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2 MB
- 2021-05-08 发布
读考纲
·
析考情
·
明考向
考纲解读
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
题型
备考指南
考纲下载
核心知识点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016
课标
Ⅲ
,
37
题,
24
分
2014
课标
Ⅰ
,
1
,
4
分
综合题
选择题
命题重点:
1.
结合能源基地区域图,考查能源开发条件评价、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
常结合流域开发前后植被、居民点、耕地变化示意图以及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考查流域开发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以及开发措施。
考查形式:
多以综合题形式考查,难度系数在
0.6
左右,分值为
4
~
8
分。
热点探究:
山西、西南地区、珠江、亚马孙河流域。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流域综合开发的背景分析;流域的综合开发;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
2016
课标
Ⅱ
,
36(2)(3)
题,
9
分
综合题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学习目标定位
知识体系预览
1.
识记: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2.
理解:能源基地的建设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的措施。
3.
应用:学会对一个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和方法。
产业结构
三废
考点一 能源的分类、开发与能源基地建设
[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1
.
能源结构与分类
读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
(2007
年
)
,回答问题。
(1)
结构:我国能源以
A______
、石油为主;世界能源以
B_____
、煤炭、天然气为主。
(2)
分类:
①
可再生能源:包括
_____
、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②
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煤炭、
_____
、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构成石油、天然气比重较大。
煤炭
石油
水能
石油
2
.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读山西煤矿分布图,回答问题。
(1)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主要是大同附近的
C_____
煤田、太原附近的
D_____
煤田等。
(2)_____
广阔。
(3)
位置
______
,交通比较便利。
大同
西山
市场
适中
3
.
能源基地建设
(1)
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
①_____
、
②_____
、
③_____
、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2)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
_____
运输为主,
_____
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①
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
发展炼焦业:为
_________
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
_____
。
大同
平朔
西山
铁路
公路
冶金工业
焦炭
山西三条运煤专线均与港口相连,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
煤炭是大宗笨重货物,最佳选择是水运。海洋运输运量大、运费低,适合运输煤炭。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2016·
江西
1
月检测
)
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
(
)
A.
风能、太阳能
B.
核能、太阳能
C.
核能、地热能
D.
风能、地热能
(2)
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
(
)
A.
纺织工业
B.
电子工业
C.
食品加工工业
D.
石油化学工业
解析
第
(1)
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第
(2)
题,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答案
(1)A
(2)D
1
.
区域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
如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2.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评价角度
内容
资源条件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
开采条件
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
市场条件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交通运输条件
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
3.
新能源资源的开发
随着化石燃料濒临耗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在近几年考试中考查的频率相对较高,主要考查新能源的分布、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传统能源类似,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①
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集群状况
)
;
②
与市场
(
发达地区
)
的距离;
③
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大,需要有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能的开发,需要考虑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
(
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
)
;
④
科学技术水平。
(2)
新能源开发的意义
(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①
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
②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
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的开发不全部是有利影响,其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新能源往往开发难度较大
,
且不太稳定
,
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②
生物能源的开发抢占了耕地,影响区域粮食安全。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一 新能源开发条件的分析
1.
(2016·
新课标全国
Ⅲ
,
37
,
24
分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
年
5
月,甘肃酒泉有
“
陆上三峡
”
之称的
1 000
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
80%
集中在被称为
“
世界风库
”
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
≥
8
级
)
日数。
(1)
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
6
分
)
(2)
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
6
分
)
(3)
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
8
分
)
(4)
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
4
分
)
解析
第
(1)
题,直接调取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资源储量、特点
(
可否再生
)
、可发后的影响
(
是否带来污染、是否移民占地
)
等方面选取具有针对性的要点,对比分析即可。第
(2)
题,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条件主要是资源、土地、地形等方面,但是,对于风电场来说,风力资源是主导因素,图中的经纬度信息提示学生应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的角度说明风力资源的丰富度,其次,设问中的
“
大型
”
两字,以及图例中的沙漠和戈壁,提示学生应从地形和用地成本的角度分析其有利的方面。第
(3)
题,工业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两个方面,自然条件应说明气候、地貌的恶劣性对于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社会经济区位则需要从交通、市场需求和市场距离等角度展开分析。第
(4)
题,建调节电站,说明该地风能发电不稳定,从建设调节电站的积极意义方面分析。
答案
(1)
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
有风:风能资源丰富
(
有世界风库之称
)
,年大风日数多
(
近
70
天
)
。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
(
充足
)
,或戈壁
(
难利用土地
)
广布,地形平坦。
(3)
当地
(
经济落后,人口稀少
)
电能需求少;距离东部
(
用户
)
较远
(
需长距离输电
)
;当地基础设施
(
如电网等
)
不足;建设成本高
(
投资大
)
,当地资金不足。
(4)
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可以调节、控制,以使得电网输电平稳
(
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
。
考向二 油气田开采条件的评价
2.
[2014·
浙江文综,
36(1)
,
10
分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
10
分
)
解析
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并从油气资源总量、开采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市场、运输及开采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
(
任答三点
)
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
(
任答两点
)
考点二 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1
.
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
煤炭工业
生态环境
煤
—
电
—
铝
多元
2
.
山西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
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
②
措施: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
______
,建立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
_________
为先导,大力推广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露天矿
道路
复垦
技术创新
(3)
调整产业结构
以
_____
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①
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
_________
方向发展。
②
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
_________
产业和旅游业等。
(4)
治理
“
三废
”
,建设生态环境
①“
三废
”
的产生:
_________
、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
重化
高附加值
高新技术
燃煤发电
综合利用
清洁能源
建坑口电站对山西有什么影响?
