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 MB
- 2021-05-10 发布
第
34
讲
PART 34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考点分阶突破
│
当堂自主检测
第
34
讲
考纲解读
①我国主要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消费分布规律。
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和意义。
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分阶突破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考点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意义
主干整合
图
34-1
考点分阶突破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意义方面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
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
.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
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
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图
34-2
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为该
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问题。
题组训练
图
34-2
考点分阶突破
年份
“
水银行
”
买入
“
水银行
”
卖出
价格
(美元
/m
3
)
水量
(
10
8
m
3
)
价格
(美元
/m
3
)
水量
(
10
8
m
3
)
1991
0.10
10.12
0.14
8.15
1992
0.04
2.34
0.06
1.97
1993
0
0
1994
0.04
2.72
0.06
2.09
考点分阶突破
(1)
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较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答案
】
(1)B
【
解析
】
第
(1)
题,本题考查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原因。根据“北水南调”判断,应该是北部水资源较丰富,南部水资源短缺,③④是南部缺水的原因,②是北部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考点分阶突破
(2)1993
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A
.
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
.
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
.
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
.
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
答案
】
(2)D
【
解析
】
第
(2)
题,关键是要认真分析表中信息。表中显示,
1991—1994
年间,只有
1993
年“水银行”没有运作,因此
A
、
B
不成立;水价高不是“水银行”不运作的根本原因;当年中南部降水量增加,能够满足需要是主要原因。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2
.
塔霍河
—
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用于供应西班牙东南部塞古拉河流域的农业
灌溉用水、饮用水等。读图
34-3
,完成下列问题。
图
34-3
考点分阶突破
(1)
西班牙实施塔霍河
—
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 )
A
.沿途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
B
.西班牙人口、城市集中在东南部
C
.塞古拉河流域水热配合差,且背风坡效应明显
D
.塔霍河流域降水丰富,水资源供应量大且稳定
【
答案
】
(1)C
【
解析
】
第
(1)
题,塔霍河
—
塞古拉河调水路线沿途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工程量大,
A
错。西班牙人口和城市并非集中在东南部,
B
错。西班牙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而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但盛行西南风,塞古拉河流域地处背风坡,水热条件较差,所以跨流域调水可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
C
对。塔霍河流域绝大部分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水资源供应量不稳定,
D
错。
考点分阶突破
(2)
塔霍河
—
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对塞古拉河流域环境的影响有( )
A
.洪涝、地震等灾害频率减小
B
.城市地面沉降问题减轻
C
.大气污染普遍减轻
D
.土壤盐渍化程度减轻
【
答案
】
(2)B
【
解析
】
第
(2)
题,地震主要是由板块运动产生的,与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关系不大,
A
错。跨流域调水缓解了塞古拉河流域缺水状况,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同时增加了下渗,使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得以缓解,
B
对。流域水量变化与大气污染关系不大,
C
错。塞古拉河流域水量增加,农业灌溉面积增加,易加剧土地盐渍化,
D
错。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一、南水北调
主干整合
考点二 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图
34-4
考点分阶突破
调水路线
西线
中线
东线
水源区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阴段
供水区
西北干旱地区,重点是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区)
京津、华北平原中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
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
可调水量与水质
调水量较小、水质最好
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
调水量最大、水质较差
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现有可用
设施
差
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考点分阶突破
二、西气东输
图
34-5
考点分阶突破
线路
对调入地区的意义
对调出地区的意义
①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轮南,途经甘肃、宁夏、陕西,在陕西省靖边与陕北气田连接,穿越黄河后,经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到达上海
②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从霍尔果斯到广州、上海,途经
13
个省(区、市),干线全长
4859km
①
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②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③
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④
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①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
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③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
实现西部能源结构气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考点分阶突破
三、西电东送
图
34-6
考点分阶突破
线路(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
→
环渤海地区
①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
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
→
华东地区
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
→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考点分阶突破
四、晋煤外运
类型
主要线路
东西
运煤
通道
通往
东北
集通线、京包
—
京沈线、滨洲线
通往
华北
京包
—
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
—
京石
—
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等
南北运煤通道
宝成
—
成昆线、同蒲
—
太焦
—
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沿海运煤通道
以海港为枢纽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一 调水工程
3
.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
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
沙江调水工程,如图
34-7
所示。读图回答
(1)
~
(2)
题。
(
双选
)
(1)
“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
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A
.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
.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
.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
.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题组训练
图
34-7
考点分阶突破
【
答案
】
(1)AC
【
解析
】
第
(1)
题,本题考查读图能力。根据流域的集水情况,可以看出滇池与外界的水体交换少,因此
A
、
C
项正确。
考点分阶突破
(2)
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
A
.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
.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
.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
.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
答案
】
(2)BD
【
解析
】
第
(2)
题,本题考查调水工程对流域内所产生的影响。调水工程不会改变流域内的总降水量,可改变局部的气候特点,更不能改变昆明排污情况。故
B
、
D
项正确。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二 西电东送
4
.
