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7.00 KB
- 2021-05-10 发布
考点43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一、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1.历程
(1)1967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
(2)1991年12月,《___________________》签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
(3)________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成立。
(4)2007年由12国发展至27国,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5)1999年欧元问世,________年进入流通领域。
2.性质:欧洲经济和政治双重区域合作组织。
3.评价
(1)促进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
(2)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原因: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霸主地位的挑战。
2.形成
(1)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3.特点:是世界上________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4.影响:对三国经济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
三、亚太经合组织
1.背景
(1)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2)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
(3)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2.建立
(1)________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韩时提出。
(2)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正式问世。
(3)1991年,中国与中国台北、________一起加入。
3.活动
(1)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首次会议,发表《经济展望声明》。
(2)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第___________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意义:适应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
答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3 2002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 第一个 1989
中国香港 九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解读: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欧共体的发展、日本的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苏联解体之后,随着中国、欧盟、日本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壮大,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计算机问世后到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全球信息网,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重点理解]
1.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1)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2)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3)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模式。
(4)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2.运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分析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提示:由表格中的“茶叶”“石油”“可可”“天然橡胶”等可知这些国家都是资源和原材料的出口国,属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所以这些国际组织的出现主要是新兴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为。
(2)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
提示:欧元的问世,推动了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使欧洲一体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提高了欧盟的国际地位。
(3)下图所反映的是一个区域经济组织。
提示:图片反映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之间通过自由贸易实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互补。
[跟进题组]
1.下图是某老师授课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待补充的原因要点应该是( )
A.对抗苏联的经济制裁
B.摆脱美国的控制
C.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
答案:B 解析: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扶持和控制西欧的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也有助于摆脱美国的控制,故B项正确。
2.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
模式
特点
模式一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二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三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下列组织属于模式三的是(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C 解析: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在于建立区域内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最终实现自由贸易,欧洲联盟属于模式一,故A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属于模式二,故B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为官方论坛,本着自愿原则,对会员不具备强制约束力,符合模式三的特点,故C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是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需要履行法律义务,不符合上述类型,故D项错误。
3.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材料可以体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 )
A.货币一体化 B.政治合作
C.大国主导 D.军事合作
答案:C 解析:对比材料中数据可知,贸易区内各国实力不均衡,贸易区内事务多由大国主导,故C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未实现货币一体化,故A项错误;B、D两项同题干内容不匹配,错误。
主题一
欧洲人的共鸣——欧洲一体化进程
1.图示构史——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史料探史——欧洲联合的趋势
史料 特别通过实行一项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共同防务的其中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通过联盟公民身份的引入,加强对其成员国国民之权力和权益的保护……
——《欧洲联盟条约》
探究 从史料看,欧洲联合的趋势有何变化?
答案:从史料看欧洲联合从经济走向政治、外交等方面,表明欧洲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3.归纳总结——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1)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的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2)对资本主义世界:推动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3)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主题二
“巨人”与“矮子”的对话——亚太经合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
1.史料证史——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特点
史料 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各成员间的一系列会议,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以声明、宣告的形式作出承诺,推动合作。这种承诺,各成员没有义务和责任来履行,因为它不是立法式的或指令性的硬性规定,对成员不具有强制性。
论从史出 史料表明亚太经合组织的主要特征是成员的平等一致,对其成员不具有强制性。
2.史料证史——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史料 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对墨西哥的产品进口关税平均下降84%,而墨西哥对美国的产品进口关税只下降43%;墨西哥在肉、奶制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方面,有较长的过渡期。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有10~15年的缓冲期。
论从史出 史料表明墨西哥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国家竞争力方面与美国均存在较大差距,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墨西哥打开美国市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3.归纳总结——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比较
名称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成立时间
1993年
1994年
1989年
性质
经济、政治联盟
区域性经济组织
区域性经济组织
成员
间的差异
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
美国、加拿大都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
既包括世界最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差异性明显
主要合作领域
经济、政治
经济
经济
特点
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合作程度较高
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但没有形成关税同盟
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属于论坛性质的经济组织,合作程度较低
合作方式
各成员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方面加强合作,并通过谈判和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约束成员国必须共同执行,对外以整体的形象出现,采取共同的立场
不仅互相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增加就业机会,还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展开合作
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以及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