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80 KB
- 2021-05-10 发布
考试时间:2020年7月2日—3日
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座位号
政 治 试 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朱熹则主张“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
A.肯定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回答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倾向
D.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变现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顺应了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②是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
③是对新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④第一次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上饶市婺源县篁岭村,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徽派古村落之一,之前由于受地形限制,村民收入低下。后来,婺源县政府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采取旅游扶贫方式对该村庄进行保护性开发,创造了乡村旅游的篁岭模式,带富了当地百姓,实现了“旅游脱贫”。篁岭村的成功脱贫表明( )
①脱贫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脱贫
③尊重发展规律是旅游脱贫的前提
④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如约而至,今年的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确立这一主题的哲学依据是( )
A.客观实在性是自然界的根本属性 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自然界自身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D.在自然规律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5.下列说法能体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的正确顺序是( )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白天黑夜昼夜循环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③—④—①—②
6.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及5G技术广泛应用于远程会诊、疫苗检测、社区排查、体温监测等领域,为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由此可见,人工智能( )
①具有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②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决策
③能够模拟人类思维处理信息 ④促进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最近,一段由AI修复的纪录片“100年前的北京晚清影像”在社交平台上火了。通过AI技术,100年前的北京从黑白到彩色,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让大家可以隔着屏幕与画面中的人物对视,恍然间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这表明( )
①纪录片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再现 ②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反映方式的变化
③AI技术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④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受社会实践水平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0年4月,江西省教育厅发文要求各地、各高校(含省属中职学校)要坚持“属地管理”和“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原则,周密制订返校复学工作方案。该要求的唯物论依据是( )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一法典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立足民生发展领域的新问题、新挑战,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从认识论看,民法典的出台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③理论与实践具有完全同步性 ④已经确定的真理不断的被推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量子纠缠是一种物理资源,如同时间、能量、动量等等,能够萃取与转换。很长时间,人们没能开发出一个可以克服外界干扰的稳定量子门。后来英国和丹麦科学家利用被称作“量子纠缠”的物理现象,实现了信息在两个计算机芯片之间的“瞬间传输”,此举可能催生更安全的“量子网络”。这体现了( )
①消除谬误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③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拓展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研学旅行将作为“必修课”真正规范化,让学生走出去,研学旅行将成为新高考下学生综合组织评价的重要途径。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来源 ④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城市大脑”是伴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而产生的,是城市治理的核心枢纽,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科学高效有序的城市管理。这说明( )
①“城市大脑”是实现城市智能化管理的关键部分
②“城市大脑”对城市管理起决定作用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④对前沿技术的运用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工作方针,新冠肺炎爆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坚持中西医结合,加快推广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是基于( )
①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
③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 ④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水果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是也必须要“吃得其法”,否则那就不是财富,而是伤害身体的“毒物”了。材料表明( )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比人为事物的联系更具客观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④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下列对成语俗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当前,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这不仅对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宝贵信心和强劲动力。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③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超越4G的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一部分技术需要基于当前技术的演进,另一部分则是相对更加革命性的技术,这两部分技术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了一个无缝的升级。可见( )
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②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
③新出现的技术先进的就是新事物 ④新事物从一开始就比旧事物更强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决胜全面小康,迈向新征程体现了( )
A.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B.质变的发生必然带来事物的发展
C.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D.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互为前提的
19.“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这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这说明( )
①危和机既斗争又统一,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危险与机遇是绝对同一的
③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在危机中发现机遇
④危险与机遇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毛泽东指出:“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上任就发表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的。”这种行为主要错在不懂得( )
①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②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用矛盾的特殊性指导矛盾的普遍性 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全球抗疫,经济承压,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这种冲击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并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这是因为( )
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
③在认识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矛盾的次要方面不会影响事物的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相对于跟踪式创新,颠覆性技术创新是最高阶的创新,它是在基础研究新成果与新技术结合的基础上推动产业新变革。比如,90年代出现的数码相机产业,只用了短短二十几年,就很快取代了胶卷相机产业。颠覆性技术创新体现了( )
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批判和发展
②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③在绝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突破创新