图
34-8
为皖电东送工程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安徽省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
有利地理条件有
(
)
①煤炭丰富 ②工业基础好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距离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图
34-8
考点分阶突破
【
答案
】
(1)D
【
解析
】
第
(1)
题,由图示可知,皖电东送工程的起点是安徽省的淮南市,而该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产地,皖电东送工程向上海、浙江等地输送电能,市场距离近。
考点分阶突破
(2)
“皖电东送”工程对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
A
.能源结构趋向单一
B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C
.加剧用水供需矛盾
D
.三大产业均衡发展
【
答案
】
(2)B
【
解析
】
第
(2)
题,皖电东送是通过坑口电站的建设,将安徽淮南煤矿基地的煤炭资源转换成电力资源输出,有利于改善上海、浙江等地的环境状况及以煤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三 川气东送
5
.
从四川小镇普光到国际大都市上海,遥遥
2000
多千米,如今被一条绿色的能源大动
脉
——
川气东送工程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结合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单位:
%
),完成问题。
年份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
1978
年
70.7
22.7
3.2
3.4
2000
年
66.1
24.6
2.5
6.8
2007
年
69.4
20.0
3.4
7.2
考点分阶突破
(1)
关于川气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工程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
B
.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
.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
D
.使天然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
【
答案
】
(1)A
【
解析
】
第
(1)
题,川气主要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常规能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川气东送会加快四川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川气东送对带动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川气东送主要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质量,对四川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没有直接作用;川气东送能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但不会改变此现状。
考点分阶突破
(2)
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其主要原因是
(
)
A
.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
B
.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C
.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D
.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
【
答案
】
(2)C
【
解析
】
第
(2)
题,江苏省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
“
东水西沙
”
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
“
引松济辽
”
调水工程。图
34-
9
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典例呈现
考点三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类答题模板
图
34-9
考点分阶突破
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
答案
】
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
(
或优化投资环境
)
。
【
解析
】
回答本题可从水资源决定的河流开发方向思考,但要以解决水资源短缺对区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方面为思考核心。
1
. 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
考点分阶突破
思维建模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资源分
布状况
①
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②
资源在空间上不具有流动性
资源消
费状况
①
资源输出区:资源丰富,经济较落后,资源生产大于消费
②
资源输入区:资源缺乏,经济发达,资源生产小于消费
考点分阶突破
2
. 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
答题思路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线路长短
施工难度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对环境
影响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考点分阶突破
3
.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对调入区
的意义
环境意义
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区域能源、资源的短缺,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经济
意义
对调出区
的意义
环境意义
有利于环境保护,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
社会经济
意义
对两区域的
协调发展
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
34-10
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考点分阶突破
巩固提升
图
34-10
考点分阶突破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
52
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21%
,有
2
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于
2014
年底通水,大大缓解了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考点分阶突破
(1)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
答案
】
(1)
满足生活用水需求
(
或促进社会发展
)
,促进工农业发展
(
或促进经济发展
)
,改善生态环境。
【
解析
】
第
(1)
题,考查水资源调配的影响。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调入区来说主要是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考点分阶突破
(2)
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
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
的气候原因
单位调水量
耗能
大小
原因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地势起伏较小
(
或地势南高北低
)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
小
大
【
解析
】
第
(2)
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特点。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往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因此气候特征要从降水量方面比较;调水耗能的多少与输水线路沿线的地势有关。
考点分阶突破
(3)
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
答案
】
(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等。
【
解析
】
第
(3)
题,考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节水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节水措施除了跨区域调水外,还要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节水意识等方面考虑。
当堂自主检测
“宁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银川东,东至山东胶州,全长
1335
千米,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据此回答
1
~
2
题。
1
.
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为
(
)
A
.水能发电
B
.风力发电
C
.火力发电
D
.核能发电
图
34-11
宁东直流输电工程示意图
【
答案
】
C
【
解析
】
宁夏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火力发电量大;水资源缺乏,水能发电量小;风力发电投资较大,且风力不稳定;核能发电技术要求高,可直接在东部安装。因此该段主要为火力发电。
当堂自主检测
当堂自主检测
2
.
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
意义表现为( )
A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
的发展
B
.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
地区的环境问题
C
.促进东部地区高能耗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
地区的就业压力
D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
经济可持续发展
【
答案
】
D
【
解析
】
东部地区能源缺乏,经济发达,能源供小于求,因此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可把东部地区的经济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能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缓解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发展循环经济,控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环境压力。
阅读材料,完成
3
~
4
题。
材料一
专家认为: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实际上就是电力供应紧张,由此,才导致了煤炭和石油紧张的连锁反应。在未来
2
~
3
年时间内,中国将出现电力紧张状况。浙江、江苏和上海将是缺电的重点地区。
材料二
图
34-12
示意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分布、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及西电东送工程线路。
当堂自主检测
图
34-12
3
.
不属于缓解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区能源短缺的重大工程的是
( )
A
.南水北调
B
.西电东送
C
.三峡工程
D
.西气东输
当堂自主检测
【
答案
】
A
【
解析
】
南水北调调配的是水资源,不是能源。
4
.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
A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
.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
.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
.木材短缺的问题
当堂自主检测
【
答案
】
C
【
解析
】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生产小于需求;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经济欠发达,能源的生产大于需求;西气东输工程由塔里木盆地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可缓解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能缓解长江三角洲能源紧缺状况。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9 00:04:005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21:49:047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08 20:35:5926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08 17:39:5759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16:42:315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工业地域类型2021-05-08 14:26:306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07 16:13:1240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6 16:02:395页
- 2020届鲁教版一轮复习地理新优选大2021-05-06 12:05:31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6 11:46:0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