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0 KB
- 2021-05-09 发布
[学业达标]
1.1923 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答案 B
解析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
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故选 B 项。
2.据《每周评论》(1919 年 5 月 11 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
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
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
A.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答案 B
解析 从人们对五四运动中学生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同情学生
的行为,这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故选 B 项。
3.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
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
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理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
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 )
A.自由精神 B.平等精神 C.民主精神 D.科学精神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对于不肯
迎合群众心理的言论……有许多威压”可得出主张言论自由,故 A 项
正确。
4.“中国最初的共产主义支部是于 1920 年 5 月在上海和北京组
织起来的”,材料表明当时(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筹备工人阶级政党 D.工农运动蓬勃开展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共产主义支部就是中国共产党的
早期组织,是为建立中国共产党而作的准备,故选 C 项;A 项是在 1921
年,B 项是在中共“一大”会议上才明确提出作为目标;D 项出现在
国民大革命时期,与材料不符。
5.促使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因素有( )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③五四运动的推动 ④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故选 A 项。
6.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又被称为国民大革命。“国民”的主要含
义应是( )
A.由国民党发起
B.底层民众广泛参与
C.以进步各阶级联盟的统一战线为基础
D.以反帝、反军阀为革命任务
答案 C
解析 国民党“一大”召开期间,国民党进行了改组,形成了工
人、农民、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故选 C 项。
7.歌曲、歌谣从来是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它是一个民族的社会
历史、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以下各项能反映 20 世纪 20 年代历史的
是( )
A.立国行宪废帝制,有花无果恨悠悠
B.大家齐唱太平歌,全靠翼王安天下
C.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D.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答案 C
解析 A 项应指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但革命胜利果实被篡夺,不
符合时间限制,故 A 项错误;1856 年太平天国在翼王石达开领导下,
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B 项错误;1926 年开始的
北伐战争,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故 C 项正确;1900 年前后的义
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目标,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D 项错误。
8.1926 年 1 月,蒋介石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军事报
告称:“我们现在可以说,我们的政府现在确实有力量向外发展了。”
在此基础上,国民政府的目标是( )
A.领导工农运动 B.发动北伐战争
C.发动“四一二”政变 D.实现国共合作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26 年”“军事报告”“向外发
展”。依据所学可知,随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国共合作后工农
运动的蓬勃发展,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
军阀,B 项正确。领导工农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A 项错误;
发动“四一二”政变与题干意思不符,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时间
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故 C、D 两项错误。
9.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
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
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
焰”( )
A.促成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 B
解析 根据“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
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可知,国民大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了长江
流域,“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动摇了北洋军阀
的统治,B 项符合题意。
[等级提升]
10.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
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
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是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其发生
也深受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 D 项正确。
11.1919 年 7 月 5 日,武昌中华大学教师恽代英在日记中写道:
“罢课放学,究竟于工商界及一般平民颇生影响,此事实也。……今
本危急存亡之秋……今日群众,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正可因势利
导。”这一材料说明( )
A.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诞生
B.学生罢课严重影响工商界的正常经营
C.北洋政府遏制学潮遭到全民反对
D.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群众的力量
答案 D
解析 A 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在于“正可因势利
导”,故 B 项错误;题干没有反映政府遏制学潮,故 C 项错误;恽代
英此话的落脚点是“正可因势利导”,意在引导群众力量进行斗争,
故 D 项正确。
12.五四运动中梁漱溟说:“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
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
加暴行于他……绝不能因为我们所做得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
梁漱溟认为( )
A.在道义上支持学生的行动,反对学生的过激行为
B.学生的行动应该镇压,曹章应该有人身自由
C.学生的行动是违法的,应该接受法律的严惩
D.曹章的卖国行为应该依法严惩,支持学生的做法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梁漱溟认为纵然曹章罪大恶极,但在罪名未成立时,
他们仍有自由,学生不能因为是爱国急公的行为而侵犯、加暴于他们。
故 A 项正确。
13.1923 年在中共三大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中共重要领导人
陈独秀主张共产党员应全体加入国民党,并应在工人群众中发展国民
党组织,认为只有“一切工作归国民党”,“才能增强国民革命的力
量”。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暂时放弃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
B.接受共产国际的统一领导
C.已决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D.致力于开展民族民主革命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1923 年在中共三大……共产党员应全体加入国民
党……‘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增强国民革命的力量’”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国民革命前夕,中共的主要任务是与国民党
合作开展民族民主革命,因而有此主张,故 D 项正确。中共性质仍然
是工人阶级政党,故 A 项错误;共产国际是指导中共,不是统一领导,
故 B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共已决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故 C
项错误。
14.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第
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执行委员 41 人中,有 10 人是共产党员。结
合所学知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共产党控制了国民党
B.共产党的实力超过了国民党
C.反映了孙中山与共产党合作的诚意
D.国共合作以共产党为主导
答案 C
解析 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
现,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两党合
作体现了孙中山的诚意。故选 C 项。
15.读图表,分析指出 1925 年的国民党( )
1925 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民
绥远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最初活跃在南方各省,且表格
也反映不出发展重心的转移,排除 A 项;B、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
现,排除。从党员构成来看,“学生”“工人”“农民”占了相当高
的比例,这说明国民党是由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故选 C 项。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
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
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 年 7 月)
材料二 中国的无产阶级应当最先竭全力参加促进国民革命,并
唤醒农民,与之联合而督促苟且偷安的资产阶级,以引导革命到底。
中国国民党应该是国民革命之中心势力,更应该立在国民革命之领袖
地位。要十分注意对于民众的政治宣传,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
更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摘编自中共三大宣言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
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
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
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 年 9 月)
(1)依据以上材料及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依靠的阶级力量和斗
争对象上的认识变化,并谈谈你的看法。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上的认识。
答案 (1)变化:依靠的阶级力量:中共一大时,主要依靠工人阶
级;中共三大认为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唤醒农民,督促资产阶级参加
民主革命;1926 年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斗争对象: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到反帝反封建。
看法: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认识不断成熟,逐渐把马克思主
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认识:①中共认为民主革命中,国民党处于领导地位,但国民
党应该是改造后的国民党。②中共对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已经有了一
定的认识,但还没有认识到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可提取答案,第二小问要结
合第一小问回答,属于半开放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第(2)问,考查国
民大革命失败留下的教训,作答时要实事求是,依据材料二分析,不
能想当然。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2021-05-09 00:59:5919页
-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2021-05-09 00:58:224页
-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2021-05-09 00:45:1713页
-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中学2019-22021-05-09 00:44:0311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江苏专版专2021-05-09 00:43:236页
- 【物理】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9-22021-05-09 00:39:347页
- 中考百色版物理复习阶段性检测卷42021-05-09 00:36:204页
-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随堂检2021-05-09 00:35:224页
- 一年级上册课件北师大版 第四、五2021-05-09 00:35:2016页
- 广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2021-05-09 00:31:56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