④辩证法不崇拜经典,其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为推动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某研究团队瞄准氧化铝生产中废弃物处置的难题,提出新的生产工艺理论,经过十几年潜心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新的技术突破,实现了废弃物大规模、低成本、无害化和资源化再利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表明( )
①社会需要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创新是人类思维变革的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漫画《不知道转弯的人走不远》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②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要立足整体,树立长远眼光 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在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时,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理”的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试管婴儿”已是很正常的事。人们观念的转变说明了(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互依赖,密不可分分
B.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C.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26.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由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聆听民众的呼声,捍卫公民的权利,是这部新生法典最鲜明的主旨。全国人大的这一决定(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②促使我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革
③发挥了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 ④引导人们做出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疫中涌现出了许多时代英雄。上饶市鄱阳县为致敬最美逆行者,向全国抗疫英雄免各景点门票一年。我们要致敬抗疫英雄是因为( )
①英雄人物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英雄人物是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
③英雄人物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英雄人物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缓解原料不足的压力,我国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近年来,“洋垃圾”进口的扩大给我国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我国改革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材料说明( )
①物的价值随着时空及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不同社会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判断总是不同的
③人们需求的变化是固体废物价值变化的条件
④价值选择的合理性决定价值判断的正确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如果你是一滴水,你就得滋润大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就得照亮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就得哺育生命。这告诉我们( )
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②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正确的价值选择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表示,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用行动诠释了( )
①发扬拼搏精神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
③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家是企业的掌舵人,是经济活动的实际推动者。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家办企业最突出的动机来自于“个人实现”的心理,即“企业家精神”,其中包含了对胜利的热情、创造的喜悦与坚强的意志。在传统产业受疫情冲击较大、新经济新产业崭露头角的情形下,恢复经济发展,推动复工复产非常需要发扬企业家精神。发扬企业家精神能够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潜能,促使他们在探索中壮大新兴产业、挖掘新增长点,这将为经济恢复、扩大内需、稳定增长、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让每位企业家战胜困难的努力汇聚在一起,就能为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发扬企业家精神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的作用。(10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文化,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处于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作为革命文化的入党誓词,体现了我们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由于党在创立和成长的初期面临着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入党誓词为捍卫党组织、保卫红色政权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入党誓词的最大特色是强调阶级斗争和对党忠诚;抗日战争时期,强调“坚持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解放战争时期,强调“要作群众的模范”“对党有信心”“党的利益高于一切”;新中国成立后,强调“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强调“积极工作,精通业务”;1982年,新的入党誓词强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并将入党誓词明确写入党章,体现了党对入党誓词的重视。
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演变的认识。(10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表示: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随之,“地摊经济”在一些地方热闹起来,这固然有其生存发展的价值,但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蚕食”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地摊经济”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10分)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2020年4月24日是第5个中国航天日。让我们聚焦“降魔人”吉坤,感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的发扬与传承。
20多年前,吉坤立志要苦练专业本领、严把质量关口,练就了蒙着眼睛对120余个加注门进行精准盲操作的绝活,先后参与完成了60余次加注任务,实现了“一滴不漏定安全、一次成功”的加注标准,由他帮带的操作手都已成为各岗位的骨干力量。从事了20多年的加注工作,吉坤深深体会到,人生就是一次持续不断的加注,这个过程不可能重新来过,应当十分珍惜每一个岗位、每一种经历,把握现在、专心专注,唯有如此才能收获人生的精彩。
庆祝航天日,为的是让新一代的航天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每年航天日,吉坤都会为新入职的操作手讲述先辈们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他说:我要当好航天文化的“传播者”,引导大家不忘初心使命,让航天精神代代相传!
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明“降魔人”吉坤是如何践行初心使命,传承航天精神的。(10分)
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政治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B
C
B
D
D
C
A
C
C
B
A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C
D
A
B
B
A
C
C
B
C
B
A
D
二、非选择题
31. ①人能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在中国经济受疫情冲击的情形下发扬企业家精神能够推动经济恢复发展。(3分)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发扬企业家精神能够激发企业家的的创新潜能,为经济恢复、扩大内需、稳定增长、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3分)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企业家精神包含了对胜利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发扬企业家精神能为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注入强大动力。(4分)
32.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不同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动反映。(2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实践和使命不同,入党誓词也在演变。(3分)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确定的入党誓词是对不同时期历史特征和党的使命的真理性认识。(3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同时期的入党誓词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代的实践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2分)
33. ①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地摊经济要具体分析实际。(2分)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2分)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2分)
34.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吉坤在火箭加注工作中,坚守岗位20多年,勇于实践,无私奉献,实现了“一滴不漏、一定安全、一次成功”的加注标准。(4分)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吉坤为新入职的操作手讲述先辈们的事迹,也悉心培养帮带的操作手成为岗位的骨干力量。(3分)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吉坤在火箭加注工作中,精益求精,苦练专业本领、严把质量关口,实现了人生的精彩。(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