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50 KB
- 2021-05-10 发布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封丘县一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中的蛋白质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B.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可制备细胞膜
C.1858年,魏尔肖提出细胞是构成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
D.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及细胞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中的糖都是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B.无机盐在细胞中多为离子状态,进出细胞都为主动运输
C.水是生命之源,水在细胞中既能参与众多化学反应,也能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
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3、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主要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以及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脂肪
B.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细胞
C.核酸、蛋白质、细胞、脂肪、糖类
D.蛋白质、细胞、核酸、糖类、脂肪
4、下列关于细胞内的糖类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
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
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
D.脂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5、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 )
①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②膜具有流动性
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磷脂分子和组成膜的大部分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⑤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
A.①④②⑤③ B.①②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①②④⑤③
6、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ATP中的“A”与DNA中的碱基“A”含义不同
7、以下关于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的特殊要求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选择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B.观察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不需要对材料进行解离和固定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不能使用盐酸增大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
D.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不能用无水乙醇分离各种色素
8、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Chlorotoxin)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和高效.下列关于这种“染色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蝎毒“染色剂”的化学成分中含有C、H、O、N等大量元素
B.氯代毒素能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可能与癌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C.氯代毒素已制成药物,对人体无毒害,患者可以用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
D.这种染色剂的合成、加工和分泌涉及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9、现有2个取自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大小
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成熟细胞,将它们分别浸没在
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
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溶液的浓度比甲溶液大
B.2min时,甲、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均高于初
始值
C.10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清水中,都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D.本实验若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材料,则现象更明显
10、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CO2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11、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能在常温常压下迅速有序地进行,主要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加热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能降低反应活化能
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保持温度适宜且相同
C.人体内各种酶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不完全一致的
D.酶是活细胞都含有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12、秋冬季节,由于叶绿体中的某类色素易被破坏,使叶片呈现黄色,导致叶片吸收光的能力减弱,其中吸收明显减少的是( )
A.黄光、红橙光 B.红橙光、蓝紫光 C.蓝紫光、绿光 D.绿光、黄光
13、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B. 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缓慢
C. 衰老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
D.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14、下图表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过程,下列叙述不确切的是( )
A.图中膜结构是细胞膜
B.该离子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该离子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
D.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15、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
30℃,如图表示30℃时植物叶肉细胞C02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变
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B.b点时整个植株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C.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如果将温度下降到25℃时,a点上移,b点右移,d点上移
16、如图所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 应
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17、 对下列几项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H218O浇灌一密闭容器中的植物,给予一定光照,容器中可能有C18O2
B.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中不含有18O
C.给马铃薯叶片提供C18O2,马铃薯块茎有可能产生含18O的乳酸
D.给花生提供14CO2,14C在花生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
18、下列有关实验试剂、现象及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为橙色,可用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的鉴定
B.甲基绿能把DNA染成绿色,与吡罗红一起用于观察细胞内核酸的分布
C.无水乙醇能溶解叶绿体的色素,可作层析液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D.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适用于西瓜汁成分的鉴定
19、切开的苹果不马上食用,果肉很快变成棕褐色,这是因为细胞被破坏后,其中的酚氧化酶
与酚类物质接触,使其被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完整的苹果中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
A.酚氧化酶只能在细胞外催化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
B.小分子的酚类物质可自由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生物膜
C.细胞有生物膜系统存在,使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不接触
D.酚氧化酶是溶酶体中的酶,也能促进H2O2的分解
20、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合成的ATP需要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方式为协助扩散
C.溶酶体内的酶由核糖体合成、并经过一系列加工后运入
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通过高尔基体转移到细胞膜中
2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B.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
C.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D.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膨胀,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降低
22、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是( )
①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吞噬细胞吞噬病毒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 ④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变形虫伸出伪足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23、蝴蝶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另一株油菜花的柱头上后,即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
释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 )
A.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4、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可能来自于d图所示细胞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25、以下是生物体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麦种子中,物质A是葡萄糖,物质E是淀粉
B.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F
C.物质C的种类约有20种,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
D.SARS病毒的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物是CO2和H2O
26、下列生理过程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 ( )
A.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 B. 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
C.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D.人体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
27、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作用的一组细胞是( )
①食用的糖醋蒜细胞 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 ③植物的根毛细胞 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⑤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 ⑥根尖分生区细胞
A.①⑤ B. ②③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⑥
28、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碳酸钙防止滤液挥发 B.用氯化钠溶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C.用无水酒精或丙酮分离滤液中的色素 D.加入二氧化硅有利于充分研磨
29、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O2结合生成水
B.水稻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的
毒害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
C.利用酵母菌和醋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和醋酸,可以制酒和酿醋
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和二氧化碳,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
30、光反应的产物中,哪些是暗反应进行所必需的条件( )
①(CH2O) ②CO2 ③ATP ④[H] ⑤氧 ⑥酶 ⑦H2O.
