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50 KB
- 2021-05-10 发布
基础篇 第二部分 第2讲
1.(2019年第21题)小明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发现蜡烛火焰飘忽不定,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小明和老师、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新点如图所示: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为零刻度,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制作字母“A”状的LED灯替代蜡烛;光屏上标有同样的均匀格子.
(1)请分析创新后实验装置的优点:
①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__像距__;
②光屏上成像更清晰、__稳定__;
③从光屏上可以准确得出像与物的__大小__关系.
(2)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还可以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进行拓展探究.请仿照示例写出两种不同方案.
项目
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及操作
探究的问题
示例
用黑色纸片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
探究凸透镜没被遮挡部分的成像情况
方案1
①__更换厚度更大的凸透镜__
②__探究焦距变化对成像的影响__
方案2
③__将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面__
④__探究近视眼的矫正原理等(答案合理即可)__
2.(2018年第15题节选)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答案】
3
3.(2017年第15题节选)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
【答案】
4.(2017年第17题)如图所示,小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2 cm.
(1)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承接到一个倒立、__放大__清晰的实像,具体的操作是:首先将光屏向右移动,__在承接到像的位置,左、右移动光屏,比较像的清晰度,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__,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__投影仪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向__上__偏离光屏中心.
(3)请你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
__①②任选两点:无法判断烛焰所成的实像是否与烛焰左右相反;烛焰的形状不稳定;不易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变短,像偏离光屏中心;烛焰(或蜡烛)亮度不大__.
5.(2016年第15题节选)如图所示,可以利用不同的光学元件来改变入射光线OA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分别画出两种合适的光学元件(只要求画出光学元件大致位置的示意图,但须与光学规律相符)
【答案】如图(画出两种即可)
3
3
相关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课件2021-05-10 15:48:43164页
- 人教版物理八上《透镜及其应用》单2021-05-10 13:14:015页
- 中考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一2021-05-10 11:50:063页
- 中考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一2021-05-10 10:28:182页
- 2017年度中考物理第3章(透镜及其应2021-05-09 00:54:5123页
- 全国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汇编2021-05-08 17:08:275页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2021-05-08 11:49:0722页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2021-05-06 14:45:025页
- 通用版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导图专题2021-05-06 14:33:515页
- 中考物理专题透镜及其应用2021-05-06 10:30:44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