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00 KB
- 2021-05-10 发布
考什么
3
年考情分析
全国卷
Ⅰ
全国卷
Ⅱ
全国卷
Ⅲ
2017
年
[
试题简述
]
本题从法国大革命中的民族主义与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入题
,
立足长时段和大时代的历史特征
,考查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和欧洲民族主义对亚洲的影响
[
试题简述
]
本题以清前期、近代清晚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开矿政策为线索
,
重点考查考生对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采取的不同开矿政策的比较分析和综合把握能力
[
试题简述
]
本题以郑成功收复和建设台湾这一历史事件切入
,
围绕
“
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和祖国统一
”
这一主题展开
,
强化了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
,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主义
题型
说明、概括、比较类
题型
分析、说明、评价类
题型
概括、评价类
主题
民族主义
主题
矿业政策
主题
国家统一
思维
跨度
横向考查,中外关联
思维
跨度
纵向考查,古今贯通
思维
跨度
纵向考查,古今贯通
全国卷
Ⅰ
全国卷
Ⅱ
全国卷
Ⅲ
2018
年
[
试题简述
]
本题以基层社会治理为切入点
,以宋代和明清乡约制度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现代中国的基层治理展开,考查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基层治理的变化,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视
[
试题简述
]
本题以大豆种植切入
,
以农业科技的传承、利用与发展展开
,
考查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人类文明交流等内容
,
体现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
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意义
[
试题简述
]
本题从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一社会热点切入
,
以上海和曼彻斯特两座城市的发展为例选材
,
考查不同时期中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
,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
题型
概括、说明类
题型
概括、说明、评价类
题型
概括、说明类
主题
社会治理
主题
民生问题
主题
城市化
思维
跨度
纵向考查,
古今贯通
思维
跨度
横向考查,中外关联
思维
跨度
横向考查,
中外关联
全国卷
Ⅰ
全国卷
Ⅱ
全国卷
Ⅲ
2019
年
[
试题简述
]
本题以中外钢铁业的发展为切入点
,
通过
1950
~
1980
年中国、美国、苏联、日本钢产量变化的比较
,
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
试题简述
]
本题从海关税率的变化和调整切入
,
考查中国政治、经济的变迁
,
树立维护国家关税主权
,
保护本国民族经济
,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
试题简述
]
本题从国家治理的角度
,
比较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
进而得出汉朝在国家治理上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从而强调“制度自信”的重要性
题型
说明、简析类
题型
概括、简析类
题型
概括、比较、简析类
主题
钢铁业发展
主题
海关税率调整
主题
国家治理
思维
跨度
横向考查,
中外关联
思维
跨度
纵向考查,
古今贯通
思维
跨度
横向考查,中外关联
怎么考
材料选取
主题化
这类试题往往围绕某一主题选取中外关联的材料,以横向归纳比较的方式考查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内容,注重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横向联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是实现我国科学发展的关键,因此,该类试题往往选取能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的历史信息或东西方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历史信息创设主题,注重比较、归纳和启示能力的考查。如
2019
年全国卷
Ⅰ
的钢铁业的发展题、
2019
年全国卷
Ⅲ
罗马帝国和汉朝的国家治理题、
2018
年全国卷
Ⅱ
的大豆种植题以及
2018
年全国卷
Ⅲ
的城市化题等
横向考查中外关联
两类试题都不回避社会热点,其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歌颂爱国精神,提升法治意识、重视法制建设,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关注生态环境、强化环保意识,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歌颂为人类福祉而奋斗的奉献精神等体现国家意志的热点主题是高考命题的首选,备考时需重点关注
这类试题往往围绕某一主题选取材料,以纵向概括说明的形式考查与这一主题相关的问题,注重的是不同阶段相关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试题立足于中国史内容,以社会转型期的重大问题为切入点设立主题,整合长时段、大跨度的历史素材命题,考查学生对
“
转型
”
的历史背景、过程、特点、作用或结果的理解分析能力。如
2019
年全国卷
Ⅱ
的海关税率的变化题、
2018
年全国卷
Ⅰ
的社会治理题、
2017
年全国卷
Ⅱ
的矿业政策题等
纵向考查古今贯通
(2017
年全国卷
Ⅲ
·
T40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统一
从材料史实中提取信息,并归纳、辨别、概括答题项
具体措施
(
内容
)
有哪些,核心措施
(
内容
)
是什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
(
应对
)
措施等
措施
(
内容
)
类
(2019
年全国卷
Ⅰ
·
T41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或产生,从政治、经济、文化或国内、国际等方面分析
限定性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