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⑥⑦ D.③④
31、关于细胞癌变、衰老的叙述,正确是( )
A.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的多
B.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不等同于机体的衰老
C.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
32、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 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C. 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D. 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33、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
B.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C.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D.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
34、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及消失依次发生在
A. 间期、后期、间期、后期 B. 间期、后期、中期、后期
C. 间期、后期、末期、后期 D.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5、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36、下列关于分离假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有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7、下列各组性状互为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白色皮肤和棕色头发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 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绿色
38、大豆的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组合中,能确定显隐性关系的是( )
A. 高茎× 高茎→高茎 B. 高茎×矮茎→98株高茎+107矮茎
C. 矮茎×矮茎→矮茎 D. 高茎×高茎→301株高茎+101株矮茎
39、采用下列哪一组方式,可以依次解决① ~ 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④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组成
A.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B.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40、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遗传因子(E)
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性状表现为晚熟
B. 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C. F1自交后得F2,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EE、Ee和ee,其比例为1∶2∶1
D. F2的性状表现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二、填空题 ( 40分)
41、(10分,每空1分)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有关酶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①
淀粉溶液
2mL
蔗糖溶液
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
2mL
②
37℃中水浴10min
③
将c倒入a,将d倒入b
④
37℃中水浴10min
⑤
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2mL
⑥
37℃水浴
⑦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1)酶具有催化作用,其原理是 。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 。
(3)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其催化效率高,说明酶具有 。
(4)该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 , 是自变量,唾液淀粉酶溶液的用量属于 变量.
(5)实验步骤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序号)并改正
(6)预期结果: 试管将出现砖红色沉淀.如果将步骤②④的温度改为10℃,则砖红色沉淀的颜色会变 (深/浅),直接原因是__ _ 。
42、(10分,每空1分)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Ⅰ~Ⅴ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图中物质b和g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在该结构上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提取物质a的原理是
(3)上述Ⅰ~Ⅴ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
(4)假如白天突然中断CO2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43、(20分,每空2分)下图为具有6条染色体的某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乙图的特有变化特征,可以判断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判断的依据是出现了 。
(2)具有染色单体且数目和DNA数目相等的是图中的 。
(3)乙图表示有丝分裂的 期,活动旺盛的细胞器有 和 。
(4)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中的有丝分裂时,解离的目的是 ,在视野中,处于 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因为 。
(5)该图中缺少了细胞分裂期的 期。
答案
1---5 BCBBC 6---10 ACCBB 11---15 ABDAA 16---20 BBBCA 21---25 CBDCD 26---30 BBDBD 31---35 BBCAB 36---40 BCDAB
41、(每空1分,10分)
(1)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蛋白质 (3)高效性 (4)(唾液淀粉酶)酶的专一性 底物 无关
(5)⑥将37℃水浴改为50---65℃水浴加热
(6) a 浅 如果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15℃,由于15℃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会下降,水解产生的还原性糖少,所以出现砖红色的试管中的颜色比37℃时的浅
42. (10分,每空1分)
(1)氧气 二氧化碳
(2) 类囊体的薄膜上 光能转变活跃化学能
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
(3) I、Ⅲ、Ⅳ、V A—P~P~P V
(4)增加 增加
43.(20分,毎空2分)
(1)植物 细胞板 (2)甲
(3)末期 高尔基体 线粒体
(4)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分裂间
分裂间期的时间最长 (5)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