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2.24 KB
- 2021-05-11 发布
河南省十所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
理科数学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的元素个数为( )
A. 4 B. 3 C. 2 D. 1
2. 在复平面内,复数的共轭复数对应的向量为( )
A. B. C. D.
3. 若双曲线与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且过点,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4. 记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
A. 9 B. 11 C. 19 D. 21
5. 已知正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点,分别在线段,
上,且,则在,,这三点中任取两点确定的直线中,与平面平行的条数为( )
A. 0 B. 1 C. 2 D. 3
6. 2020年2月,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医卫市场上出现了“一罩难求”的现象.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部分工厂转业生产口罩.已知某工厂生产口罩的质量指标,单位为.该厂每天生产的质量在的口罩数量为818600件,则可以估计该厂每天生产的质量在以上的口罩数量为( )
A. 158700 B. 22750 C. 2700 D. 1350
参考数据:若,则,,.
7. 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当时,,则( )
A. B. C. D.
8. 2020年2月,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热潮,各地教师通过网络直播、微课推送等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线上学习.为了调查学生对网络课程的热爱程度,研究人员随机调查了相同数量的男、女学生,发现有的男生喜欢网络课程,有的女生不喜欢网络课程,且有的把握但没有的把握认为是否喜欢网络课程与性别有关,则被调查的男、女学生总数量可能为( )
A. 130 B. 190 C. 240 D. 250
附:,其中.
0.1
0.05
0.01
0.001
2.706
3.841
6.635
10.828
9. 已知函数满足对任意,,则函数在上的零点个数不可能为( )
A. 5 B. 9 C. 21 D. 23
10. 已知,,,则( )
A. B. C. D.
11. 已知中,点在线段上,,且.若,则( )
A. B. C. 27 D. 18
12. 已知直三棱柱中,,,若点在线段上运动,则四棱锥外接球半径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_____.
14. 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的值为______.
15.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4,过点和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若,则______.
16. 已知数列满足,,记,则______,使得取得最大值的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 已知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为的面积).
(Ⅰ)求的值;
(Ⅱ)已知点在线段上,求的最小值.
18. 已知四棱锥中,四边形是菱形,且,为等边三角形,平面平面.
(Ⅰ)求证:;
(Ⅱ)若点是线段上靠近的三等分点,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19. 已知椭圆:过点,顺次连接椭圆的4个顶点,得到的四边形的面积为4.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已知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若为锐角(为坐标原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 某24小时便利店计划购进一款盒装寿司(保质期为2天),已知该款寿司的进价为10元/盒,售价为15元/盒,如果2天之内无法销售,就当做垃圾处理,且2天内的销售情况相互独立.若该便利店每两天购进一批新做寿司,连续200天该款寿司的日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
日销售量/盒
25
26
27
28
29
天数
40
10
80
50
20
(Ⅰ)求便利店该款寿司这200天的日销售量的方差;
(Ⅱ)若表示该便利店某日的寿司进货量,用这200天的日销售量频率代替对应日需求量的概率,以连续两天的销售总利润为决策依据,判断和哪一种进货量更加合适,并说明理由.
参考数据:,.
21. 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在上的最值;
(Ⅱ)若函数在上有两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点的极坐标为,直线:与交于点,其中.
(Ⅰ)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以及曲线的普通方程;
(Ⅱ)过点的直线与交于,两点,若,且,求的值.
23.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正数,,满足.
(Ⅰ)比较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Ⅱ)若,求的最大值.
2019—2020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
理科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5:BADCB 6-10:DABDA 11-12:CC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11 14. 1011 15. 9 16. 25;10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考查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解析】(Ⅰ)依题意,,即.
易知,所以.
因为,故.
由正弦定理,得,解得.
因为,故,则.
故.
(Ⅱ)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解得或(舍去).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由(Ⅰ)可知,,为锐角.
所以当时,点在线段上,取得最小值.
故的最小值为.
18.【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向量法求空间角,考在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解析】(Ⅰ)如图,取的中点,连接,,.
因为为等边三角形,故.
而四边形是菱形,且,故为等边三角形,
故.
而,平面,平面,故平面.
因为平面,故.
(Ⅱ)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故平面.
又因为,所以,,两两垂直,故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不妨设,则,,,
所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得.
所以可取.
因为,故.
而,则.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
19.【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解析】(Ⅰ)依题意,,
所以,,故椭圆的方程为.
(Ⅱ)联立,消去,整理得.
由,得或.
设,,所以,.
所以.
因为为锐角,所以,
所以,即.
所以.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0.【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样本的数字特征、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以及数学期望,考查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解析】(Ⅰ)日销售量为25,26,27,28,29时,对应的频率分别为0.2,0.05,0.4,0.25,0.1,
则,
故.
(Ⅱ)依题意,连续两天需求量的可能情况如下表:
两天需求量/盒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概率
0.04
0.02
0.1625
0.14
0.225
0.21
0.1425
0.05
0.01
设当和时连续两天的销售总利润分别为,元.
当时,连续两天的销售总利润的分布列如下所示:
260
245
230
0.94
0.02
0.04
故.
当时,连续两天的销售总利润的分布列如下所示:
265
250
235
220
0.7775
0.1625
0.02
0.04
故.
因为,故更加合适.
21.【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考查数学运算、推理论证的核心素养.
【解析】(Ⅰ)依题意,,
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故函数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Ⅱ)因为,故.
①当时,,在上为增函数,故函数在上不可能有两个零点.
②当时,易知在上为增函数,
,.
(i)当时,,时,,时,,
故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故在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ii)当时,,,
故,使得.
所以在上,,在上,,
所以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所以,
又,
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可知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又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0,
故当时,在上有两个零点.
(iii)当时,,,
所以,使得.
所以在上,,在上,,
所以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因为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0,
若在上有两个零点,则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又,所以,
即,故.
即当时,在上有两个零点.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三种方程的转化、直线参数方程的应用,考查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解析】(Ⅰ)依题意,得曲线的普通方程为,
即.
由,,得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即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由曲线的参数方程(为参数),得,
又,
故曲线的普通方程为.
(Ⅱ)因为的极坐标为,故的直角坐标为.
设:(为参数),.则直线:(为参数),
联立:与的方程,得.
联立:与的方程,得.
设,,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
,.
由,且,得,
即.
又,故.
23.【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考查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解析】(Ⅰ)因为,而,
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
而,
所以.
(Ⅱ)因为,故,即.
故,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因为,故,则,则.
所以的最大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