/
社会
/
经济
/
政治根源是什么,根本
/
主要
/
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宽泛性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有哪些等
原因
(
背景
)
类
举例
回答方向
特征
题型
(2019
年全国卷
Ⅱ
·
T41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950
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
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
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
(
各自特点
)
等
特点
(
特征
)
类
(2019
年全国卷
Ⅲ
·
T40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需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应从性质、范围、时间上分析
限定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
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
影响
(
意义
)
类
举例
回答方向
特征
题型
题型
特征
回答方向
举例
异同
(
区别
)
类
求异型:根据材料
××××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
……
不同之处
(
区别
)
;
求同型:根据材料
××××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
……
相同点
(
相似之处
)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2019
年全国卷
Ⅲ
·
T40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即通过客观叙述的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进而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如
2019
年全国卷
Ⅱ
第
41
题
“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950
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
”
这一问,应在材料所叙述的基础上升华,应在维护了国家关税主权、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等高度去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调整海关税率的本质,如此方能正确描述历史事物
即通过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进而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从而正确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如
2019
年全国卷
Ⅱ
第
41
题
“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海关税率变化的原因
”
这一问,需要调动清代前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和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关协定关税的规定,方能准确回答出原因所在
该项能力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如
2019
年全国卷
Ⅱ
第
41
题
“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
”
这一问,从材料
“
清康熙时
”“
乾隆时期
”“
1843
年
”
三个阶段税率征收数额的比较可直接得出答案
描述和阐释事物
调动和运用知识
获取和解读信息
怎么解
分层解读是关键
应回答的内容,通常包括原因、表现、措施、结果、影响、特点、意义、性质等
求答项
是题干的中心内容,一般位于答项语的前面
中心词
指题干中的指出、说明、归纳、概括、分析、比较、评价等
提示语
在时间、空间、条件、程度、角度等方面做了限定,实际上就是对答题范围做了明确的界定
限定语
一般情况下,一个要点
2
分,分值为
6
~
8
分,则要点为
3
~
4
个,即
3
~
4
个层次
③
材料的断句构成、标点符号,主要是句号、分号、省略号等
②
内容的关联性
①
促进作用
求答项
近代民族主义形成
中心词
说明
提示语
法国大革命
限定语
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求答项
民族主义
中心词
概括、说明
提示语
国民党
“
一大
”
《
宣言
》
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
限定语
将前三个层面联系起来,起到了逻辑纽带作用。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封建专制统治,否定了
“
朕即国家
”
的传统观念,践行和传播了启蒙思想家们关于民族主义的主张,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
第四句:
关联材料
该句呈现的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群众对民族主义的认知:民主原则、平等原则也是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句:
民众民族观
该句呈现的是法国大革命前启蒙思想家们对民族主义的认知:民族主义与专制主义是对立的,没有民主就没有民族
第二句:
启蒙思想民族观
该句呈现的是法国大革命前代表专制王权的国王对民族主义的认知:自己代表民族、国家,体现了君主专制思想
第一句:
王权民族观
民族独立的首要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这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主义的首先表现是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其次是打倒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民主与平等
第四句:
关联材料
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真正的民主与平等
第三句:
民族主义在劳动界体现
独立自主发展民族经济
第二句:
民族主义在实业界体现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是民族主义的根本内涵
第一句:
什么是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