 推 断 出 该 事 件 为 中 国 恢 复 在 联 合 国
的 合 法 席 位 , 该 事 件 并 没 有 导 致 中 美 关 系 更 加 恶 化 , 此 后 中 美 关 系 逐 渐 向 正
常 化 迈 进 , 故 A 项 错 误 ; 在 1971 年 的 第 26 届 联 合 国 大 会 上 中 国 恢 复 在 联 合
国 的 合 法 席 位 , 故 B 项 错 误 ; 当 时 联 合 国 仍 然 受 美 国 的 影 响 , 故 C 项 错 误 ;
中 国 恢 复 在 联 合 国 的 合 法 席 位 是 中 国 国 际 地 位 提 高 的 表 现 , 故 D 项 正 确 。
5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这段文字反映出 1970 年美国总统在外交政策咨文中试图缓和与中国的对抗关系,准备
调整对华政策,这一变化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有利条件,故 D 项正确。
6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70 年代初,中苏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同时,在美苏争霸中美国
处于守势,中美两国有共同的敌人——苏联,因此,毛泽东“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促使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 B 项。A、C 两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毛泽东已经逝世,且不结盟政策无法体现“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故 D 项错误。
7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日关系。A、C、D 三项均符合对材料的理解。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中美
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影响下出现的,此前日本并没有一直谋求改善中日关系的迹象。
8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中日关系。材料中 信息出自 1972 年签署的
《中日联合声明》,该声明主要是促进中日建交,与战后经济恢复没有关系,故 A
项错误;日本一直追随美国,并没有摆脱美国的控制,故 B 项错误;中日关系的正
常化 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故 C 项正确;中日邦交正常化
并没有解决两国之间遗留的历史问题.故 D 项 错误。
9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
体现了中国“坚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说明中国“一贯
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目标”,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我国对世界格局的构建,故 D 项错误。故选 C。
10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经济
上,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破坏世界和平的主要
因素,因而只有 B 项符合题意。
11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这些国家都属于中国周边的国家,故应是为经济建设赢得
和平的周边环境。
12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 题 考 查 新 时 期 的 外 交 。 根 据 材 料 “ 1986 年 ” “ 联 合 国 ” “ 国 际 组 织 ”
“ 各 国 ” 等 信 息 可 知 , 新 时 期 中 国 外 交 的 突 出 特 点 是 积 极 开 展 以 联 合 国 为 中
心 的 多 边 外 交 , 故 选 C。
相关文档
- 福建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19-2020学2021-05-11 01:03:158页
- 高中生物选修2第1章章末综合检测2021-05-11 01:01:017页
- 中考生物模拟检测试题82021-05-11 00:56:535页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个人工作总结3篇 2021-05-11 00:44:2012页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基础2021-05-11 00:41:463页
- 2020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次月2021-05-11 00:35:5931页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检测2(中2021-05-11 00:33:545页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人教版高中生2021-05-11 00:30:0314页
-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2021-05-11 00:29:377页
- 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2021-05-11 00:23:3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