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4.33 KB
- 2021-05-09 发布
第 - 1 - 页 共 12 页
第 17 讲 运动和力(2)
重点突破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 1】(2020·安徽)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即重力不计),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
平横杆上,下端挂一重为 G 的小球并保持静止。图中分别作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
弹簧的受力示意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G 与 F3 是一对平衡力
B.G 与 F3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F1 与 F2 是一对平衡力
D.F1 与 F2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2020·杭州)连接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M 两端的轻质细绳分别绕过定滑轮与
A、B 相连,细绳恰好水平,如图所示。当 A 重 3 N,B 重 5 N 时,M 恰好在水平方向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摩擦不计,此时 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 N,方向是
水平向左 。当 B 刚接触地面时,若 A、M 都不会与滑轮相碰,M 受到的摩擦力方
向是 水平向左 。
第 - 2 - 页 共 12 页
牛顿第一定律
【例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台
面上分别铺上不同材料,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小车停
下的位置分别做上标记 a、b、c。
(1)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
具有相同的 初速度 。
(2)通过比较 小车在水面上通过的距离大小 ,可以推断小车在铺有不同材料
的水平面上所受阻力的大小。
(3)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远 。
(4)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
外力的作用时,将做 匀速直线运动 。
(5)这个实验中运用了 实验推理 的研究方法。
2.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让静止的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并记录小车在
三种不同木板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如图是对在水平面上运动小车进行的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B 。
第 - 3 - 页 共 12 页
(2)小易按照“毛巾—棉布—木板”的顺序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表。 分析比较
表中内容,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距离 越远 。深
入分析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的结
论是: 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接触
面
小车受到
力的大小
小车在水平面上
运动距离 s/cm
毛巾 大 23.1
棉布 较大 37.5
木板 小 85.6
(3)早在 17 世纪初期,意大利物理学家 伽利略 (填写科学家名字)就通过实验
和科学推理的方法研究过力和运动的关系。
惯性
【例 3】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 m1、m2 的两个小球,
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
不计) (C)
A.一定相碰 B.若 m1m),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
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假设水平面足够长,那么两
个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将 (C)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保持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8.(2020·佛山一模)如图所示,放在 M、N 两水平桌面上的 P、Q 两物体,分别在
FP=5 N、FQ=3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D)
A.桌面 M 一定比桌面 N 粗糙
B.P 的速度一定大于 Q 的速度
C.P 的质量一定大于 Q 的质量
D.P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 Q 受到的摩擦力
9.(2020·成都)2020 年 6 月 23 日 9 时 43 分,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
射北斗系统第 55 颗导航卫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组网部署。火箭加速升空时,火
箭推力 大于 重力;卫星脱离火箭时,由于具有 惯性 ,能保持原有运动状
态。
10.为了研究摆锤的摆动,小明用细绳把摆锤悬挂起来,将摆锤从 A 点由静止释放,
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拍摄摆锤在相同时间间隔的位置(如图)。
(1)摆锤到达最高点 B 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否 。
第 - 11 - 页 共 12 页
(2)小明发现摆锤从 A 点到 O 点时速度越来越大,他从照片中获得的证据是 摆
锤相邻位置间隔越来越大 。
11.(2020·东莞一模)如图甲所示,张华用水平推力 F 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
在此过程中,推力 F 的大小随时间 t 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运动速度 v 的
大小随时间 t 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 1~3 s 木箱做 变速 (选填“匀速”
或“变速”)运动,3~5 s 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 400 J,1~3 s 木箱所受的滑
动摩擦力是 200 N。
1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说明
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
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 - 12 - 页 共 12 页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 拉力 和 重力 的
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
出 拉力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
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
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BAC (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 摩擦
力 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 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
重力 ,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相关文档
-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第一中学2019-22021-05-09 01:36:1416页
- 2020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测试2021-05-09 01:36:1417页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专项测试卷二2021-05-09 01:35:328页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2021-05-09 01:34:599页
- 浙江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2021-05-09 01:34:029页
- 青海省海东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2021-05-09 01:32:5120页
-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大学语2021-05-09 01:32:028页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1-05-09 01:31:559页
- 六年上册数学期末综合试卷人教新课2021-05-09 01:31:474页
- 湖南省株洲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卷(含2021-05-09 01:31:19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