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 MB
- 2021-05-09 发布
第
3
讲
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考点
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
.
荒漠化的含义
(b)
荒漠化指由于
气候变化
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荒漠化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
,
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
2
.
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c)
我国的荒漠化有西北的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华北平原的土地盐碱化、云贵高原的石漠化和东南丘陵的红漠化等。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形成原因如下。
(1)
自然原因
: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
,
降水稀少
,
气候干旱
,
有利于荒漠化发展
;
土质疏松
,
多沙质沉积物
;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2)
人为原因
:
过度
放牧
、滥伐森林、过度垦殖、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当等。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3
.
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
(b)
(1)
荒漠化产生的危害
①
经济危害
: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如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
②
生态危害
:
造成表土裸露
,
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③
社会危害
:
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
,
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
,
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
,
继而引发饥荒
,
成为荒漠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2)
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
①
方针政策
:“
预防为主
,
防治结合
,
综合治理
”
。
②
发展目标
:
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③
具体防治措施
:
退耕还林、还草
,
封沙禁牧、禁樵禁采
;
合理用水
,
发展节水农业
;
生态移民
;
修建生态防护林
;
建立早期预警机制
,
加强监控力度等。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典例
1
(2016
浙江杭州二中高二期末
)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
,
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
(
如下图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
,
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
,
民勤县地表水骤减
,
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
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
,
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
,“
决不能富一阵子
,
后悔一辈子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1)
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
气候变暖
B.
土地荒漠化
C.
旱涝灾害
D.
水土流失
(2)
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
过度用水
B.
沙漠广布
C.
过度放牧
D.
气候干旱
(3)
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
)
①
放弃全部耕地
②
合理调水
③
加强能源建设
④
恢复自然植被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根据题干信息
“
甘肃省
”“
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
”
可判断为土地荒漠化。第
(2)
题
,
读题干材料可知
,
民勤县因石羊河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
,
加上人口增长、耕地扩大
,
对水资源的利用加大
,
产生了土地荒漠化现象。第
(3)
题
,
治理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
,
河流上、中、下游要合理分配水资源
,
并恢复地表植被
,
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
解析
关闭
(1)B
(2)A
(3)D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考点
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
.
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a)
(1)
概念
:
水位经常接近
地表
或浅水覆盖的土地。
(2)
类型
:
天然湿地与人工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浅海区
,
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稻田等。
2
.
湿地的重要价值
(b)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效益
;
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
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
;
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典例
2
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图
,
完成下列各题。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1)
上图中非湿地为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
)
A.
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
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
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
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湿地主要包括沼泽、河流、湖泊及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浅海区等
,
所以③不属于湿地。第
(2)
题
,
对湿地的利用应该不改变其功能。
答案
解析
关闭
(1)C
(2)B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3
.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c)
(1)
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
,
质量
在逐渐下降
,
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
,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例如
:
洞庭湖由于流域内植被的破坏
,
泥沙淤积严重
;
加上大规模围湖造田
,
湖泊面积缩小
,
调洪蓄水能力降低
,
湖区洪涝灾害频繁
,
生物种类减少
,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
(2)
湿地的保护措施
湿地区域退耕还湖、还林、还草
,
退田还沼泽
,
平垸行洪
,
以工代赈
,
移民建镇
,
加固干堤
,
疏浚河道
;
制定相应法律法规
,
减少湿地的破坏
,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
制定保护湿地的行动计划
,
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
;
从加强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等方面着手。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典例
3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
,
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
,
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
,
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
,
湖面缩小了
1/2,
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
,
完成下列各题。
(1)
结合材料信息推测
,
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
A.
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
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
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
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2)
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
,
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修建水库
,
调节径流
B.
退耕还草
,
保护水源
C.
退耕还湖
,
水产养殖
D.
