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00 KB
- 2021-05-10 发布
[基础测试]
知识点一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C、H、N这 3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 73%左
右(占细胞干重百分比),而这 3种元素在岩石圈中,质量分数还不到 1%。这个事
实说明( )
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C.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D.生物界具有特殊性
答案 B
解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这个事实说明生
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而题中所强调的是相对含量的不同,即差异性。
知识点二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2.下列关于生物体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量元素是生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是含量很少的元素
B.B、Zn、Fe等都属于微量元素
C.C、H、O、N属于大量元素
D.所有的占生物体总质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
答案 D
解析 微量元素是指生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是需要量很少的一
些元素,包括 Fe、Zn、B、Cu、Mo、Mn等,有些元素(如某些重金属元素)在生物
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不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与微量元素的概念不符,
D错误。
3.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这可通过下面的哪一实例得到证实( )
A.缺Mg时叶片变黄
B.油菜缺 B时只开花不结果
C.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会抽搐
D.缺 P会导致作物植株矮小
答案 B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微量元素的种类,四个选项叙述都正确,但只有 B选项
叙述的 B元素是微量元素,其他的皆是大量元素。
4.研究表明缺硒可导致克山病。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急重症病人可
发生猝死。营养学和流行病学界专家认为,成人每天硒的摄取量约 40~100 μg就
可满足人体需要。根据资料,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硒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B.硒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C.硒的作用重大,只要有了硒,人体就能正常生长发育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答案 C
解析 人体生长发育需要多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而不是只要有硒,人体
就能正常生长发育,C错误。
5.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
B.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超级肥胖的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脂肪
D.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
答案 D
解析 生物界起源于非生物界,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
到,但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特异性,不一定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A 错误,D
正确;仙人掌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仍然是水,B错误;超级肥胖的人脂肪比偏
瘦的人含量多,但自身的蛋白质含量仍然多于自身的脂肪含量,C错误。
知识点三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6.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 )
A.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甘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答案 D
解析 甘蔗的茎、甜菜的块根中含量较多的是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D 错
误。
7.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0.1 g/mL NaOH溶液)、乙液(0.05 g/mL CuSO4
溶液)、蒸馏水,若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 )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蛋白质 ④脂肪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②、③和④
答案 C
解析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区别是: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 A
液都是 0.1 g/mL NaOH溶液;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 B液成分都是 CuSO4溶
液,但浓度不同,分别是 0.05 g/mL、0.01 g/mL。根据题意,双缩脲试剂 B液可以
通过蒸馏水和斐林试剂乙液稀释而成,斐林试剂可以鉴定出①葡萄糖,双缩脲试
剂可以鉴定出③蛋白质,C符合题意。
8.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氨基酸会产生紫色反应
B.制作花生子叶的临时装片时,染色后需要用蒸馏水洗去浮色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加热
D.久置的蔗糖溶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出现了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是还原糖
答案 C
解析 氨基酸中不含肽键,因此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时不会产生颜色变化,A
错误;制作花生子叶的临时装片时,染色后需要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洗去浮
色,B错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加热,C正确;久置的蔗糖溶液用
斐林试剂检测,出现了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发生了水解,而蔗糖不属于还原糖,
D错误。
9.现有一被检样品提取液,经双缩脲试剂检验,样液产生紫色反应;经斐林
试剂检测,无明显砖红色;经处理后用苏丹Ⅲ染液检测,无橘黄色反应。该样品
可能是( )
A.无糖脱脂奶粉 B.纯天然牛奶
C.加高果糖浆的果汁 D.普通豆奶粉
答案 A
解析 经双缩脲试剂检验,样液产生紫色反应,说明含有蛋白质;经斐林试
剂检测,无明显砖红色,说明不含还原糖;经处理后用苏丹Ⅲ染液检测,无橘黄
色反应,说明无脂肪。选 A。
10.“+”的数量多少代表颜色反应的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碘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答案 A
解析 碘液用于检测淀粉的存在,其颜色反应为蓝色,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
染成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存在,其颜色反应为紫色,且这三种
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B、D正确;分析表格内容可知,甲种子中主要含
淀粉,乙种子中主要含脂肪,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A 错误;在脂肪的切片法
检测实验中需要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C正确。
[能力提升]
