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9 MB
- 2021-05-09 发布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四章第五节
中国地理
富源县第六中学
导入
诗仙李白写河流写得好。他的诗告诉我们河流的这些方面是美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说河流的绵远、直到天际是美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说河水的水量之大、气势磅礴是值得欣赏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用山落青天来对比水分沙洲,这里面出现了一种 河流地貌——河心洲,看来河中的沙洲已经进入了唐代人审美的视野;还有一些诗句,描写了诗人在船中见到的景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江水流动的迅疾得到了诗人的赞叹;“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大江在峡谷中奔流的景象得到了欣赏……
中国的河流
(
2
)
内流区:
约占全国面积的
1/3
,
水量较小。
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
—
阴山
—
贺兰山
—
祁连山
—
巴颜喀拉山
—
冈底斯山。
内外流区概况
(
1
)
外流区:
约占全国面积的
2/3
,水量较大,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内流区和外流区
三大水系
太平洋水系:
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等。
印度洋水系:
北冰洋水系:
边界河
怒江、雅鲁藏布江等。
额尔齐斯河。
中俄界河:
中朝界河:
中越界河:
黑龙江、乌苏里江等。
鸭绿江、图们江等。
北仑河。
国际性河流
黑龙江(阿穆尔河
——
俄罗斯)
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
俄罗斯)
怒江(萨尔温江
——
缅甸)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
印度)
澜沧江(湄公河
——
缅、泰、老、柬、越)
中国的主要河流
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系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浚修凿连接而成,全长
1747
千米,是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历史上,京杭运河起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目前,山东济宁以北的运河因淤塞不能通航,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仍然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京杭运河成为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
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水位
水位变化大或小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
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
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流量
流量大小
;季节变化;有无断流
①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
依据降水量多少;
②
流域面积大
,
一般流量大
含沙量
含沙量大或小
决定于流域内植被状况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率)
汛期
有或无
,
长或短
外流河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直接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
;内流河则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时候。
结冰期
有或无
,
长或短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凌汛
有或无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
有结冰期
,②
发生在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流速
快慢;水能
由流域内的河流落差(地形)和水量(气候和流域面积)决定。
★河流的水文特征★
口诀:
“
两傻兵迅速溜
”
我国南方和北方水文特征的差异
长江
武汉
秦岭
—
淮河线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
黄河
花园口
秦岭—淮河线为界,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短,辽河、海河和黄河含沙量大,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
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
夏汛:大气降水(主要)
①
含沙量大
——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
,
且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地区
,
水土流失严重
;
②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③夏汛(
7
、
8
月),汛期短,季节变化大
①两汛期
②结冰期长
——
冬季长,气温低;
有凌汛现象
③含沙量小
——
森林茂密
,
水土流失少
华北地区(黄河、淮河、海河):
中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西南(雅鲁藏布江、澜沧江、金沙江):
①水量大;
②流速快,落差大,水能丰富
内流河(塔里木河):
①水量小(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水量逐渐减小);
②断流;
③夏汛(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中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①水量大;②夏汛(
5
、
6
月),汛期长,季节变化小
南方地区(长江、珠江、闽江)
河
流流量与温度关系图
河流流量与降水关系图
流量随温度的变化,流量与温度呈正相关
变化特征: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6~10月流量大,3~5月、11~12月流量小,1~2月出现断流。
流量随降水量的增减而涨落,一般呈现锯齿形尖峰,说明雨水补给是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
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水库建设前后河流流量变化图
反映了水库建设对流量过程线的影响,水库对河流水量具有调蓄功能,汛期时可以蓄水,降低水库以下的水位;枯水期时通过放水,可以提高水库以下的水位,这样就使河流径流量变得平缓,达到洪水期消除或推迟洪峰、枯水期增加下游水量的目的,实现趋利避害。
课堂练习
读图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成渝经济区的区域定位和未来发展目标概括为“五个基地,一个屏障”,五个基地指: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特色农牧业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一个屏障指: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生态屏障。
材料二 广安:30.5°N,市区海拔约300m,年均温17.1℃,年降水量1200mm。康定:纬度30.2°N,市区海拔2600m,年均温7
.
1℃,年降水量803
.
8mm。
(1)结合图中信息简述四川地形地势特征,并根据材料分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12分)
(2)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河流上游生态屏障的建立对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的影响(4分)
课堂练习
(1)四川省地形西高东低,地跨一二级阶梯(2分),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高(2分);东部为盆地,盆地内海拔较低,由北向南倾斜(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受地形影响,全省东西部气候差异明显(2分);东部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平均气温高,全年降水量丰富(2分);西部属高原高山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低,降水少,气候垂直变化大(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下游含沙量减少(2分);雨季中下游洪峰流量减少,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汛期延后(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课堂练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汉水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是我国中部地区水质最好的大河,自源头至丹江口为汉水上游。
分析秦岭对汉江上游干、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8分)
汉水上游流经秦岭南侧,秦岭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
流量大
;(2分)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汉水谷地最冷月均温在0 ℃上,河流无
结冰期
;(2分)秦岭南坡植被覆盖率高,河流
含沙量
小;(2分)秦岭南坡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2分)
课堂练习
变化:不断减少。
原因:①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支流汇入少、降水少,河水补给少。②流经沙漠气候区,气候炎热,河水蒸发旺盛。③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用水量大。④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多。
推测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业以种植花生、棉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为主。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
课堂练习
(2017·
衡阳市二模
)
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
(
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
)
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
“
地上河
”
,河道摆动频繁。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
A
.有明显的夏汛
B
.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
C
.有凌汛现象
D
.水能丰富
(2)
该河段形成地上河,泥沙主要来自
(
)
①
流水搬运上游黄土至该河段沉积
②
风力搬运附近沙尘至该河段沉积
③
河岸崩塌,泥沙在河床沉积
④
附近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泥沙在河床沉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答案】
(1)D
(2)A
课堂练习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一水文站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的分割图。完成
(1)
~
(2)
题。
(1)
图中图例所代表的补给类型的说明正确的是
(
)
A
.
1——
冰川融水
2——
积雪融水
B
.
1——
积雪融水
3——
浅层地下水
C
.
4——
冰川融水
5——
浅层地下水
D
.
4——
雨水
5——
冰川融水
(2)
为改善该河流经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对该河流水资源的使用进行统一的规划
B
.利用该河流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
C
.修建水库,扩大灌溉面积
D
.发展灌溉农业,实施大水漫灌
【答案】
(1)D
(2)A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9 00:04:005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21:49:047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08 20:35:5926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08 17:39:5759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16:42:315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工业地域类型2021-05-08 14:26:306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07 16:13:1240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6 16:02:395页
- 2020届鲁教版一轮复习地理新优选大2021-05-06 12:05:31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6 11:46:0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