种植芦苇
,
改善水质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和灌渠
,
引河水灌溉使注入艾比湖的河水减少
,
湖水含盐量增加
;
湖中鱼类密度减小
;
湖泊面积和水量减小
,
使湖水蒸发总量减少
;
芦苇大量枯萎
,
对湖水净化作用减弱
,
造成湖水自净能力减弱
,C
项正确。第
(2)
题
,
修建水库会使注入艾比湖的水量减少
,
造成艾比湖萎缩
;
退耕还草有利于涵养水源
,
同时减少种植业用水量
,
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
,B
项正确
;
水产养殖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
使湖水自净能力减弱
,
湖泊面积减小
;
湖泊的生态系统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
,
若水质恶化
,
种植芦苇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
,
难以达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答案
解析
关闭
(1)C
(2)B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考点
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1
.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
(b)
(1)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
,
是密西西比河支流
——
俄亥俄河的支流
,
流域面积
10.6
万平方千米。其自然地理特征
:
上游为山地丘陵
,
中游为丘陵
,
下游为冲积平原
;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气候
,
降水丰沛
(
水汽主要来自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
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
;
河流落差大
,
流量季节变化大
,
主汛期是
12
月到次年
4
月中旬
;
水能、煤炭、石油资源丰富。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2)
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的过度垦殖
,
加上滥伐森林和经常性的暴雨
,
导致本流域
水土流失
严重
,
土地大面积荒芜
,
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恶劣。开发利用也仅限于航运。到
20
世纪初期
,
田纳西河已沦为美国东部最为贫穷和落后的地区之一。
2
.
流域开发和建设的基本内容
(c)
(1)
治理核心
:
水资源
综合开发。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综合性开发。
(2)
梯级开发
:
防洪
,
减少了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
;
通过修建水坝
,
使航运畅通
,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
通过发展电力工业
,
建立能源基地
,
可以发展高耗能工业
,
如有色金属冶炼。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3
.
流域开发综合治理的措施
(b)
(1)
综合治理的措施。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2)
治理经验
:
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
,
健全法规
,
完善管理
;
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
,
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
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
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典例
4
下面两图分别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
图甲
)
和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方式示意图
(
图乙
)
。读图
,
完成下列各题。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1)
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
,
正确的是
(
)
①
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
——
荒漠化
②
矿山开采、扩大耕地面积
——
植被破坏
③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
——
酸雨污染
④
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
——
全球变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
田纳西河流域通过综合开发
,
充分利用资源
,
因地制宜地对该流域的工业和农业进行相应的调整。下列工业中
,
属于田纳西河流域优先发展的是
(
)
①
棉纺织工业
②
炼铝工业
③
化学工业
④
水产品加工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矿山开采、扩大耕地面积
,
导致植被破坏
,
水土流失严重
;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
,
产生酸雨污染
;
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是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第
(2)
题
,
田纳西河流域重视水电、火电和核电的开发
,
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
重点发展高耗能工业。选项中炼铝工业和化学工业耗能量大。
答案
解析
关闭
(1)C
(2)C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考点
4
地理信息系统
1
.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a)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GIS
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
2
.
地理信息系统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过程
(a)
(1)
组成
:GIS
硬件、
地理数据
、
GIS
软件、
GIS
人员和应用模型等。
(2)
工作过程
:
地理数据的数据输入、存储
,
地理数据的操作和
分析
,
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考点
5
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b)
(1)
应用领域
:
主要有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2)
城市管理应用。
①
城市规划和管理
:
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工程选址等
,
也可进行城市管理和辅助决策。
②
基础设施管理
:
完成对城市基础设施
(
道路交通、电力、电信、燃气、自来水、排污等
)
的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常维护管理等工作
,
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③
土地利用与管理
:
可以有效地完成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
,
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④
生态环境管理
:
可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典例
5
读某工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选址工作流程图
,
完成下列各题。
(1)
最有可能采用图示流程进行选址的工程是
(
)
A.
汽车加油站
B.
地下水天然下渗补给区
C.
大型游乐园
D.
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
(2)
图示
GIS
处理与分析流程中
,a
环节所示功能为
(
)
A.
趋势分析
B.
叠图分析
C.
预测分析
D.
模式分析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题图显示某工程应用
GIS
选址的工作流程。采用叠图分析的方式
,
最终选址在低人口密度区、适宜的地质区、不接近主要道路且为非生态保护区
,
说明该工程可能有很强的污染性。第
(2)
题
,a
环节是由两层图信息变成一图信息
,
可推测为叠图分析。
答案
解析
关闭
(1)D
(2)B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考点
6
遥感技术
1
.
