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8 MB
- 2021-05-08 发布
第2讲 山地的形成
考情导航
基础自评
考点导析
素能专攻
考点演练
考情导航
探寻命题规律 导航全程复习
高考命题剖析
考纲考点
考题考情
命题规律
1.
地质构造
2017
·
天津卷
,3
2016
·
北京卷
,4
2016
·
浙江卷
,5
~
6
多结合地质剖面图、示意图考查褶皱、断层构造及其对地表形态的 影响。
2.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014
·
新课标全国
Ⅰ
卷
,4
多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考查交通路线选择
,
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课时任务通关
知识任务
1.
知地质构造及其成因。
2.
知地表形态如何影响交通。
能力任务
1.
能根据景观图或地质剖面图分析山地的成因。
2.
能结合等高线图分析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基础自评
立足课前自评 提升基础复习
知识札记
预习自测
地质构造
1.
读图
,
回答下列问题
:
名称
地形
判断依据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
形成山岭
;
顶部因受到张力
,
常被侵蚀成谷地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
两翼岩层较新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
形成谷地
;
由于槽部受挤压
,
不易被侵蚀
,
反而形成山岭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
两翼岩层较老
【
明
】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
:
背斜和向斜
地质构造
【
知
】
火山的成因与构造
火山是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
,
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形成
:
包括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
(1)
地形
:
甲是
,
乙是
。地质构造
:
甲是
,
丙是
。
(2)
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
。
(3)
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是
.
。
(4)
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丙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
多选题
)(
)
A.
渭河谷地
B.
长江三峡
C.
汾河谷地
D.
雅鲁藏布大峡谷
位移类型
表现
水平方向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
,
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垂直
方向
相对下降
形成谷地或低地
相对上升
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
谷地
山地
背斜
断层
背斜顶部受
张力,岩体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岩层年
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AC
【
记
】
断层的位移类型与表现
知识札记
预习自测
地质构造
【
辨
】
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 出
,
往往形成宽广的熔岩高原
,
如东非高原
;
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形成火山
,
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
(5)
甲、乙、丙三处中在
处适宜修建地下隧道
,
原因是
.
.
。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
山区发展交通
,
首选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
A.
公路
B.
铁路
C.
航空
D.
水运
3.
山区公路多为盘山公路
,
其主要原因是
(
)
A.
降低线路坡度
B.
地质条件稳定
C.
降低施工难度
D.
建设成本低
背斜为拱
甲
形
,
结构结实坚固
,
不易坍塌且无
积水
A
A
【
明
】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表现在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延伸方向
(
或走向
)
、分布及密度等方面。
【
记
】
山区交通运输的特点
山区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
,
铁路为辅
;
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
延伸方向为迂回前进
;
山区交通线密度小于平原地区。
考点导析
建模思维流程 引导能力运用
考点一
地质构造
真题剖析
(2017
·
天津卷
,3)
读图
,
回答下题
:
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
)
A.
岩浆岩、褶皱
B.
沉积岩、褶皱
C.
岩浆岩、断层
D.
沉积岩、断层
◇金牌导思◇
如何考
考查角度
核心素养落实
结合景观图
,
考查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
综合思维
:
利用图文信息
,
综合分析岩石的成因及特征在景观中的体现。
如何思
地理景观图
——
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
思考
:
图中山脉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
地质构造为褶皱。
迁移
:
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且可能含有化石。
感悟
:
图示景观
——
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
岩石为沉积岩
——
图示岩层向某一方向倾斜
——
岩层受到挤压所致
——
地质构造为褶皱。
出结论
B
考点探究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判断方法
形态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岩层 的新老关系
中心岩层较老
,
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岩层较新
,
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1.
褶皱与断层
构造地貌
侵蚀前
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
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相对上升的岩体
,
常成为山岭或高地
,
如华山、庐山、泰山
,
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体
,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
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
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
,
有时形成泉、湖泊
侵蚀后
地貌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
,
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
,
不易被侵蚀
,
反而形成山岭
图示
易错提醒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
,
它是地壳运动的
“
足迹
”
,
它主要有褶皱
(
向斜、背斜
)
、断层。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
,
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
2.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
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考点二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真题剖析
(2014
·
新课标全国
Ⅰ
卷
,4)20
世纪
50
年代
,
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
,
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
,
回答下题
: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
河流
B.
聚落
C.
耕地
D.
地形
◇金牌导思◇
如何考
考查角度
核心素养落实
结合区域背景
,
考查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综合思维
:
利用图文信息
,
综合分析山地如何影响交通。
如何思
西北地区
——
影响铁路线选线的因素
思考
:
铁路沿等高线分布在山谷
,
说明受地形影响大。
迁移
:
山地交通线路的建设需要考虑工程量、造价、技术、需求程度等
,
走向要沿等高线
,
减少道路的坡度
,
增加安全性。
感悟
:
西北山地地区
——
铁路沿等高线分布
——
地势相对平坦的山谷
——
地形。
出结论
D
考点探究
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影响
原则
原因
运输
方式
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
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
,
公路对自然条件要求低、成本低
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优先发展水运
河网密集的地区
,
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
线路
走向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
且线路多呈
“
之
”
字形弯曲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
呈
“
之
”
字形弯曲可以减小单位距离内的坡度
线路走向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
,
但一般应避开沼泽
;
少占耕地
,
少过河
,
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
,
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最近
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
,
满足运输需求
,
减少运输时间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
,
减小受灾害的影响
线网
密度
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
自然条件不利
,
且人口密度较小
;
经济相对落后
,
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
;
修建线路成本高
平原地区密度较大
自然条件优越
,
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
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
;
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
方法技巧
山区交通线路选址技巧
(1)
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
,
可减少工程量
,
利于车辆行驶安全
,
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如图
,
在
EF
之间修建公路
,
应选择
EHF
。
(2)
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
,
要选择比较稀疏的地方
,
这里坡度较缓
,
利于建设和行车安全。
(3)
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
,
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行驶安全。
各类地质构造
(
剖面
)
图的判读与应用
1.