11. 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如图中序号代表不同的化合
物,面积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Ⅰ和Ⅱ代表两大类化合物。请据图分析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若Ⅴ和Ⅵ分别代表蛋白质和脂质,则Ⅶ代表核酸
B.细胞干重和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分别是Ⅴ和Ⅲ
C.医用的生理盐水和糖溶液中的溶质分别属于Ⅳ和Ⅴ
D.上述物质中氧原子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Ⅱ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Ⅰ和Ⅱ分别代表无机物和有机物,若Ⅴ代表蛋白质,
Ⅵ代表脂质,则Ⅶ可能代表核酸和糖类,A 错误;在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
物应为蛋白质(Ⅴ),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Ⅲ),B正确;生理盐水和糖溶
液的溶质分别是 NaCl和葡萄糖,它们分别属于Ⅳ(无机盐)、Ⅵ或Ⅶ(糖类和核酸),
而Ⅴ代表蛋白质,C错误;水中的氧原子含量最高,因此,氧原子含量最高的化合
物是Ⅲ,D错误。
12.在 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 1~4 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
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如图所示,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试管中只有 1、5号呈蓝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答案 D
解析 发芽小麦种子匀浆中含有还原糖和蛋白质等物质,还原糖和斐林试剂
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而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不
能发生反应的试管中则呈现出斐林试剂或双缩脲试剂原本的颜色,即蓝色,因此
试管 1、2、3、5号呈蓝色,4号呈砖红色,6号呈紫色,D正确。
13.下面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Ca(NO3)2 1.0 g KCl 1.2 g
MgSO4 0.25 g FeCl3 0.005 g
KH2PO4 0.25 g H2O 1000 mL
(1)该配方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微量元素是
__________。
(2)该配方中组成细胞的含量相对很高的元素是________。缺少的是________。
(3)如果用该培养液栽培番茄,该配方中明显缺乏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__
等。
答案 (1)H、O、N、P、S、K、Ca、Mg Fe
(2)H、O、N C
(3)Mn、Zn、Cu、B、Mo
解析 (1)生物体所需的大量元素是 C、H、O、N、P、S、K、Ca、Mg等,微
量元素是 Fe、Mn、Zn、Cu、B、Mo等。
(2)组成细胞的元素中 C、H、O、N含量很高,该配方中没有 C。
(3)如果用该培养液栽培番茄,该配方中明显缺乏的微量元素是Mn、Zn、Cu、
B、Mo等。
14.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是否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该试剂与
细胞内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__沉淀。
(2)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
用其染色时,要用 50%酒精冲洗浮色,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A液摇匀,
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B液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 B液的量只有 3~4滴,而
不能过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斐林试剂 砖红色
(2)苏丹Ⅲ 苏丹Ⅲ能溶解在酒精中
(3)过量的双缩脲试剂 B液会与 A液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解析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是否存在还原糖需要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
条件下,斐林试剂与细胞内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砖红色沉淀。
(2)苏丹Ⅲ可以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Ⅲ能溶解在酒精中,用 50%酒精可以
冲洗浮色。
(3)如果双缩脲试剂 B液过量,会与 A液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
紫色。
15.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两个实验:
A: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B:证明尿液中不含蛋白质。
实验用品:新取尿液样品、清水、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溶液、质量
浓度为 0.01 g/mL的 CuSO4溶液、蛋白质稀释样液、试管和滴管、酒精灯、三角架、
石棉网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 A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
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是否需要加热?________。
(2)写出 A实验可能的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 B实验的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2 mL 的蛋白质稀释样液(编号为甲)和 2 mL的待测
尿液(编号为乙)。蛋白质稀释样液在本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 1 mL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振荡,
摇匀。
③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 3~4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振荡,
摇匀,比较颜色的变化。
④结果预期:甲试管____________;乙试管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葡萄糖是一种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质
量浓度为 0.05 g/mL的 CuSO4溶液 需要
(2)若待测尿液加入试剂检测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若待测尿液加入试剂检测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
(3)①对照 ②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③质量浓度为 0.01 g/mL 的
CuSO4 ④出现紫色现象 无紫色现象
解析 (1)A实验的目的是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需要使用斐林试剂,
具体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 0.05 g/mL
的 CuSO4溶液),而题干中只提供了质量浓度为 0.01 g/mL的 CuSO4溶液,该溶液
只能作为双缩脲试剂的 B液使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需要 50~65℃水浴加热。
(2)如果待测尿液检测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若不出现
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中不含葡萄糖。
(3)B实验的目的是证明尿液中不含蛋白质,需要用双缩脲试剂,其使用方法
是先加质量浓度为 0.1 g/mL的 NaOH溶液,振荡、摇匀再加质量浓度为 0.01 g/mL
的 CuSO4溶液,之后振荡摇匀即可。正常尿液是不含蛋白质的,因此实验结果不
出现紫色,而用来作对照实验的甲试管加入的是蛋白质稀释样液,会出现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