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00 KB
- 2021-05-10 发布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
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概念·诊断】
1.下列关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①人工制造的磷脂双分子层与细胞膜完全不同
②自由扩散通过细胞的物质,细胞并不需要
③协助扩散中起作用的蛋白质都是通道蛋白
④转运蛋白对所运载的物质都有选择性
⑤离子因为较小,一般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⑥当载体蛋白饱和后,物质运输速度便不会再增加
【解析】选④⑥。人工制造的磷脂双分子层与细胞膜的骨架是相同
的,①错误;很多细胞需要的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②错误;
协助扩散中起作用的蛋白质有的是载体蛋白,有的是通道蛋白,③错
误;转运蛋白对所运载的物质都有选择性,④正确;离子进出细胞都是
需要转运蛋白协助的,⑤错误;当载体蛋白都参与运输之后,物质运输
的速度就不会再加快了,⑥正确。
2.下列属于渗透作用发生条件的是 ( )
A.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
C.无条件 D.A、B 同时存在
【解析】选 D。渗透作用发生需要有半透膜,并且半透膜两侧要有浓
度差。
3.将人的红细胞放入 4 ℃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其主
要原因是
(
)
A.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B.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C.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解析】选 B。人的红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像成熟植物细胞那样
的大液泡,A 错误;因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放在蒸馏水中,因为外
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浓度,导致吸水涨破,B 正确;细胞膜的基本支
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而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C 错误;温度降低
时,细胞膜的流动性减弱,D 错误。
4.甘油、氧气等进出细胞的方式是 (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渗透作用 D.协助扩散
【解析】选 A。甘油、氧气等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出入细胞,不需要
转运蛋白和能量。
5.所谓 “质壁分离”中的“质”和“壁”分别是指 ( )
A.细胞质、细胞壁
B.细胞质基质、细胞壁
C.原生质层、细胞壁
D.原生质、细胞壁
【解析】选 C。所谓 “质壁分离”中的“质”和“壁”分别是指原
生质层、细胞壁。
6.成熟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是指 ( )
①细胞膜 ②细胞壁 ③液泡膜 ④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 C。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和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不属于原生质层。
【思维·跃迁】
7.下列物质中,进出细胞的转运速度与浓度梯度的关系符合曲线的是
( )
A.氧气 B.葡萄糖
C.核苷酸 D.钾离子
【解析】选 A。转运速度只与浓度梯度有关,不受其他因素限制,属于
自由扩散,氧气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 正确。
8.如图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③~⑥的名称分别是: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 中 ① 主 要 由 纤 维 素 和 果 胶 组 成 , 它 的 透 性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原生质层可看作是一层__________________膜。
(3)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
看到表皮细胞中紫色的_____________。如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 0.3
g/mL 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此时会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 象 。 在 分 离 的 空 间 中 充 满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如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
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在清水中,则
可 出 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
象。
【解析】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
生质层,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外界溶液的浓度
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升高,颜色加深,当达
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从而发
生质壁分离,此时若将该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又会吸水导致质壁分
离复原。
答案:(1)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液泡膜
(2)全透性 半透
(3)液泡 质壁分离 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复原
【拓展·探究】
9.如果一次施肥过多植物就会出现萎蔫现象,俗称“烧苗”。
(1)请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烧苗”现象出现的原因。
提示:一次施肥过多,就会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
度,结果使根毛细胞液中的水分渗透到土壤溶液中去,这样根毛细胞
不仅吸收不到水分,反而还要失去水分,就会出现植物叶片萎蔫的“烧
苗”现象。
(2)根据你的认识,该如何预防“烧苗”现象的发生?出现后有什么补
救措施吗?
提示:不能一次性施肥过多或过浓; 应及时适量地浇水或换土。
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