典型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要领
素能专攻
强化地理技能 提高核心素养
2.
几种特殊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要领
(1)
颠倒、倾斜地层剖面图
:
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
,
地层颠倒使地壳运动剧烈
,
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2)
部分缺失地层剖面图
:
缺失的原因可能有三
,
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
,
发生了地壳隆起
,
使当地地势抬高
,
终止了沉积过程
;
二是当地开始沉积作用
,
地壳沉积后
,
原侵蚀物被剥蚀完毕
;
三是因为当时、当地气候变化
,
没有了侵蚀物来源。
(3)
新覆岩层剖面图
:
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造成的。
(4)
被侵入岩层剖面图
:
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
,
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
,
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
素能点津
】
(1)
出现大面积的成层岩石
,
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
(2)
上层岩石被侵蚀
,
说明地壳发生上升运动。
(3)
地质构造或岩层的顺序
,
后出现的破坏先出现的
,
后出现的完整
,
先出现的不完整。
提升训练
(2015
·
浙江卷
,5
~
6)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
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
,
其年代由老到新。
读图
,
回答
(1)
~
(2)
题
:
(1)
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甲
—
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
甲
—
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
乙
—
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
乙
—
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解题思路
:
第
(1)
题
,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A
错
;
甲处向斜槽部坚硬不易被侵蚀
,
形成山岭
,B
错
;
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
,
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山谷
,C
对
,D
错。
答案
:
(1)C
(2)
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
,
其岩石可能是
(
)
A.
石灰岩 砂岩
B.
花岗岩 流纹岩
C.
大理岩 石英岩
D.
安山岩 玄武岩
解题思路
:
第
(2)
题
,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该地①~⑧岩层均为沉积岩
,
丙处山峰必为沉积岩
,
四个选项中石灰岩和砂岩为沉积岩。
答案
:
(2)A
【
深度链接
】
见“考点演练”
T2
~
3,“
课时冲关”
T1
~
2
、
5
~
6
、
13
考点演练
对点典题再练 巩固复习效果
考点一
地质构造
(2016
·
北京卷
,4)
如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读图
,
回答第
1
题
:
1.
平顶海山
(
)
A.
为褶皱山
B.
由沉积岩构成
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
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解析
:
D
根据图中信息
,
平顶海山是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
,
由岩浆岩构成
,
在外力作用下顶部被侵蚀
,
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2015
·
福建卷
,9
~
10)
如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
,
从
a
河谷到
b
、
c
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读图
,
回答
2
~
3
题
:
解析
:
2.A 3.B
第2题,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分析,X地的岩层是中部老两翼新,为背斜,从X地的河流分布及等高线弯曲特征可以判断其为山谷,故A项正确。第3题,从等高线分布图上可以看出,c河③~④河段的海拔比a河谷高,若a、c两河支流相连,将导致③河段的水部分流向a河,导致②河段流量显著增大,故B项正确。
2.
图中
X
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
A.
背斜谷
B.
背斜山
C.
向斜谷
D.
向斜山
3.
若
a
、
c
两河的支流相连
,
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二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4.(
2017
·
甘肃兰州模拟
)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区域图
,
图中公路在
A
、
B
两处弯曲
,
下列关于其弯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B
处合理
,
到大城市应该弯曲
,
增大运量
B.A
处不合理
,
增加了道路长度
,
增加了支出
C.A
处合理
,
公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
D.B
处不合理
,
到大城市应走环线
,
而不应只是弯曲
解析
:
C
A处穿过的等高线密集,呈
“
之
”
字形可以减缓坡度;B地地势平坦,道路弯曲不仅增加了修路的支出,也延长了到达大城市的时间。
(2017
·
山东青岛模拟
)
读“某岛屿简图”
,
回答
5
~
6
题
:
解析
:
5.B 6.C
第5题,该岛屿河流为放射状水系,所以为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第6题,岛屿周边以平原为主,利于聚落和交通的布局。
5.
该岛地势
(
)
A.
中部低
,
四周高
B.
中部高
,
四周低
C.
西北高
,
东南低
D.
西南高
,
东北低
6.
该岛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
(
)
A.
沿河谷分布的特点
B.
网格状分布的特点
C.
环岛屿分布的特点
D.
与纬线平行的特点
相关文档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21:49:047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08 20:35:5926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08 17:39:5759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16:42:315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工业地域类型2021-05-08 14:26:306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07 16:13:1240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6 16:02:395页
- 2020届鲁教版一轮复习地理新优选大2021-05-06 12:05:31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6 11:46:035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42021-05-06 09:35:3841页