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50 KB
- 2021-05-10 发布
地理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以下天体与我们的视觉感受对应正确的是( )
A. 星云——一闪即逝 B. 行星——圆缺多变
C. 彗星——拖着长尾 D. 月亮——轮廓模糊
2.“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谣。下列全部属于天体的一组是( )
A. 星云和运行中的通信卫星
B. 太空中的云雾状物质和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C. 陨落地表的流星体残骸和“神舟十号”返回舱
D. 等待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3.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根据质量、体积等可分为三类,不包括下列哪一类( )
A. 类地行星 B. 巨行星 C. 近日行星 D. 远日行星
4.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成的是( )
A. 沼气 B. 煤炭 C. 石油 D. 核能
5.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 太阳风、黑子 B. 黑子、日珥 C. 耀斑、日珥 D. 耀斑、黑子
我们观看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时间大多在晚上,而巴西现场却是白天。据此回答6-7题。
6.造成中巴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的自转 C. 纬度不同 D.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7.造成地球上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是个不发光的球体 B. 地球是透明的
C. 地球被太阳照亮一半 D. 地球的自转
8.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的横剖面图”,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应是( )
A.自北向南流 B.自南向北流
C.自东向西流 D.自西向东流
9.每年春分日到秋分日( )
A. 极昼地区先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再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B. 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
C.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南回归线,再移回赤道
D.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
下图为“1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四城市,风力最大的可能是( )
A.呼和浩特 B.上海 C.台北 D.广州
11.此时北京天气状况最可能的是( )
A.烈日炎炎 B.雨雪降温 C.高温暴雨 D.晴空万里
读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气象灾害与其天气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
A.干旱―① B.台风―② C.暴雨洪涝―③ D.寒潮―④
13.天气系统②可能形成于( )
A.北纬20°的洋面上 B.赤道洋面上
C.南纬15°的洋面上 D.南纬40°的洋面上
14.对于水循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但不能持续利用
15.读“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 B.④ C.⑤ D.⑥
16.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形是( )
A.吐鲁番盆地 B.黄土高原 C.喜马拉雅山脉 D.青藏高原
17.在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18-19题。
18.从地理学角度看,这句话描述的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19.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20.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出了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二、非选择题
2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共20分)
(1)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该锋面属于________锋。当该锋面地处我国南岭一带时,在其控制下将会出现________天气,此锋过境后气压________,气温________,天气________。
(2)6月初,上述暖气团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北方南下的________气团交汇并且势力相当,该地区在________锋控制下,会出现________天气。
(3)而7、8月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受________高压控制,会出现________天气现象。
22.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共20分)
(1)
图中A,B,C,D四地,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____。(6分)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地壳的________运动造成的。(2分)
(3)图中B处成为谷地,C处成为山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在A,B,C,D四地应选择 。(2)
(5)如果E岩层是透水层,该地区也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那么该地区是否有石油的储藏?如果有,是A,B,C,D四地中的何地?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4分)
答案解析
1.C 2.A 3.C 4.D 5.D
6.B 7.D 8.A 9.A 10.A
11.B 12.B 13.C 14.A 15.C
16.B 17.B 18.A 19.D 20.C
21.(1) 暖 阴雨 降低 上升 转晴
(2)冷 准静止 梅雨
(3)副热带 伏旱
22.(1)B、D C A
(2)水平
(3)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4)B
(5)没有。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处背斜含水层已被侵蚀掉,D处背斜含水层露出,无法保存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