提示
有利影响:
①
延长生产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②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
增加就业;
④
减轻铁路、公路运输压力等。不利影响:
①
加重环境污染;
②
加剧淡水供应紧张状况等。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1.
读我国某种矿产品运输线路图,
回答
(1)
~
(2)
题。
(1)
关于图中矿产品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
(
)
A.
石油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
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及铝系列制品方向发展
C.
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
化学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
(2)
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
(
)
A.
改善输入地区的环境质量
B.
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
C.
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
D.
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解析
第
(1)
题,从图中矿产品分布和运输路线可以推断出该矿产品为煤炭。该地区石油工业薄弱;建材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化学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第
(2)
题,该地区煤炭外运具有
“
双赢
”
效益。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言,输入煤炭能缓解其能源不足的压力,但会产生大气污染问题;对于输出地而言,能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但单一的煤炭输出不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同时,煤炭开采时可能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
答案
(1)B
(2)B
2.
[2015·
北京文综,
36(4)
,
8
分
]
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
(8
分
)
解析
结合当地具体条件分析,可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清洁能源。
答案
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较丰富,开发生物能。
1
.
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2
.
山西省环境保护与治理
(1)
必要性
①
矿区开采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
②
综合利用过程中污染环境
(2)
方法和手段
①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水平
②
调整产业结构
③“
三废
”
的治理
【技巧点拨】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
1.
分析区域能源
(
或矿产
)
资源类型、分布状况
主要是分析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
2.
评价区域能源
(
或矿产
)
资源开发条件
主要从地理位置、能源或矿产资源特点、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区域开发的条件,注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3.
分析区域能源
(
矿产
)
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如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多有过衰落经历,原因大体相同,即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量下降,或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加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原因。
4.
分析区域能源
(
矿产
)
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主要有两大途径:
①
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
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 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2014·
江苏地理,
29
,
13
分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至
2008
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
75%
。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年 份
2005
2008
2012
GDP(
亿元
)
1 400
2 220
4 000
三次产业占
GDP
比重
3
∶
86
∶
11
4
∶
82
∶
14
4
∶
81
∶
15
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
82
79
72
材料二
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
,2009
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
,
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
,
老城区人口从
13
万锐减至
3
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
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________
。
(
3
分
)
(2)
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
________
。
(
3
分
)
(3)
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
________
。
(
3
分
)
(4)
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
________
。
(
2
分
)
(5)
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
“
因地制宜
”
思想的认识。
________
。
(
2
分
)
解析
第
(1)
题,由三次产业占
GDP
比重及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可知,大庆市第二产业占
GDP
比重最大,而且采掘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最大。从表中不同年份的数值变化可以看出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即第二产业比重逐渐降低,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逐渐降低,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第
(2)
题,由材料可知,与大庆相比,玉门石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老城区人口锐减,经济已经衰退。第
(3)
题,大庆区位较玉门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于玉门;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所以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第
(4)
题,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资源型城市的作用可以从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思考作答。第
(5)
题,因地制宜就是根据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大庆和玉门都是资源型城市,但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不同,应分别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
答案
(1)
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2)
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3)
大庆: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
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
(4)
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优惠政策
(5)
“
因地
”
是指根据条件,
“
制宜
”
是指应采取合适的对策和措施,同是资源型城市,但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有差异,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
读图技能培养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
常考的
类图像之二十一
)
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主要考查能源结构特点及开发利用方向,是高考中极为常见的图表之一。
(2013·
上海地理,
27
~
28)
2000
年到
2008
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
GDP
能耗变化图表
,回答
(1)
~
(2)
题。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2000
年
2004
年
2008
年
煤炭
83.43%
86.51%
89.99%
石油
16.23%
13.23%
9.84%
天然气
0.34%
0.26%
0.17%
(1)2000
年到
2008
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
(
)
①
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②
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③
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④
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2000
年到
2008
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
A.
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B.
工业企业节能改造严重滞后
C.
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
D.
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
【审题指导】
1
.
由图名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
GDP
能耗变化图表,可知该图为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表。
2.
由表格内容可知,该地能源消费结构的构成及三种主要能源比重的变化。
3.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增加
减小
煤炭
煤炭
[
尝试自解
]
(1)________
(2)________
答案
(1)C
(2)D
减小
提升
减小
能源消费结构图的判读遵循一般的方法,最关键的要注意三看: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 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
经典高考题
)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
“
重庆市
1999
~
2008
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
GDP
能耗变化图
”
。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
GDP
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
GDP
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
6
分
)
(2)
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
5
分
)
解析
第
(1)
题,据图可知,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单位
GDP
能耗在
2004
~
2005
年略有上升,其余时间均在下降,因此其变化趋势是下降。原因主要有:能源利用率提高、高能耗产业减少等。第
(2)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是煤炭比重最大,石油、天然气和水电比重较低。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除了煤炭资源还有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等。因此,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方向应减少污染严重的煤炭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水电和天然气的比重。
答案
(1)
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
GDP
能耗呈下降趋势。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2)
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2021-04-29 02:32:3115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青藏地2021-04-29 00:37:1634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4-28 19:30:4758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气候类2021-04-28 10:44:453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2021-04-25 21:18:217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2021-04-24 02:22:0387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4-21 00:38:3031页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4-20 22:55:5226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2021-04-20 00:52:1841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4-19 17:36:24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