遥感的概念
(a)
遥感是指借助对
电磁波
敏感的仪器
,
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
,
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
,
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
.
遥感的技术系统和分类
(a)
(1)
系统组成
:
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2)
分类。
①
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②
根据传感器是否主动向观测目标发射电磁波可分为主动式遥感和被动式遥感
;
③
根据电磁波的波谱范围可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
;
④
根据应用领域或专题可分为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等。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考点
7
遥感与资源普查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c)
(1)
遥感特点
:
视域广阔
,
监测范围大
,
可覆盖整个地球
;
能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
,
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2)
遥感主要应用领域。
①
勘探矿产资源
:
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②
调查生物资源
: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
,
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信息。
③
调查水资源。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典例
6
读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图
,
完成下列各题。
(1)
为了判断玉米的生长状况
,
主要是通过监测玉米的
(
)
A.
电磁波特征
B.
种植密度
C.
种植面积
D.
形状特征
(2)
在农业方面
,
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
①
监测耕地变化
②
调查作物分布
③
估测粮食产量
④
跟踪产品流向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通过监测玉米叶子波谱特征来判断玉米缺水状况
,
进而判断玉米生长状况。第
(2)
题
,
在农业方面
,
运用遥感技术能够监测耕地变化、调查作物分布、估测粮食产量
,
但无法跟踪产品流向。故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1)A
(2)D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考点
8
遥感与环境和灾害监测
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c)
(1)
优点
:
实时、
准确
。
(2)
具体应用。
①
环境监测
:
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
,
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②
灾害监测
:
旱灾、水灾、滑坡、病虫害、森林火灾、泥石流、地震、农林病害等
,
有利于及时了解环境灾害的动态变化
,
对环境灾害实施监测并作出预报和相应的评价
,
为抗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典例
7
2015
年
8
月
8
日
,
台风
“
苏迪罗
”
先后在台湾和福建两次登陆
,
给我国带来严重损失。下图为
“
苏迪罗
”
卫星云图。读图
,
完成下列各题。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1)“
苏迪罗
”
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
(
)
A.RS
B.GIS
C.GPS
D.GPRS
(2)
通过对台风
“
苏迪罗
”
的监测
,
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
,
可以获得
(
)
①
台风中心位置
②
台风的强度和速度
③
台风所造成的降水范围
④
台风的移动方向
⑤
台风的登陆地区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卫星云图是人造气象卫星在高空拍摄的地球大气中的风云图片
,
属于获取图像的手段
,
因此获取卫星云图依靠卫星遥感技术。第
(2)
题
,
通过对台风的监测
,
可直接获得台风中心位置
,
通过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
,
可获取台风的强度和速度、降水范围、移动方向及登陆地区。
答案
解析
关闭
(1)A
(2)D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考点
9
全球定位系统
1
.
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a)
(1)
概念
:
简称
GPS
,
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
组成
:GPS
由空间星座
(24
颗卫星
)
、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系统
(
接收设备
)
三部分组成。
2
.
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过程
(b)
GPS
卫星发送导航定位信号
,
地面监控系统对卫星监测和调控
,
用户系统接收
GPS
卫星发射的信号后进行导航定位。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考点
10
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
(a)
(1)
最初用于军事。
(2)
目前拓展到交通、邮电、地矿、建筑
,
以及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门和行业。
(3)
其他用途
:
还可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
,
从而帮助预报地震
;
与
GIS
、
RS
结合
,
为资源调查、工程管理、精细农业服务等。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典例
8
下图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7
考点
8
考点
9
考点
10
(1)
下列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
)
①
GPS
信号接收机
②
北斗卫星
③
传感器
④
车载移动电话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途是
(
)
①
为用户提供实时的空间位置
②
为交通运输的调度指挥提供移动数据
③
服务于资源勘查、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
④
为用户提供各种分类信息的查询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部分
(
导航卫星
)
、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
(GPS
信号接收机
)
组成。第
(2)
题
,
①②属于
GPS
的功能
,
③属于
RS
的功能
,
④属于
GIS
的功能。
答案
解析
关闭
(1)A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